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西方不服氣!為何中國不需發動任何戰爭,卻成世界一流經濟大國

2024-12-27軍情

中國自建國初的貧困落後,僅用七十余年便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發展速度在全球範圍均屬罕見。

中國無疑已成為一流經濟強國,但國人尚未及歡呼,西方就已傳來質疑之聲,表達著他們的「不服氣」。

西方人感到不解:自建國以來,中國未曾主動挑起戰爭,卻如何能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成為一流的國家?

實際上,這些昔日稱霸西方的國家,確實難以憑借既有思維來領悟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

例如,葡萄牙和西班牙曾憑軍艦成為「海上霸主」,盡管它們的國土面積分別僅9萬多和50多萬平方公裏,按面積標準劃分,均屬小國。

15世紀至17世紀,這兩個國家憑借海上擴張,勢力達到了鼎盛階段。

他們的殖民地廣泛分布於歐洲各地、非洲大陸以及亞洲的諸多區域。

然而,17世紀時,與這兩個國家接壤的法國逐漸嶄露頭角,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勢力開始穩步上升。

拿破侖掌權後,憑借強大的軍力迅速擴張,相繼征服了昔日的羅馬帝國義大利、統治歐洲的哈布斯堡奧地利,以及法老開拓的埃及等昔日強國。

19世紀,法國追隨西班牙和葡萄牙進行海外殖民。盡管多數殖民地已獨立,法國至今仍保持著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地位,無可爭議。

20世紀初,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連續戰勝其他海上競爭對手,成功躍居為世界最強國。

其領土總面積達3400萬平方公裏,占全球陸地四分之一,成為人類史上領土最大的國家,當時被譽為「日不落帝國」,這一稱號名副其實。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列強爭霸的格局發生了轉折,成為了爭霸史的重要拐點。

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等昔日強國,因戰爭而元氣大傷,最終讓位於靠販賣軍火獲利的美國,後者坐享其成。

談及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過程,眾人皆有目共睹,但其采用的策略與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及英國的歷史手段頗為相似。

可以說,西方國家昔日的強盛及當今的繁榮,皆是以戰爭的烽火與他人的犧牲為代價所鑄就的輝煌。

正因如此,這些實力雄厚的國家才會對中國的崛起心懷「不甘」。

自建國以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任何戰爭,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的原則。

中國曾是武力強大的國家,東漢平西域匈奴,清朝蕩平準葛爾丹,元軍更踏遍亞歐,令西方諸國震懾。

由此可見,中國具備相當實力。那麽,為何中國仍堅定選擇和平發展之路呢?

這一原因顯而易見,歷史經驗昭示我們,走和平發展之路最契合中國的國情與發展需要。

中國當前的和平發展,深受幾千年傳統文化基因的影響,這一傳承是重要因素。

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與「信」在「仁義禮智信」中占比重大,同時,「誠」與「和諧」也一直是各朝代帝王擴張所強調的主旋律。

春秋時期雖有七國紛爭及武聖孫武之輝煌,然戰爭的終極追求,仍是「和合」之境。

歷朝歷代,中國人均不崇尚武力,秉持「止戈為武」之念,認為「國霸必衰」,唯有「尚和方能國強」,絲綢之路與鄭和寶船皆是明證,此理恒久不變。

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旨在造福人民。人民何時最幸福?

答案顯而易見,是在和平年代。這一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諧共處,無需面對戰亂與動蕩,生活平穩而安寧。

建國後,中國雖歷經長時間艱難歷程,卻始終堅守和平發展之路,未曾偏離。

戰爭造成的後果,我們心知肚明。它帶來的破壞與傷痛,無需多言,每個人都深刻體會著其沈重與不可承受。

發展需以和平為途,中國憑借和平發展路徑,已成功步入世界強國之列,是此理念的生動實踐。

當然,西方國家包括美國深知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它們才會力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

戰火紛飛之地難以吸引投資者,導致大量資金被迫從經濟建設轉向國防,以應對安全挑戰。

簡而言之,中國具備進行及贏得戰爭的能力,但我們堅守底線的同時,致力於避免戰爭的發生。

中國軍事能力有目共睹,東風31AG飛彈即為例證。這一實力保障著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穩定,確保不偏離既定方向。

我們滿懷信心,將攜手誌同道合的國家,在和平發展的征途上前行,致力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始終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2】【中國式現代化和平發展道路中的傳統基因】山西市場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