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專家評價:中國武器超美卻有共同短板,究竟為何

2024-10-23軍情

#引言

東風超高音速飛彈的首次公開展示,標誌著中國已完全邁入軍事強國行列。此外,中國還研發了第五代戰鬥機殲20及三艘核航母。當然,目前中國最領先的技術仍然是無人機技術。

俄羅斯的專家進行發言

不過,俄羅斯的專家表示:「中國的軍事技術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但可惜尚未經歷實戰,因此無法確定其是否真正足夠先進。」

那麽中國的軍事技術究竟如何?能否讓西方的軍事強國感到驚艷呢?

東風17飛彈

技術飛躍:中國軍工的輝煌變革

曾經,中國的軍工在全球軍事領域中扮演著一個相對低調的角色,其裝備主要依賴於進口,技術水平與西方國家存在顯著差異。

自21世紀以來,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和科技創新的迅猛發展,中國的軍工產業猶如一條覺醒的巨龍,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成長速度和巨大的潛能。

「殲20戰機」的問世、無人機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以及量子雷達、超音速武器等前沿技術的突破,標誌著中國軍工實力的顯著提升,展現出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

殲-20是中國自行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其卓越的效能和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已進入全球領先行列。

與殲-20同屬於「20家族」的運-20大型運輸機,彌補了中國空軍在戰略投送能力方面的不足,為中國軍隊的全球部署和國家利益的維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備受矚目的轟-20戰略轟炸機若一經推出,將進一步強化中國空軍的戰略打擊體系,提升中國軍隊的遠端威懾能力。

殲-20

在無人機行業,中國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完整的產業鏈,已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彩虹」系列和「翼龍」系列等無人機憑借卓越的效能和高價效比,受到國際軍貿市場的廣泛歡迎,並在世界多個沖突地區活躍,成為現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與此同時,中國的軍工在量子技術和超高音速武器等前沿領域同樣實作了顯著突破。量子雷達的使用將突破隱形飛機的技術限制,為未來戰場的態勢感知帶來根本性的變革。

DF-17超高音速飛彈的投入使用,標誌著中國在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力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軍工的迅速崛起,不僅僅表現在某些武器裝備的突破,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獨立自主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中國軍工的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制造,再到原材料供應和後勤保障,基本上不再依賴國外技術,這為其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軍工業的發展歷程

盡管中國軍工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問題始終困擾著其發展:缺乏實戰檢驗。

顯然,近年來中國軍工取得的成就引人矚目,但這些成就大多是基於技術研發和模擬演練,缺乏實戰檢驗。這意味著,先進武器裝備在真實戰場環境中的效能表現、戰術套用以及與其他作戰力量的協同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未知因素。

這一點恰恰是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對中國軍工實力提出質疑的主要理由。在他們眼中,中國軍工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模仿與技術引進,自主創新能力與實戰能力仍需檢驗。由於中國軍隊長期處於和平時期,缺乏實戰經驗,這導致中國軍工的技術優勢難以轉化為實際的戰鬥力。

無人機技術。

實際上,缺乏實戰經驗不僅是限制中國軍隊戰鬥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中國軍工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瓶頸。

缺乏實踐經驗,無法對武器裝備的效能進行全面和客觀的評估,也難以辨識和解決在設計、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不能為武器裝備的改進和升級提供重要的實戰數據。

為了補償實戰經驗的缺乏,近年來中國軍隊不斷強化實戰化訓練,力圖透過模擬真實戰場環境來提升部隊的實際作戰能力。

航空母艦訓練

中國軍隊透過海上聯合演習、高原山地實兵對抗、跨區機動演練,以及資訊化條件下的體系作戰演習,持續突破極限、磨練部隊,旨在在最接近實戰的環境中增強戰鬥力。

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軍事演習終究只是演習,即便再怎麽真實模擬,也無法完全再現真正戰場的嚴酷和復雜。

現代戰爭是一種資訊化和系統化的戰爭,戰場形勢變化迅速,突發事件不斷湧現,只有經過實際戰鬥的考驗,才能真正評估武器裝備的效能、鍛煉部隊的意誌,以及提升軍隊的戰鬥能力。

中國軍人

中國的軍事工業若想真正實作從「制造」到「創造」、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就必須勇敢面對實戰的考驗,透過實戰檢驗武器裝備、錘煉部隊、積累經驗,最終達成技術上的突破及戰鬥力的提升。

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嶄露頭角。

近些年,中國在國際維和行動和亞丁灣護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積極發揮作用,這不僅為中國軍隊提供了實戰演練的機會,也為中國軍工業提供了驗證武器裝備和積累實戰數據的平台。

中國的驅逐艦艦隊

以亞丁灣護航為例,自2008年12月中國海軍首次部署艦艇編隊赴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以來,已經累計派遣超過40批艦艇編隊及100多艘艦艇,參與護航的官兵超過3萬人。

順利完成了超過6400艘中外船舶的護航任務,成功救援、接護和援助了70余艘遇險船只,有力地保障了國際海上通道的安全。

戰鬥艦艇

在進行護航任務的過程中,中國海軍不僅提升了遠洋作戰能力,還對國產艦艇裝備進行了全面的實戰檢驗。從航行效能、通訊指揮系統到武器裝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都接受了實戰的檢驗。

為中國軍工的提升與改進提供了重要的數據與經驗。除了積極參與國際維和任務及非戰爭軍事行動外,中國軍工還透過軍貿出口的途徑,間接積累了實戰經驗。

無人飛行器

近些年,中國生產的武器裝備因其卓越的效能和優秀的價效比,在國際軍售市場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註。無論是東南亞、非洲,還是中東和南美,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已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

飛彈系統

總結

「寶劍鋒利需經過磨礪,梅花的芳香則來自嚴酷的寒冬。」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歷程勢必經歷許多挑戰,但同樣充滿了希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軍工行業必將戰勝各種挑戰,奮勇向前,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穩固的支持。因此,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能夠研發出更為先進的軍事裝備。#大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