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北韓軍隊俄烏戰場初體驗:傳統戰術難適應資訊化作戰!

2024-11-11軍情

兩次戰鬥讓北韓軍隊大開眼界

北韓軍隊編入俄軍第810海軍教,在庫爾斯克州蘇賈地區連續進行了兩場戰鬥,可以說經歷了全新的作戰體驗。

北韓派出的1萬大軍已到達俄羅斯約一個月,這支部隊由特種兵組成,至少訓練了四至五年。然而,盡管時間不短,北韓軍隊仍未具備大規模作戰的能力。

雖然北韓的訓練非常嚴格,但整體戰術體系較為落後,與俄羅斯的實戰需求並不匹配。俄烏戰爭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資訊化戰爭,對朝軍來說完全陌生。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表示,俄軍已對北韓軍隊進行了炮兵、無人機和基礎步兵作戰訓練,包括清理戰壕,但其表現「明顯不足」。

事實上,北韓軍隊仍然停留在傳統步兵和坦克近距離對戰的思維模式,步兵作戰距離為200公尺左右,坦克對抗距離為1000公尺,雙方直接射擊,互相廝殺。

而俄烏戰場則完全不同,高精度飛彈或巡飛彈隨時可能命中目標,前線步兵的主要任務也不再是殲敵,而是阻止敵軍前進,為後方炮兵提供打擊機會。

前線步兵任務更多是阻擊敵軍,讓其停滯在開闊地上,真正的攻擊則依賴後方炮兵的雷射制飛彈藥,數十公裏外就能精準摧毀敵軍坦克。

俄烏戰爭是首場資訊化的大規模地面戰鬥,敵軍隨時移動陣地,如同貓捉老鼠。衛星24小時拍攝,影像分析師晝夜解讀衛星影像,以便釘選目標。

一旦發現目標,先摧毀敵方的野戰防空系統,待其薄弱後,航空制導武器與炮彈才開始火力覆蓋。

在這種作戰環境下,即使奪取陣地也不意味著安全。座標可能已被曝光,敵方的炮兵和無人機可能隨時繼續攻擊。

而防守一方也有大量的偵察兵和無人機力量,攻擊者即便隱藏在樹林或塹壕內,也可能被FPV無人機精準定位並打擊。

即使遠離前線幾公裏,依然可能遭遇精確打擊,這需要有反無人機能力和電子戰操作技能,能夠應對夜間襲擊。

俄軍在經歷2022-2023年血戰後戰術發生了巨大變化。若無慘重損失,俄軍仍可能采取裝甲集群推進、萬炮齊射和大兵團沖鋒的方式,但血戰經驗改變了他們的作戰思維。

北韓主力何時能上戰場

北韓軍隊主力何時能正式參戰?目前看來,他們還需要繼續臨戰訓練。在俄軍訓練基地,北韓軍人學習3人小組攻防戰術,這種戰術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不普遍。

3人小組協同作戰,彼此支援,用於戰壕戰、村莊搜尋、城市區域清理等,並能在不同地形和環境中展開無導航突襲作戰。

他們還需掌握AK-12步槍的雙手射擊能力,適應特種作戰和野戰救護的高要求。

俄軍對野戰救護技能要求極高,每名士兵都需具備基礎救護能力,能夠為戰友或自己進行包紮、止血和應急處理。

此外,士兵還需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地雷區和炮擊中進行救護工作,甚至在前線轉移傷員、搶救陣亡者遺體等。

俄軍對野戰醫療、電子戰操作、無人機作戰、反無人機偵察,以及三人小組作戰的要求非常嚴格。

這些正是北韓特種部隊所欠缺的技能,缺乏這些能力在俄烏戰場上極易遭受重創。北韓特種部隊的訓練重心是滲透三八線,對南韓目標進行小規模突襲及爆破作業。

這與俄烏戰場上資訊化的平原戰和城市巷戰完全不同,北韓軍隊從未離開本土,要適應這樣的戰場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