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男性與女性有什麽天然的差異麽?

2021-02-24知識

先說觀點,男性與女性在心理學角度存在很多「天然」差異!

不同性別(不局限男女)在多個層面都表現出了行為與思想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也就是心理學入門就會討論的nature or nurture問題,因為涉及性別多樣性,所以是一個比較雜的問題,一直以來也爭論不休,具體內容以下會進行討論。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不同性別在心理學中有何差異表現。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兩點:

1.correlation ≠ causation 相關性≠誘因

以下羅列出的性別差異大多是透過觀察實驗得來的客觀現象與數據,並不能說明其現象本質背後的誘因,其數據並不代表具有決定性的結論,只能用來說明客觀情況。

2.性別多樣性

性別多樣性涵蓋的不只是男性與女性,還有LGBT群體,在心理學中,最主流的觀點是身心分類,也就是說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獨立來講,以下對於性別差異的盤點涵蓋各個性別,且有些基於心理性別,有些基於生理性別。對於性別少數群體來說,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性,需要結合自身身心性別差異情況來看。

現在我們開始!

一. 兒童時期。

兒童時期最典型的性別差異體現在其對於玩具選擇的興趣上。

在此前的眾多心理學實驗中,男孩普遍只會對更男性化的玩具產生興趣,而女孩則正相反。這個現象甚至可以出現在兒童一歲以前,此時嬰兒的認知與記憶能力都沒有發育完全,所以說受後天因素影響較少,屬於先天性別差異。

除此之外,大家在學生時期肯定會遇見不少興趣方向與其生理性別不符的孩子,比如說喜歡芭比娃娃卻對變形金剛毫無興趣的男孩子,或是大大咧咧,喜歡稱兄道弟的女孩子,很多這樣的孩子都表現出了與其生理性別不符的心理性別,甚至很大一部份的性取向是同性。這種現象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其母親在懷孕階段雄激素分泌不正常導致,胎兒暴露在較高雄激素的環境下時,日後心理男性的機率越大。

同時,當兒童年齡長大時,也會因為後天影響的因素導致其興趣方向發生轉變。但同性戀群體和跨性別群體是天生如此,後天的影響很難完全改變其內在性別與性取向,現代社會對這些群體應該給予更多的包容與理解,而不是強制性的轉變。

二. 性行為方面。

很符合我們認知的一點便是,大部份男性遠比女性更容易接受較為隨意且放縱的性行為與親密關系。且男性普遍擁有更多的性伴侶數量。

現代社會生物學家們認為,女性在生殖過程中所付出的身心投資要遠大於男性,這也可能是女性群體在親密關系方面往往更加謹慎的原因。

同時,社會心理學家們認為,環境的影響對於男女性行為方面的差異也至關重要,社會的風氣,家庭教育,媒體宣傳等等都會改變個體對於性行為與親密關系態度的影響。

三. 智力。

現代心理學中對於智力的分類不僅僅只是我們普遍認為的智商,如今的心理學家們更傾向於將個體的智力表現進行細分,比如邏輯思維,空間思維,情緒管控,記憶,認知等等多個層面。

男性女性在智力方面總得來說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有數據顯示女性的晚年智力要高於男性,其有可能是因為男性普遍較差的生活習慣導致(喝酒抽煙),更傾向於後天影響。

同時研究表明,男性在智力水平的分布上更廣,極值差較大,也就是說聰明的更多,笨的也更多。

雖說男女智力總的來說差異不大,但在很多細分下來的領域裏則能體現出男女智力方向的不同。

比如說,女性擁有更加優秀的語言能力,更優秀的共情能力,更加優秀的資訊處理能力(數位,記憶等等)。

而男性則有著更加優秀的空間思維和空間感知能力。有意思的是,在數學方面,男女之間的差異相當小,可以忽略不計,並且在差異中,女性的數學能力要稍稍優秀與男性。

四. 記憶。

男性女性在記憶方面的能力差異爭議較大,有些研究表示男性女性在記憶力上沒有差異,也有些研究發現了差異的存在。

在存在性別差異的研究結果中,女性表現出了更優秀的感覺記憶能力,數位與文字記憶能力,而男性則表現出了更優秀的事件記憶能力。

五. 侵略性與攻擊性。

這算是在心理學裏比較熱門的話題了,眾所周知,男性相比女性有著明顯更高的侵略性與攻擊性,比如說脾氣火爆,「崇尚」暴力,高犯罪率,家暴等等。

數據表明,男性對他人進行直接(毆打)或間接(辱罵)人身攻擊的頻率要遠遠高於女性。

心理學中有不少心理學家們認為男性的高攻擊性是由於身體內睪酮水平較高(我的老教授一輩子都在研究這個),過高的睪酮水平則會誘發暴力行為,不過呢,一直沒有證據能表明睪酮水平與暴力行為之間的直接關系,也就是correlation ≠ causation. 男性的高睪酮水平對應著高攻擊性,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卻無法證實,相關研究一直都在繼續。

而在後天影響方面呢,不少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男性在社會關系中更容易受到敵視與威脅,其高攻擊性行為更像是一直自我保護機制。而人類學家則在演化論的角度提出,男性因為體格優勢,在遠古時期更容易去從事一些高競爭性的工作(狩獵),導致男性群體攻擊性更高。當然這些都是猜想,雖然有不少相關論文和實驗,但同樣找不到直接的因果關系。

六. 性格與人格。

性格與人格方面,男女之間的差異也有很多,在大五人格的量表中(Big Five:openness開放性,consciousness責任心,extraversion外向性,neuroticism神經質,agreeableness同理心),女性表現出了較高的神經質(低情緒管控),較高的同理心,而男性則表現出來較高的思維開放性。不過人格與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等,且個人因素影響較大,於是在性格方面男女間的差異不具有特別強的參考性。比如說,已開發國家由於社會資源豐富,民眾選擇更多,於是性格的發展與養成要比開發中國家更具有多樣性。

性格方面差異較為明顯的是,男性往往有著更高的自信,更喜歡鋌而走險(賭徒心理),而女性則更加謹慎,舉止優雅,更溫柔。

七. 同理心。

女性在情智方面表現出了更加優秀的情感捕捉能力與同理心,對於這一點,心理學家們更傾向於後天影響,比如女性自身的角色帶入,社會文化背景等等。也有一些心理學家與人類學家人為,女性從遠古時期便被分配給照顧兒童的工作,高同理心與情感捕捉能力也可能是自然選擇與前進演化的結果。

八. 情感與情緒。

女性自身的情感表現要遠豐富與男性,女性在正面情感(安全,喜悅,快樂,幸福等)與負面情感(尷尬,慚愧,恐懼,憂慮等)上表現出的程度與頻率都高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在情感上發生波動,且情感的波動程度與持續時長都要高於男性。反觀男性,則是在驕傲感上的體驗更加頻繁。同時,女性群體在網路聊天中會更加頻繁得使用表情來表達心情。

情感方面的性別差異也是蠻有爭議的,有研究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男女思維模式的不同,也有人認為是性別刻板印象(男人要堅強,女人要溫柔等等)導致的教育結果,還有人認為是女性處理情感問題主要運用左腦而男性則是右腦,生物學家們也有個猜想是基於男女淚腺結構不同,導致女性催乳素(Prolactin)水平較高,更容易哭。

眾說紛紜,很雜。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對不同男女進行的抽樣調查中,女性的幸福程度要高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去關註當下的生活,而男性則更傾向於暢想未來。

九. 道德倫理。

在關於道德方面的男女差異中,男性往往更傾向於做出理性,公正的道德選擇,而女性則容易做出更加感性且謹慎的道德選擇。在這方面的調查統計結果受環境因素影響巨大,不同文化背景下調查結果天差地別,在大部份文化背景下,女性的道德正義感更強,而男性的功利心更強。

十. 心理健康。

這是變態心理學經常接觸的內容,男性有更高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比例,更高的兒童行為障礙比例,而大多數的情緒障礙,比如說焦慮癥,失眠,抑郁癥,厭食癥厭食癥等等則在女性群體發生較為頻繁。在面對抑郁的coping style中,女性更多的選擇自我反省,而男性更多的選擇分散自我註意力。

在這方面的研究中,女性孕期雌激素分泌水平對於心理健康與精神分裂影響的相關研究不少,但其他的男女在心理健康中的差異性則難以找到誘因,也是眾說紛紜,但更加雲裏霧裏。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生理因素影響要大於環境因素影響。

在這個分類下,有意思的是,女性的自殺機率要高於男性不少,但男性因自殺死亡的數量則要高於女性,當一個男人決定去自殺時,很有可能就真的沒了。

十一. 行為控制

女性在面對不喜歡或反感的行為時表現出了更強的控制力。

~~~~~~~~~~~~~~~~~~~~

目前在性別差異方面的盤點就這麽幾個明顯的領域,乍一看發現男女之間的差異還是不少的,畢竟在生理因素與環境因素的賽局中,生理因素往往身為先決條件。但大家也能看出來,各個因素間的影響非常復雜,性別中雖然男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性別少數群體,同時生理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是交織在一起的,相輔相成,其反映個人身上又是五花八門,很難找到一個確定的結論。

話說回來,心理學這門學科就是這樣(除了神經科學啊),沒有數學裏的π,化學元素表或是物理裏的g這樣明確的概念,心理學中只有現象,很難找到一些確定的理論,現有的很多心理學理論更多的是因為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而拿來用的,反應到個體身上則是要做到隨時變通。

最後我要明確一點,這篇回答只是一個小科普,這些性別差異現象只是群體間的客觀表現,它可以用來代表性別群體,但永遠無法代表任何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希望這篇回答能讓更多人減少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客觀的審視自己,而不是助長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

你就是你,是天空中最獨特的那顆星。

Wikipedia contributors. (2021, February 11). Sex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y.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05:28, February 25, 2021, from https:// en.wikipedia.org/w/inde x.php?title=Sex_differences_in_psychology&oldid=1006178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