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男性與女性有什麽天然的差異麽?

2021-02-24知識

這題我可太會了~!辛苦花了5個小時整理的內容,第一條就會讓你不覺明歷!對於「出軌」的行為,男女雙方心理上的態度都會有所不同。

1、男效能容忍女性精神出軌,但不能容忍肉體出軌。女性則相反,對男性的精神出軌會比肉體出軌更加反感。

當然,這是「相對於」肉體和精神的對比,每個人都不喜歡對方出軌,所以杠精先別杠!!!

肉體出軌就不作詳細解釋,精神出軌指的是什麽呢?

對於女性精神出軌而言,比如彭於晏是我老公,看個韓劇歐巴就哭得唏哩吧啦,男性一般都不會太理會。嚴重點則是女性會對自己老公沒「性趣」,懶得溝通交流,做事不上心等。 盡管如此,只要女性沒肉體出軌,老公都不會有太大意見。

而對於男性來說,部份女性會持有「他懂得回家就好」的態度對待自己老公,認為男性肉體出軌可能是性需求或貪玩等因素。 對於男性的精神出軌,才是最要命的行為。 如果發現自己老公對其他女性有意思,如買包包、甜言蜜語或偷情等行為,花在其他女生時間比自己還多,那就是精神出軌。

為什麽男性對女性的肉體出軌更不能容忍,而女人則是更反感男人的精神出軌呢?

前進演化心理學家對此的解釋是: 男女交往、結婚成家的終極目的是 —— 繁衍後代。 如果女性和別的男人發生性關系,那就加大了 「自己的女人繁衍別的男人後代」 之危險。

當「老王」可是所有男人的大忌!

相反,女人對 「肚子裏的寶寶肯定是自己的骨肉」 這一點絲毫不用懷疑。為了生個健康的寶寶,女性需要苦苦懷胎十月。孩子降生後,也還要餵奶、帶孩子等,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

可見,女性在生育孩子這件事上要耗費許多心力,所以她們更需要的是男性的關懷、精神、物質和金錢資源的保障。精神出軌的男人,可能就會花大把時間和金錢在小三身上,相應地就冷落了家中妻兒。

2、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但男性會在異性面前表現得更加突出,女性則不然,沒太大區別。

根據前進演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男性在異性面前表現得友善是一種 「求愛展示行為 ( The Courtship Display )

在與異性接觸時,男性的睪丸酮激素水平會上升,使個體形成一種求偶心態( mating mindset ),或者說產生了吸引異性的求偶動機( mating motive ),從而促進個體的求愛展示,更多地向異性展示自己作為配偶的優勢。

比如說我人很好啊,我高大威猛可以保護你啊。而且,異性的吸重力越強,這種效應也就越顯著。

對於女性而言,有大量實驗表明,女性並無非像男性有強烈的求愛展示行為。

主要因素也是生理結構的不同,盡管女性在排卵期間衣著會稍微有所打扮,但這並非是刻意要在異性面前展露自己,而是自己生理期「無意識」的表現。

3、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女性更需要關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釋出的數據,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抑郁癥困擾 在 14-25 歲的青壯年中,女性罹患抑郁癥的人數、比同齡男性更是高出兩倍有余。

數據是冰冷的,要理解這個巨大的性別差異,我們就必須明白其背後的生理和心理機制。

生理機制。

女性體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分泌量,只有男性的一半。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介質,有大量的研究表明: 血清素的缺乏與抑郁癥有很大的關聯,而血清素本身就是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之一。

心理機制。

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成為別人 「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 的物件。也就是說,無論男人和女人,當我們有心事的時候,都更願意找位女性作為聆聽物件。

而當兩位女性彼此互倒內心苦水的時候,會發生一種心理學家稱為 「共同冗思(corumination)」 的現象:

兩位女性會過度坦露、談論彼此的負面情緒,甚至達到 1 + 1 > 2 的效果。 此時的抑郁情緒,不僅會蔓延,還會傳染。

這是因為,女性大腦中的血液流動比男性快,特別是在一個叫做扣帶回(cingulate gyrus)的腦部區域;而這個區域的活躍,會帶動人們去回憶情緒記憶、陷入情緒沈思。

所以說,女性本身就會成為 「負面情緒的傾訴物件」、還可能在和同性閨蜜互倒苦水之時把痛苦放大、再加上她們腦中用來對抗抑郁情緒的血清素又比較缺乏……

女性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此話當真。

4、男人和女人,在一場已經 「沒有愛了」 的婚姻中,誰更可能主動提出離婚?

答案是:女人。

研究表明,70% 的這類婚姻,最後提出要離婚的,都是女方。女方一般是主動會指出婚姻中各項不正常、對彼此不利因素的人,因此也會透過提出離婚、來為這一切傷害彼此的事物劃下句點。

而男人則更可能覺得 「就這樣過過也 OK 啊」。

有句話叫做:「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 這個說法,你肯定聽過吧?

其實,這種說法之所以那麽流行,是因為 1992 年出版上市的一本書:

從本書出版到現在,已經過去了 26 年。這麽多年過去了,科學一直在發展,心理學也是。

2005 年,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心理學家 海德博士(Dr. Janet Shibley Hyde)發表了一項轟動性心理學界的研究。

海德博士 Dr. Janet Shibley Hyde

海德博士進行的實驗,使用的是 「元分析(meta-analysis)」 技術。學過心理的人都知道,這是標標準準的大!數!據!

元分析會把大量類似的心理研究收羅起來、進行數據合並,這樣一下子就能把樣本容量增大增大再增大。比如心理學家 A 研究了 100 個男男女女的性格差異,心理學家 B 研究了 50 個,C 研究了 200 個…… 那麽海德博士就把 A B C D E F G 所有人的實驗數據全部匯總過來、進行大數據分析。

海德這次不僅合並了從 1980 年代開始的 46 項原始單項研究,還把過往的元分析數據也一並加起來研究,堪稱 元·元分析!

她發現…… 那些單項研究數據看起來男女之間顯著的差異,在被加和起來之後,居然都不那麽顯著、甚至都快、消、失、了!

換言之,無論是情感、行為、性格,還是智力、認知、自尊、道德…… 男女之間的差異,在大數據面前,幾近銷聲匿跡。

海德博士發表的大數據結果

在多項研究被合並分析之後

女性(虛線)和男性(實線)的數據幾乎重合

基於這項元·元認知,海德博士提出了震驚心理圈內外的「性別相似理論(Gender Similarities Theory)」。

其實早在海德之前,就有其他發展和社會心理學家指出: 小孩子無論男女,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心理學家都是觀測不到性別差異的。

因此,很有可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老師、和這個社會,把 「性別差異」 這個概念,灌輸給了孩子:

從 「男孩子就是不能哭的、女孩子就是應該玩洋娃娃的」、再到長大後的 「男人一定要有房有車否則找不到老婆的、女人最好別讀太多書,萬一成了女博士、可能會變成剩女的」……

海德認為,人生而為人,無需分男女來過多界定,而所謂的 「可測量出的男女差異」,其實都是社會和環境因素的後天影響所致。

進入 21 世紀,心理學領域內多了一個很年輕的分支,「性別心理學(Gender Psychology)」。這個領域內的全球專家,目前大多對海德博士的理論表示支持。

這是不是足以證明:男人一定就不是來自火星、女人就一定不是來自金星?

NO。

這是在強調:男人女人,都生活在同一顆星球上。 而當我們用性別來界定一個人的時候,會阻礙我們對這個人的理解,從而滋生成見、偏見、甚至是歧視和不平等。

最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專業的心理學文章和回答,可以直接關註 @壹心理,感恩一路有你!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點贊、收藏、評論。

世界和我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