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能夠發展成的」馬來西亞「的水平,還是發展成」南韓「的水平,取決於越南自身的 」技術體系「 。
目前的世界經濟體系當中,不論是富國還是窮國,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參與到了」工業制造「這一大產業體系當中。不少經濟增長迅猛的開發中國家,比如中國,印度,巴西,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等等都被統一稱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或者」新興市場國家「。但如果從這些國家的產業構成來看,就會發現」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是一個很有迷惑性的描述。
因為大部份」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產業構成,基本都只能提供那些能夠」吃苦耐勞「的廉價勞動力和本土的資源開采,都是以一些非常 低端的構成 去參與」全球化「的工業生產體系。
而大部份 」高端構成(知識導向)「 ,比如 尖端的技術研發 , 高效有序的管理體系 , 先進的工業裝置 , 優異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巨量的資本投入 等等一系列幾乎全部來自於那些很早就完成了」工業化「的老牌已開發國家(美歐日等),以及其他新興已開發國家(南韓,新加坡等)。而這些已開發國家的共同特征,就是有著長時間且大比例的科研投入(研發經費比重)。
事實上,雖然南韓的經濟,工業和技術是已開發國家當中起步很晚的。但目前南韓卻有著G20主要國當中最高比例的科研投入(研發經費比重)超過自身GDP總量的4.2%,也是南韓的技術產業發展非常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瑞典,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以及台灣地區(中國)等也都在3%以上。剩下的其他大部份已開發國家也都在2%左右,而中國是開發中國家當中唯一一個科研投入超過2%的國家。
以越南(0.53%),智利(0.36%),伊朗(0.25%),印尼(0.23),羅馬尼亞(0.50%),阿根廷(0.50%)泰國(0.78),南非(0.82%),印度(0.63%),墨西哥(0.49%)等這些國家為例,人均GDP有高有低,不少還在歷史上長期遠高於中國,比如智利,羅馬尼亞,墨西哥,阿根廷,泰國等。也使得這些國家歷史上長期有著較為充足富裕的經濟水平。
但從這些國家的主導產業來看,不是低端代工,就是資源出口。沒有任何 」高端產業構成「 ,科研投入也全部都在1%一下。使得這些國家在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之後便長期徘徊不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雖然這些國家比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國家發展程度和國民生活水平更高,但充其量也只是」高級打工國「,無法透過打造自身」技術和知識體系「,進一步升級成為」已開發國家「。
所以,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工業化國家「,但一部份可以被稱為 」工業技術國「 ,也即真正的」工業化國家「,比如美歐日韓等,是全球工業體系的 上層構造 。另一部份則將其稱之為 」工業勞動國「 更合適,比如越泰印菲等等,是全球工業體系的 下層構造 。
按照越南目前的情況來看,那些大規模宣傳「越南工業優勢」的訊息來源,仍然將重點放在越南」經濟更開放「,」人口年輕勞動力充足「以及」更能吃苦耐勞「諸如此類條件。那麽就仍然說明越南目前的產業構成仍然以 」大量的年輕低端廉價勞動力「 為主導,仍然是典型的」勞動國「,且這種情況仍然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10年-20年)。除非越南下定決心,堅決以發展」高端技術和知識的能力「為最高戰略目標,並且有著穩定的內外市場體系。不然再怎麽發展也只能達到或者接近馬來西亞的水平,甚至可能還不如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