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知識 謝邀 @Zampeli Diana 。 這是個好問題。中國現在很多城市都興建了自己的產業園,許多城市的產業園都還不止一個,但具體的效果就參差不齊了。 產業園實質上是一種產業集群 ,即企業等其他機構集聚到一起協作生產。集群(cluster)的概念自從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之後便得到廣泛套用(當然嚴格說來波特並非首創,馬歇爾在20世紀初就提出過產業區 industrial district 的概念)。在中國,北京大學的王輯慈教授在這一領域研究多年。簡單的說,集群中的企業的特征是在地理上接近,行業也相近或處於產業的上下遊。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間人力、物力、技術和知識的交流,此外集群內的研究機構、高校與企業的互動有利於「產學研」的結合。 產業集群從產生的形式來看可以分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形成,前者是企業自發集聚,如矽谷;後者是政府推動,中國的產業園絕大多數都屬於後者 ,即政府規劃用地,透過政策優惠來吸引企業入駐。因此中國產業園都刻上了深深的政府烙印,政策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Dany Jacobs & Ard-Pieter De Man 在其1996年發表的 Clusters,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一文中表示,有效的集群政策應該側重於原本就比較有優勢的集群,促進其內部的知識利用效率。對於這種觀點有人質疑其過於保守,限制了新行業的發展,但作者認為,一些新的行業並非完全是新的,許多都是已有經濟行為的一種新的組合(這一點應該是借鑒了熊彼特關於創新的觀點),所以這些行業並沒有排除在作者的理論之外。但是作者還強調,集群政策並不應該去嘗試創造那些完全新的行業,而是應該去連線已有的產業。在我看來,這一種觀點對於政府政策的作用相對來說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新的產業只會自發形成,而不是由政府創造,政府只是促進知識的流通以及已有產業形成新的組合 。 作者按照集群的不同維度總結了相應的政策,比如促進共同研發,加強供應商和企業的聯系,促進人員的流動,幫助企業建立國際化的網路等。 而具體到中國的產業園政策,各地均有不同,但總體說來大概會涉及這幾個方面: 土地優惠、資金支持、稅收減免、人才吸引、企業孵化、創新服務、融資扶持 。這裏有一個簡單的總結: 國內產業園區政策比較(政策梳理)_百度文庫 那麽各類產業政策或產業園政策對於企業的產出以及創新有什麽影響呢?要想評估一項政策產生的影響,比較常用的辦法就是「雙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DID)或者「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不過很遺憾,我並未找到使用計量方法來測量中國產業園政策效果的論文(可能是我找的不夠全面,如果有人了解這方面的文章麻煩告知),所以這裏先簡略介紹兩篇外國的。 一篇是兩位日本經濟學家 Junichi NISHIMURA, Hiroyuki OKAMURO 在 2011年的一篇文章 Subsidy and networking: The 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upport programs of the cluster policy ,作者利用雙重差分法DID分析了日本政府2001年的產業集群計劃(Industrial Cluster Project)對企業的影響,作者發現,參加該計畫並接受間接性資助有利於企業擴大自己的「產學研」網路,這種間接性的資助對企業的產出以及創新都有積極的影響,而直接性的研發資助對企業的幫助效果並不明顯。 另一篇文章 Oliver Falck, Stephan Heblich, Stefan Kipar, 2010, Industrial innovation: Direct evidence from a cluster-oriented policy ,作者使用了三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s)評估了1999年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集群政策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政策的確有幫助作用,比如有利於企業擴大與公共科研機構的合作,僱用到更好的研發人員,但同時卻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投入。 這裏說一句題外話,上面的最後一個結論,即政府政策降低了企業研發投入,其實在中國也出現了,也就是所謂的 「擠出效應」(crowed-out) :政府的補貼導致企業對研發投入的意願降低,從而減少這方面的投入。我的一位朋友寫過一篇文章涉及到這個問題:Philipp Boeing, 2014, China's R&D Subsidies -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ness,他發現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政府的補貼會擠出企業的研發投資,到後期才會逐漸保持平衡。 最後還是要說回到中國。雖然不太容易評估國內具體的某項產業園政策,但哪些產業園或者說產業集群比較成功還是有一些結論的。德國的教育與科研部(BMBF)提供了一些世界上比較成功的集群案例,其中中國的是, 北京中關村(IT、通訊、生命科學);深圳(高科技、制造業、物流);上海(制造業、資訊通訊、生命科學等);蘇州(制造業、資訊科技等);徐州(服務業、能源、制造業) 。這裏面介紹的每個地區都包括不止一個集群或產業園。 來源: Kooperation-International: Cluster (德語版。抱歉沒有找到英文版的) 最後總結一下,國內哪些產業園對企業扶持力度比較大真的是很難說,因為現在國內的產業園太多,各種政策五花八門。產業園內的政策最好是以搭建平台為主,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促進產業園內知識的傳播,如果一味地直接幹預企業行為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Philipp Boeing, 2014, China's R&D Subsidies -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liver Falck, Stephan Heblich, Stefan Kipar, 2010, Industrial innovation: Direct evidence from a cluster-oriented policy Dany Jacobs, Ard-Pieter De Man, 1996, Clusters,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Junichi NISHIMURA, Hiroyuki OKAMURO, 2011, Subsidy and networking: The 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upport programs of the cluster policy Michael Porter,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王緝慈, 2010, 超越集群:中國產業集群的理論探索
謝邀 @Zampeli Diana 。 這是個好問題。中國現在很多城市都興建了自己的產業園,許多城市的產業園都還不止一個,但具體的效果就參差不齊了。 產業園實質上是一種產業集群 ,即企業等其他機構集聚到一起協作生產。集群(cluster)的概念自從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之後便得到廣泛套用(當然嚴格說來波特並非首創,馬歇爾在20世紀初就提出過產業區 industrial district 的概念)。在中國,北京大學的王輯慈教授在這一領域研究多年。簡單的說,集群中的企業的特征是在地理上接近,行業也相近或處於產業的上下遊。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間人力、物力、技術和知識的交流,此外集群內的研究機構、高校與企業的互動有利於「產學研」的結合。 產業集群從產生的形式來看可以分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形成,前者是企業自發集聚,如矽谷;後者是政府推動,中國的產業園絕大多數都屬於後者 ,即政府規劃用地,透過政策優惠來吸引企業入駐。因此中國產業園都刻上了深深的政府烙印,政策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Dany Jacobs & Ard-Pieter De Man 在其1996年發表的 Clusters,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一文中表示,有效的集群政策應該側重於原本就比較有優勢的集群,促進其內部的知識利用效率。對於這種觀點有人質疑其過於保守,限制了新行業的發展,但作者認為,一些新的行業並非完全是新的,許多都是已有經濟行為的一種新的組合(這一點應該是借鑒了熊彼特關於創新的觀點),所以這些行業並沒有排除在作者的理論之外。但是作者還強調,集群政策並不應該去嘗試創造那些完全新的行業,而是應該去連線已有的產業。在我看來,這一種觀點對於政府政策的作用相對來說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新的產業只會自發形成,而不是由政府創造,政府只是促進知識的流通以及已有產業形成新的組合 。 作者按照集群的不同維度總結了相應的政策,比如促進共同研發,加強供應商和企業的聯系,促進人員的流動,幫助企業建立國際化的網路等。 而具體到中國的產業園政策,各地均有不同,但總體說來大概會涉及這幾個方面: 土地優惠、資金支持、稅收減免、人才吸引、企業孵化、創新服務、融資扶持 。這裏有一個簡單的總結: 國內產業園區政策比較(政策梳理)_百度文庫 那麽各類產業政策或產業園政策對於企業的產出以及創新有什麽影響呢?要想評估一項政策產生的影響,比較常用的辦法就是「雙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DID)或者「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不過很遺憾,我並未找到使用計量方法來測量中國產業園政策效果的論文(可能是我找的不夠全面,如果有人了解這方面的文章麻煩告知),所以這裏先簡略介紹兩篇外國的。 一篇是兩位日本經濟學家 Junichi NISHIMURA, Hiroyuki OKAMURO 在 2011年的一篇文章 Subsidy and networking: The 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upport programs of the cluster policy ,作者利用雙重差分法DID分析了日本政府2001年的產業集群計劃(Industrial Cluster Project)對企業的影響,作者發現,參加該計畫並接受間接性資助有利於企業擴大自己的「產學研」網路,這種間接性的資助對企業的產出以及創新都有積極的影響,而直接性的研發資助對企業的幫助效果並不明顯。 另一篇文章 Oliver Falck, Stephan Heblich, Stefan Kipar, 2010, Industrial innovation: Direct evidence from a cluster-oriented policy ,作者使用了三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s)評估了1999年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集群政策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政策的確有幫助作用,比如有利於企業擴大與公共科研機構的合作,僱用到更好的研發人員,但同時卻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投入。 這裏說一句題外話,上面的最後一個結論,即政府政策降低了企業研發投入,其實在中國也出現了,也就是所謂的 「擠出效應」(crowed-out) :政府的補貼導致企業對研發投入的意願降低,從而減少這方面的投入。我的一位朋友寫過一篇文章涉及到這個問題:Philipp Boeing, 2014, China's R&D Subsidies -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ness,他發現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政府的補貼會擠出企業的研發投資,到後期才會逐漸保持平衡。 最後還是要說回到中國。雖然不太容易評估國內具體的某項產業園政策,但哪些產業園或者說產業集群比較成功還是有一些結論的。德國的教育與科研部(BMBF)提供了一些世界上比較成功的集群案例,其中中國的是, 北京中關村(IT、通訊、生命科學);深圳(高科技、制造業、物流);上海(制造業、資訊通訊、生命科學等);蘇州(制造業、資訊科技等);徐州(服務業、能源、制造業) 。這裏面介紹的每個地區都包括不止一個集群或產業園。 來源: Kooperation-International: Cluster (德語版。抱歉沒有找到英文版的) 最後總結一下,國內哪些產業園對企業扶持力度比較大真的是很難說,因為現在國內的產業園太多,各種政策五花八門。產業園內的政策最好是以搭建平台為主,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促進產業園內知識的傳播,如果一味地直接幹預企業行為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Philipp Boeing, 2014, China's R&D Subsidies -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liver Falck, Stephan Heblich, Stefan Kipar, 2010, Industrial innovation: Direct evidence from a cluster-oriented policy Dany Jacobs, Ard-Pieter De Man, 1996, Clusters,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Junichi NISHIMURA, Hiroyuki OKAMURO, 2011, Subsidy and networking: The 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upport programs of the cluster policy Michael Porter,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王緝慈, 2010, 超越集群:中國產業集群的理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