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知識 先說結論:本文獻作者認為,持續兩千余年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沖突,是有著深刻的經濟學動力的。 負向的氣候沖擊,透過對遊牧地區經濟的影響,與遊牧部落向中原王朝的劫掠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軍事沖突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都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研究軍事沖突的誘因是我們努力阻止類似沖突發生的前提。 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沖突橫貫兩千余年的中國歷史,可能是世界上綿延時間最長的文明沖突。我們這裏所指的遊牧民族主要生活在中亞、蒙古和東歐草原,這些部族通常被漢民族和羅馬政權稱為蠻夷(barbaric)。遊牧民族的經濟系統比較簡單,主要以畜牧業為經濟支柱。但是畜牧業高度依賴天氣條件。當氣候正常時,遊牧民族可以維持畜牧和人口的平衡發展,但是當出現異常氣候時(幹旱),由於草料的短缺,直接導致了人口糧的減少。襲掠周邊的農業民族,似乎成了遊牧部落唯一的求生方案。 在一切靠天吃飯的古代中國,有大量的文獻記載表明,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進攻與當時氣候異常變動所造成的經濟危機緊密相關。 本文作者根據主要經濟型別,以長城作為防禦前線,將古代中國劃分為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農業區域(主要是中原地區,Region 1)和以「蠻夷」為主體的畜牧業區域(Region 2)。 作者使用的軍事沖突數據來自【中國王朝戰爭年表】,該書詳細的記錄了自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839年發生在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軍事沖突,包括沖突的時間、地點及發起方。參見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以10年為間隔,遊牧民族平均每10年侵襲中原2.52次。 中原王朝的史學家有可能會刻意隱瞞遊牧民族的進攻,並且誇大中原王朝的軍功,以便進行政治宣傳。為了驗證數據的客觀性,作者將該數據中17~18世紀中原政權、女真、蒙古三股勢力的沖突記錄與Perdue (2005, China Marches West ) 的相似記錄進行了比較。這24此沖突記錄中,有18次與Perdue的記錄完全一樣,5次有記錄但未命名,只有一次清軍與羅蔔藏丹津在1724年的沖突未在Perdue的記錄中發現。透過 交叉對比收集自不同國家的數據 ,說明本文獻所使用的數據是較為客觀可信的。 作者使用的基準回歸模型以遊牧民族進攻中原政權的次數作為自變量,這裏所謂的中原政權,是指當時全國性統一政權,包括元代、清代等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統治政權。(作者認為,這些遊牧民族建立的中原政權,仍然采用了中原的耕種農業為基礎的經濟架構,從這一角度來說,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並未徹底改變中原的生產方式,而是被同化為農業政權了。) 衡量惡劣天氣的理想變量應該是遊牧區域的實際降雨量偏離值,但是,回溯中國近2000年的氣候學詳細量化記錄似乎是不可能的(溫度已經有人量化,但是降雨目前還沒有)。作者發現,在兩個同屬東北亞季風氣候的區域,降雨量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並且使用當代氣象數據(1957-1990)驗證了這一相關性。 因此,作者使用每十年間中原東北亞季風區(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發生幹旱的年份比例來代理遊牧區的少雨情況,使用每十年間黃河發生水災絕口的年份比例來代理遊牧地區的多雨情況。作者特別強調,幹旱與水災對於兩個地區的影響有著顯著差異。由於畜牧業的特殊性,幹旱對遊牧民族的影響比中原地區嚴重,但是水災反而對中原地區影響較大。為了驗證結果的穩健性,作者還在回歸中控制了大雪災、霜凍的影響(代理方法同降雨)以及平均溫度變化的影響。 軍事沖突本身很少是孤立的事件,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一次遊牧民族發動的進攻可能會遭到隨後中原政權的反擊,因此作者使用自回歸分布滯後模型(ARDL)進行估計,即在自變量中加入使用AIC判別滯後期數的滯後項,用以估計「沖突」這種路徑依賴的事件。 y_{1t} = \mu_1 + \sum_{i=1}^r\alpha_{1i}^1 y_{1t-i} +\sum_{i=0}^{p1}\beta_{1i}^1 x_{1t-i} +\sum_{i=0}^{p2} \beta_{2i}^1 x_{2t-i} +\pi ^1 W_t + \epsilon_1^1 其中\text style y_{1t} 表示\text style t 期遊牧民族主動進攻中原王朝的次數;x_{1t} ,x_{2t} 自變量,分別表示每十年間中原地區幹旱、黃河絕口的年份比例;W_t 為7x1階控制變量,分別為雪災、低溫災害、平均氣溫、三次中原被遊牧民族統治(317-589,1126-1368,1644-1839)以及時間趨勢項。基準回歸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基準回歸實證結果表明降雨的減少與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的次數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從邊際效應看, 遊牧地區的少雨情況每增加一年,遊牧民族每十年中進攻中原王朝的可能性就提高26%;遊牧地區的多雨情況每增加一年,這種進攻的可能性就降低36.35%。 作為穩健性檢驗,作者使用相同的邏輯,對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發起的進攻也進行了分析,發現只有洪水和雪災會顯著減少中原主動進攻的機率。有趣的是,雖然一階滯後的少數民族進攻並不能顯著提高中原報復的機率,但是二階的滯後項系數卻是顯著為正的,這可能是由於 中原王朝需要相當的時間來調動軍事力量和物資,等我怒氣格滿了我再報復(大誤) 。 綜上所述, 本文作者認為,持續兩千余年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沖突,是有著深刻的經濟學動力的。負向的氣候沖擊,透過對遊牧地區經濟的影響,與遊牧部落向中原王朝的劫掠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這一發現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歷史現象也相吻合。 Update: @無霜期 朋友的回答裏提到小冰期(The Little Ice Age),小冰期確實是個可能的解釋。但是這裏有兩個問題,首先,小冰期 僅持續了220年 左右(1550年至1770年),但是本文使用的數據跨度有2000年(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839年);其次,在本文的模型中作者 已經控制了雪災和霜凍 ,可以作為小冰期天氣表現的一個代理,但是在回歸結果中這兩個控制變量也 並不顯著 。從目前這個模型結論來看,即使小冰期的假設是成立的,也並不能削弱本文的基礎結論,或許需要更多工作來量化驗證其解釋機制。 Update: @田君瀟 老師的補充非常好。陳強老師發表於Economica 2015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Bai & Kung 2011的結論,即幹旱對於遊牧民族對中原進攻的正相關關系,同時進一步考慮了王朝周期對於這種進攻是否能夠達到「問鼎中原」的影響。感謝! 還是要寫一些本不該寫的話:空口白牙誰都會說,個人感受缺乏建設價值和討論價值,下結論之前做到有理有據,是科學的基本素養。你說是因為A導致了B,憑什麽?!缺乏懷疑精神和詢證態度的論斷,適合發在百度知道,請出門左轉。 -完- Reference:Bai, Ying, and James Kai-sing Kung. 2011. 「Climate Shocks and Sino-Nomadic Conflict.」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3(3): 970–81.
先說結論:本文獻作者認為,持續兩千余年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沖突,是有著深刻的經濟學動力的。 負向的氣候沖擊,透過對遊牧地區經濟的影響,與遊牧部落向中原王朝的劫掠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軍事沖突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都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研究軍事沖突的誘因是我們努力阻止類似沖突發生的前提。 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沖突橫貫兩千余年的中國歷史,可能是世界上綿延時間最長的文明沖突。我們這裏所指的遊牧民族主要生活在中亞、蒙古和東歐草原,這些部族通常被漢民族和羅馬政權稱為蠻夷(barbaric)。遊牧民族的經濟系統比較簡單,主要以畜牧業為經濟支柱。但是畜牧業高度依賴天氣條件。當氣候正常時,遊牧民族可以維持畜牧和人口的平衡發展,但是當出現異常氣候時(幹旱),由於草料的短缺,直接導致了人口糧的減少。襲掠周邊的農業民族,似乎成了遊牧部落唯一的求生方案。 在一切靠天吃飯的古代中國,有大量的文獻記載表明,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進攻與當時氣候異常變動所造成的經濟危機緊密相關。 本文作者根據主要經濟型別,以長城作為防禦前線,將古代中國劃分為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農業區域(主要是中原地區,Region 1)和以「蠻夷」為主體的畜牧業區域(Region 2)。 作者使用的軍事沖突數據來自【中國王朝戰爭年表】,該書詳細的記錄了自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839年發生在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軍事沖突,包括沖突的時間、地點及發起方。參見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以10年為間隔,遊牧民族平均每10年侵襲中原2.52次。 中原王朝的史學家有可能會刻意隱瞞遊牧民族的進攻,並且誇大中原王朝的軍功,以便進行政治宣傳。為了驗證數據的客觀性,作者將該數據中17~18世紀中原政權、女真、蒙古三股勢力的沖突記錄與Perdue (2005, China Marches West ) 的相似記錄進行了比較。這24此沖突記錄中,有18次與Perdue的記錄完全一樣,5次有記錄但未命名,只有一次清軍與羅蔔藏丹津在1724年的沖突未在Perdue的記錄中發現。透過 交叉對比收集自不同國家的數據 ,說明本文獻所使用的數據是較為客觀可信的。 作者使用的基準回歸模型以遊牧民族進攻中原政權的次數作為自變量,這裏所謂的中原政權,是指當時全國性統一政權,包括元代、清代等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統治政權。(作者認為,這些遊牧民族建立的中原政權,仍然采用了中原的耕種農業為基礎的經濟架構,從這一角度來說,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並未徹底改變中原的生產方式,而是被同化為農業政權了。) 衡量惡劣天氣的理想變量應該是遊牧區域的實際降雨量偏離值,但是,回溯中國近2000年的氣候學詳細量化記錄似乎是不可能的(溫度已經有人量化,但是降雨目前還沒有)。作者發現,在兩個同屬東北亞季風氣候的區域,降雨量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並且使用當代氣象數據(1957-1990)驗證了這一相關性。 因此,作者使用每十年間中原東北亞季風區(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發生幹旱的年份比例來代理遊牧區的少雨情況,使用每十年間黃河發生水災絕口的年份比例來代理遊牧地區的多雨情況。作者特別強調,幹旱與水災對於兩個地區的影響有著顯著差異。由於畜牧業的特殊性,幹旱對遊牧民族的影響比中原地區嚴重,但是水災反而對中原地區影響較大。為了驗證結果的穩健性,作者還在回歸中控制了大雪災、霜凍的影響(代理方法同降雨)以及平均溫度變化的影響。 軍事沖突本身很少是孤立的事件,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一次遊牧民族發動的進攻可能會遭到隨後中原政權的反擊,因此作者使用自回歸分布滯後模型(ARDL)進行估計,即在自變量中加入使用AIC判別滯後期數的滯後項,用以估計「沖突」這種路徑依賴的事件。 y_{1t} = \mu_1 + \sum_{i=1}^r\alpha_{1i}^1 y_{1t-i} +\sum_{i=0}^{p1}\beta_{1i}^1 x_{1t-i} +\sum_{i=0}^{p2} \beta_{2i}^1 x_{2t-i} +\pi ^1 W_t + \epsilon_1^1 其中\text style y_{1t} 表示\text style t 期遊牧民族主動進攻中原王朝的次數;x_{1t} ,x_{2t} 自變量,分別表示每十年間中原地區幹旱、黃河絕口的年份比例;W_t 為7x1階控制變量,分別為雪災、低溫災害、平均氣溫、三次中原被遊牧民族統治(317-589,1126-1368,1644-1839)以及時間趨勢項。基準回歸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基準回歸實證結果表明降雨的減少與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的次數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從邊際效應看, 遊牧地區的少雨情況每增加一年,遊牧民族每十年中進攻中原王朝的可能性就提高26%;遊牧地區的多雨情況每增加一年,這種進攻的可能性就降低36.35%。 作為穩健性檢驗,作者使用相同的邏輯,對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發起的進攻也進行了分析,發現只有洪水和雪災會顯著減少中原主動進攻的機率。有趣的是,雖然一階滯後的少數民族進攻並不能顯著提高中原報復的機率,但是二階的滯後項系數卻是顯著為正的,這可能是由於 中原王朝需要相當的時間來調動軍事力量和物資,等我怒氣格滿了我再報復(大誤) 。 綜上所述, 本文作者認為,持續兩千余年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沖突,是有著深刻的經濟學動力的。負向的氣候沖擊,透過對遊牧地區經濟的影響,與遊牧部落向中原王朝的劫掠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這一發現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歷史現象也相吻合。 Update: @無霜期 朋友的回答裏提到小冰期(The Little Ice Age),小冰期確實是個可能的解釋。但是這裏有兩個問題,首先,小冰期 僅持續了220年 左右(1550年至1770年),但是本文使用的數據跨度有2000年(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839年);其次,在本文的模型中作者 已經控制了雪災和霜凍 ,可以作為小冰期天氣表現的一個代理,但是在回歸結果中這兩個控制變量也 並不顯著 。從目前這個模型結論來看,即使小冰期的假設是成立的,也並不能削弱本文的基礎結論,或許需要更多工作來量化驗證其解釋機制。 Update: @田君瀟 老師的補充非常好。陳強老師發表於Economica 2015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Bai & Kung 2011的結論,即幹旱對於遊牧民族對中原進攻的正相關關系,同時進一步考慮了王朝周期對於這種進攻是否能夠達到「問鼎中原」的影響。感謝! 還是要寫一些本不該寫的話:空口白牙誰都會說,個人感受缺乏建設價值和討論價值,下結論之前做到有理有據,是科學的基本素養。你說是因為A導致了B,憑什麽?!缺乏懷疑精神和詢證態度的論斷,適合發在百度知道,請出門左轉。 -完- Reference:Bai, Ying, and James Kai-sing Kung. 2011. 「Climate Shocks and Sino-Nomadic Conflict.」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3(3): 9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