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黃河的入海口「造陸」多久能造到北韓半島呢?

2019-11-06知識

對這個問題,我們給出的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黃河入海口不會造陸造到北韓。

為什麽?因為中國人不允許啊……

渤海是中國的重要內海,它將京津冀、魯北和遼西地區與全世界連線起來,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貨物吞吐咽喉。

01.天津濱海新區的海河入海處 | 港口貨棧林立,大小輪船忙碌,一派繁榮景象。攝影師@甄琦

它有著獨特的生物種類和地理景觀,在人們的旅遊打卡地列表裏占據一席之地。

02.遼河入海口處的紅海灘景觀 | 在遼河匯入渤海的灘塗上,生長著大片耐鹽植物堿蓬草。每到秋季,它們會變成鮮艷的紅色,十分壯觀。遠處海邊是一個遼河油田的采油基地。圖源@VCG

它還是一個顏值堪憂的海——遼河、灤河、海河和黃河等河流溝通山海,將泥沙匯聚於此,海水中懸浮大量泥沙,渾濁不堪。其中,尤以黃河泥沙對渤海的貢獻最大,可占到輸入渤海總泥沙的90%以上[1]。

03.渤海範圍及周邊水系示意圖 | 制圖@星球研究所

19世紀以來,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向大海推進了數十千米,一點點蠶食著渤海波濤。這也讓人們產生了一個常見的疑問: 黃河的輸沙量這麽大,而渤海的面積又這麽小,黃河會填平渤海嗎?

04.東營墾利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 圖中水道為潮汐水道,不是黃河河道。圖源@VCG

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會

01、渤海:看我變身!

渤海是一片年輕的海洋,由一個淡水湖泊演變而來[2-7],但它所在的這塊窪地卻一點也不年輕。

至少從1.6億年前的侏羅紀開始, 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 的力量就開始改變中國北方。到了大約6500萬年前, 青藏高原隆升 的力量也參與進來。在二者的合力下,華北地區的根基遭受了自下而上的破壞解體(註),西起太行山,東至郯廬斷裂帶,北至遼西地區,南至河南濮陽一帶的廣大土地逐漸下沈,從古代的高地轉變為如今的一馬平川[8-10]。

在這塊略呈Z字形的土地上,孕育了後來的渤海和華北平原,人們叫它「 環渤海灣盆地 」。與此同時,周圍的太行山、泰山、燕山等山地和丘陵卻開始升高[3, 11-12],拱衛著下沈的華北和渤海地區。

05.環渤海灣盆地的地形示意圖 |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沈積盆地,孕育了華北平原、渤海,也蘊藏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它的形成與郯廬斷裂帶的活動有很強的關系。制圖@鞏向傑/星球科學評論。

註:了解華北解體對於當代中國的影響:

一升一降之間,地震火山四起,河流湖泊漸生,兩三千米厚的泥砂地層將無數古老的山頭埋沒,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

06.北京昌平十三陵鎮航拍 | 東沙河從遠方群山中流出,匯入十三陵水庫。在河的左岸,是一些尚未完全沈入地下的小山頭。假以時日,它們還會隨著大地繼續下沈,最終被泥沙埋沒。圖源@VCG

經過漫長的演化,到了至少370萬年前,渤海所在地區已經成為整個華北沈降最快的區域[3, 13]。眾水歸一,河流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 塑造出一個面積廣大的淡水湖泊,是為古渤海湖。

湖的東邊,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基本連成一體,是為膠遼陸橋。繼續向東,古黃海的海岸線跟隨著全球海平面的波動而時近時遠。

07.渤海周邊最近500萬年的海陸分布示意圖 | 古渤海湖的存續時間十分漫長,直到100多萬年前才頻繁被海水入侵,在大約30萬年前變成淺海。圖中黃海地區的海陸狀態僅是示意,可能在一百多萬年前也是幾個湖泊[14]。圖源@文獻[4]

隨著地殼繼續沈降,多丘陵的膠遼陸橋也漸漸下沈解體。從大約140萬年前開始,海水越來越頻繁地越過陸橋,為古渤海湖帶來鹹水和少量海洋生物[4-5, 15]。到了大約30萬年-26萬年前,陸橋徹底解體,海水大舉西進, 古渤海湖這時才徹底轉變為渤海 [4-6]。

生活在華北的北京猿人或許目睹了這個轉變過程,只可惜它們在這裏采集海鮮的身影早已隨風逝去。

膠遼陸橋上,一些較高的山頭笑到了最後,就像散落在北京十三陵鎮的小山頭一樣,變成至今仍在海面上的 廟島群島 ,扼守著渤海的東大門[16]。它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要不是個子長得高,這會早就被淹沒了。

08.渤海廟島群島衛星圖 | 制圖@星球研究所

從古陸到古湖,再從古湖到淺海,億萬年光陰須臾而過,渤海隨著地殼運動間歇性下沈擴大, 至今仍未完全停止 。這個過程裏, 河流從未真正意義上將它填平, 它完全有理由小小膨脹一番,繼續擺出一副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

與太平洋連為一體的渤海,海平面的升降也變得更加全球化。1.9萬年前是寒冷的 末次冰期 ,全球海平面下降了約120公尺,中國沿海的海岸線大踏步前進至東海大陸棚邊緣,渤海變為陸地,它周邊的諸多河流匯成一條大河,在濟州島附近入海[17]。

09. 1.9萬年前的東亞海陸分布示意圖| 在寒冷的末次冰河期,大量淡水凍結在南北兩極,海平面下降了一百多米。陸上的河流向海底前進,留下了許多古河床,人們可以透過技術手段探測到。圖源@文獻[17]

約1.2萬年前,末次冰期結束,海平面快速回升。7000年前,海平面回升到全新世(距今1.18萬年前至今)最高點,渤海則侵入到滄州、黃驊、濱州一帶,人稱「 黃驊海侵 」[18-19]。

另一群熬過冰天雪地的古人類們,披著獸皮執著石器,來到了這個膨脹渤海的岸邊。

10. 渤海西岸全新世海岸線變化示意圖 | 7000年前至3000年前的海岸線變化,主要由氣候變冷變幹引起的海平面下降造成,整體較均勻;黃河泥沙1855年後堆積出的現代三角洲則使現代海岸明顯突出,說明三角洲推進速度快。制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底圖源於文獻[19]

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這些古人將透過一條大河,改變渤海,改變他們生活的世界。

02 黃河:聽我咆哮!

盡管人們一直沒弄清黃河切開三門峽、流到華北平原、匯入古渤海湖/渤海的確切時間,答案也有120萬年,80萬年,45萬年,20萬年、15萬年前不等[20-24],但歸根到底, 黃河遠比你想象中年輕

11. 三門峽水利工程及峽谷景觀 | 三門峽是黃河在太行山南端切出的峽谷,是黃河正式流出關中盆地的標誌。在這個峽谷形成之前,不存在完整的黃河。因此,三門峽的切穿年代,歷來是黃河貫通問題之重點。圖源@VCG

無論黃河何時入海, 它都未曾填滿古渤海湖/渤海這個大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渤海地區自身在緩慢下沈,泥砂總是有空間堆積;另一方面,海平面升降頻繁(主要以十萬年為周期),不斷重新定義渤海的大小,並不存在一個靜止的封閉水坑,讓河流逐漸填滿。

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那些古黃河都弱爆了。

眾所周知,黃河得名於流經黃土高原後富含泥沙、渾濁不堪的河水。但回到古代,我們老祖宗們曾經漫步的那條大河,其實要幹凈許多[25]。要不然,2500年前的孔子走到黃河邊時,可能也不會發出「 美哉水,洋洋乎 」(註)的感嘆—— 誰會對一條渾黃不堪的河流用「美」這個字眼呢?

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1000年,黃河下遊的輸沙量不超過 年均0.9億噸 ,可以視作這條河流在 天然狀態下的輸沙能力背景值

12. 近7000年來黃河下遊平均輸沙量變化曲線 | 由圖可見,黃河泥沙變多,僅僅是最近3000年的事。圖源@文獻[25]。註:該句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時代晚期,黃河流域早已閃耀著華夏文明的曙光。先民們披荊斬棘,開拓土地,向 華北、關中、三晉和黃土高原 的森林和草原揮起手中的銅斧、銅犁和馬鞭,植被開始受到破壞,水土流失漸強, 黃河的輸沙量緩慢增加。

又過了1100年,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後期,華夏文明即將迎來盛唐的輝煌。人們早已用上更強力的鐵制工具,對森林和草原的破壞能力發生質的飛躍,黃河的輸沙量開始迅速升高,年均輸沙量提升到 2.3億噸

13. 黃河中遊歷史時期天然植被範圍變化圖 | 秦漢以來,黃河中遊地區的植被遭受了顯著破壞,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圖源@文獻[25]

到了19世紀中葉的晚清時期,擁有4億人口的中國達到了農業社會的巔峰,低效率的粗放農業、龐大人口的伐薪燒炭需求與明清小冰期尾聲的幹冷氣候邂逅,黃河沿線植被衰退更加嚴重。此時的黃河,年均輸沙量 達到驚人的15億噸左右 ,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

1855年,黃河改道重歸渤海。之後的一個多世紀裏,現代黃河三角洲從無到有,由小變大, 向大海推進了超過50千米

14.黃河三角洲生長範圍變化示意圖 | 1855年黃河改道至今,堆積出了距離超過50千米的現代黃河三角洲,使如今的渤海西岸失去了圓潤感。制圖@鞏向傑/星球科學評論,底圖源於文獻[26]

曾經植被蔥郁的黃土高原,就這樣被黃河「 搬運 」到華北各地,搬運到黃海和渤海的波濤之下。1933年,黃河大水,民國的水文工作者測量到黃河的 巔峰輸沙量為39.1億噸 。5年後, 光未然 先生寫下「 黃河在咆哮 」的歌詞,字面意思是描述黃河壺口大瀑布和晉陜大峽谷的洶湧河水,同時也為那個時代的瘋狂黃河做了另一種註解。

15-16.黃河在咆哮:壺口瀑布洪水期和枯水期景觀 | 壺口瀑布地處晉陜大峽谷中段,河床底部的基巖至今仍被快速侵蝕。晉陜大峽谷是黃河吸納黃土高原泥沙的重要河段,但在黃土高原重新變綠的當代,枯水時節偶爾也有碧水白浪。圖源@VCG

孔子口中 洋洋乎的 美哉水 」,終於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刀斧犁耙和牧笛馬鞭下,被改造成20世紀初睥睨寰宇的 咆哮黃河 長成了它最強大、最恐怖的樣子

它成為了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它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地上懸河,它堆積了世界上推進速度最快的大型三角洲……

曾有學者估算,假如黃河能繼續保持年均15億噸左右的輸沙量,不出500年,渤海就可能被以黃河為主的諸河流填平[27],這是黃河最接近填平渤海的高光時刻。

然而,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將讓黃河的高光時刻如流星般轉瞬即逝。

03 中國人:敢叫河山換新顏

咆哮黃河填滿渤海的劇本,在1949年以後被按下了暫停鍵。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 黃河的輸沙量開始斷崖式下降 ,潼關、花園口和利津三個站點的年均輸沙量 下降了超過90% [28]。

17.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前後年均輸沙量變化圖|從頭道拐至潼關,黃河流經晉陜大峽谷,接納汾河、渭河以後,泥砂含量激增數倍,可見黃土高原供沙能力之強悍。此外,潼關站的輸沙量顯著下降,可以直接說明黃土高原提供的泥沙正在減少。制圖@陳隨&鞏向傑 / 星球科學評論

渤海的浪花與潮汐看似波瀾不驚,但在泥沙供應極度萎縮的當代,疊合近幾十年來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黃河三角洲不僅沒有繼續推進, 反而開始受到侵蝕

在1998年達到峰值面積3061平方千米後,黃河三角洲開始逐年萎縮。甚至連本應高速造陸的當代黃河口,也以 年均損失2.53平方千米 的速度萎縮,大約相當於一年損失13個鳥巢的面積[28]。

18. 近50年來的黃河三角洲面積變化圖| 1998年黃河三角洲面積達到巔峰後,就開始緩慢萎縮。但在數學意義上,90年代初其實就在走下坡路了。圖源@文獻[28]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新時代的中國人。

自1950年以來,黃河的水利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一系列大小水庫在黃河及其支流上相繼建成, 將大量泥沙攔截在庫區 ,只能依靠洪水季節和人為沖淤來將泥沙帶往下遊。

19. 小浪底水利工程 | 每修建一座大型水庫,都是對河流水沙關系的重大調整。圖源@VCG

人口數量爆炸、城鎮規模擴大、農業灌溉面積增大、工業用水增加等因素,也使生活生產用水量急劇擴大。人們將黃河水引出,將泥沙沈澱幹凈後用於工農業生產, 顯著降低了黃河的徑流量 也使大量泥沙堆積在河道以外 。特別是在用水較為無序的上世紀90年代,在降雨偏少的年份裏, 黃河下遊曾經幾度斷流

黃河既已萎縮至此,所能攜帶的泥沙總量自然下降,只能將更少的泥沙運往大海。

20. 黃河部份站點年均徑流量變化圖 | 黃河的徑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變化振幅不如輸沙量,說明徑流量變化只對輸沙量減少起到一部份作用。制圖@陳隨&鞏向傑 / 星球科學評論

但還有一項人類活動,也從根源上減少了泥沙進入黃河, 它發生在黃河泥沙的絕對主要來源地,黃土高原。

與很多人想象中不同,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不曾有過遍布森林的景象[29-33]。由於地處半濕潤區向幹旱區的轉變地帶,黃土高原北部的植被以草類和灌木為主,森林只在南部和東部的 平原 、巖質 山區 和黃土 溝谷 有所分布,向西北方向驟減。

21. 黃土高原植被自然帶分布圖| 黃土高原北部不僅當代不長樹,古代同樣不長樹。制圖@鞏向傑 / 星球科學評論

後來,氣候緩慢變冷變幹的大背景疊加歷史人類活動,造成了黃土高原地區植被向南、向東遷移退化的局面。大量黃土缺乏植被保護,裸露在外。雨水到來,黃土化身泥沙,跌落江河,為黃河貢獻了超過90%的泥沙[34]。

到了當代,人們開始重新為黃土高原披上綠裝。 從早年政府主導的坡地梯田建設和植樹造林,到1999年以後開展的退耕還林還草專項行動,再到近年來民間自發的公益性植樹種草, 當代的中國人正在惡補數千年文明史中欠下的生態債。

22. 長滿植被的晉陜大峽谷延安乾坤灣段 | 黃河兩岸的植被有明顯人工栽種痕跡,不僅平緩的斜坡和頂面種滿林草,就連陡峭的河岸上,也長滿植被。圖源@VCG

要知道,從20世紀以來,黃土高原主體處在變暖變幹的過程裏,僅周邊地區的降雨有所增加, 因此高原腹地植被的天然增量並不顯著 [34-38]。恰恰是多年的植樹造林種草行動,對黃土高原植被增加起到了 86%以上的作用。

重現綠色的黃土高原,固定水土能力明顯上升, 流出晉陜大峽谷的黃河含沙量也顯著下降 [39-41]。以至於開始有學者擔心,黃土高原是否已經達到了其植物承載力的上限?植被是否已經太多,反而開始出現負面作用了[51]?

23. 1999年與2016年的黃土高原植被覆蓋度對比圖| 僅憑肉眼就能看出黃土高原明顯變綠了。圖源@文獻[51]

總之,在 水利工程攔水攔沙+人為用水降低徑流量+人為綠化降低水土流失量 的三重作用下,黃河的入海泥沙量以這種奇特的方式接近了7000年前的自然狀態,回到了人類活動開始施加影響之前的那個原點。

24. 渤海萊州灣海冰裏頑強作業的漁船 | 靠海吃海是人類與海洋的最基本互動,是人類影響海洋的起點。圖源@VCG

兜兜轉轉了幾千年,人類給黃河和渤海分別開了兩個玩笑。

對於黃河,像是黃粱一夢 。它的輸沙量回到了原點,徑流量也明顯減小。它那顆想要填平渤海的野心,如今裝滿了無盡的哀傷。

輸沙量降低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面對一條水量大減的黃河,人們卻很難高興得起來。 枯萎的黃河不是一條健康的黃河 ,它承載不起缺水的華北,更承載不起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北方缺水已經成為限制發展的極大阻礙時,我們需要另辟蹊徑,用人類的智慧與科技,勇氣與擔當,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25. 河南鄭州的南水北調穿黃工程| 將一條河從另一條河底下穿過去,這絕對會在人類工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圖源@VCG

對於渤海,則像是虛驚一場 。地質歷史早已說明,天然狀態下的黃河,沒有填滿渤海的能力,渤海的命運還是掌握在構造運動和全球海平面升降上。

也許在億萬年以後,渤海最終會和環渤海灣盆地一起消亡,但在地球變得越來越熱,海平面快速上升的當下和近未來,我們更需要擔心的是渤海入侵內陸、破壞基礎設施、破壞地下水和引起土地鹽堿化。

但處於巔峰狀態的咆哮黃河,是否有能力在短時間裏填平渤海呢? 假如當代中國人沒有讓黃土高原重現綠色,又有誰能擔保黃河三角洲不會在500年後真的填平渤海呢?

無人知道答案,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26. 東營墾利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景觀 | 遠處的渤海海天一色,近處的黃沙述說著來自黃土高原的故事。圖源@VCG

末了,也許我們可以覆寫一段電影台詞來結束本文:

曾經有一次填平渤海的寶貴機會擺在黃河面前,

而它沒有珍惜。

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

因為中國人,

無論結果好壞,

都不會再給黃河變得泥沙滾滾的機會。

如果要對未來做出一點期許,

我們希望它是:

黃河水常流、渤海水常清、黃土高原常綠。

如果要給這份期許限定一個時間,

我們希望它是,

永遠。

| END |

全文完,感謝閱讀

這是新欄目「 星球科學評論 」的Vol.013篇文章,歡迎關註。

本文創作團隊

  • 策劃撰稿 | @雲舞空城
  • 視覺設計 | 陳隨
  • 地圖設計 | 鞏向傑
  • 圖片編輯 | 謝禹涵
  • 內容審校 | 陳誌浩
  • 封面來源 | VCG
  • 【本文參考文獻】

  • [1] Yao Z, Shi X, Qiao S, et al. Persistent effects of the Yellow River on the Chinese marginal seas began at least~ 880 ka ago[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11.
  • [2] 李西雙, 劉保華, 趙月霞,等. 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動構造[J]. 海洋學報, 2010, 32(5):52-59.
  • [3] 段永侯. 環渤海新構造活動與渤海形成演化對現今地質環境之影響[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1998, 000(0z1):106.
  • [4] Yi L, Deng C, Tian L, et al. Plio-Pleistocene evolution of Bohai Basin (East Asia): demise of Bohai Paleolake and transition to marine environment[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9403.
  • [5] Yi L, Deng C, Xu X, et al. Paleo-megalake termination in the Quaternary: Paleomagnetic and water-level evidence from south Bohai Sea, China[J]. Sedimentary Geology, 2015, 319: 1-12.
  • [6] 易亮, 姜興鈺, 田立柱,等. 渤海盆地演化的年代學研究[J]. 第四紀研究, 2016, 36(5):1075-1087.
  • [7] 米立軍, 畢力剛, 龔勝利,等. 渤海新近紀古湖發育的直接證據[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4, 024(002):37-42.
  • [8] 侯貴廷,錢祥麟,蔡東升.渤海灣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演化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6):845-851.
  • [9] 紀友亮, 胡光明, 黃建軍, et al. 渤海灣地區中生代地層剝蝕量及中、新生代構造演化研究[J]. 地質學報, 2006, 80(3):351-358.
  • [10] 李理, 趙利, 劉海劍,等. 渤海灣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構造及深部背景[J]. 地質科學, 2015, 50(2):446-472.
  • [11] 慶建春, 季建清, 王金鐸,等. 五台山新生代隆升剝露的磷灰石分裂徑跡研究[J]. 地球物理學報, 2008, 051(002):384-392.
  • [12] 吳奇. 華北地塊中部構造地貌與活動構造特征[D]. 中國海洋大學, 2012.
  • [13] 童思友, 陳人傑, 劉懷山,等. 渤中坳陷東部新構造特征[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5, v.35;No.158(06):83-89.
  • [14] Zhang J, Wan S, Clift P D, et al. History of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delivering sediment to the Yellow Sea since 3.5 Ma: Tectonic or climate forcing?[J].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19, 216: 74-88.
  • [15] 李小艷, 趙泉鴻, 姚政權,等. 渤海百萬年以來的海侵記錄:BH08孔有孔蟲和介形類證據[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5, 035(006):93-108.
  • [16] 李培英. 廟島群島的晚新生界與環境變遷[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1987(04):113-124.
  • [17] Yoo D G, Lee G S, Kim G Y, et al.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late Quaternary deposits in a tide-dominated setting: an example from the eastern Yellow Sea[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3: 212-227.
  • [18] Wang F, Li J, Chen Y, et al. The record of mid-Holocene maximum landward marine transgression in the west coast of Bohai Bay, China[J]. Marine Geology, 2015, 359: 89-95.
  • [19] 薛春汀. 7000年來渤海西岸、南岸海岸線變遷[J]. 地理科學, 2009, 29(2):217-222.
  • [20] 王均平. 黃河中遊晚新生代地貌演化與黃河發育[D]. 蘭州大學, 2006.
  • [21] 王蘇民, 吳錫浩, 張振克,等. 三門古湖沈積記錄的環境變遷與黃河貫通東流研究[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01, 031(009):760-768.
  • [22] 楊守業, 蔡進功, 李從先,等. 黃河貫通時間的新探索[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1, 021(002):15-20.
  • [23] 王書兵, 蔣復初, 傅建利,等. 關於黃河形成時代的一些認識[J]. 第四紀研究, 2013(4):705-714.
  • [24] 潘保田, 王均平, 高紅山, 陳瑩瑩, 李吉均, 劉小豐. 從三門峽黃河階地的年代看黃河何時東流入海[J]. 自然科學進展, 2005(06):62-67.
  • [25] Wu X, Wang H, Bi N, et al. Climate and human battle for dominance over the Yellow River's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Mid-Holocene to the Anthropocene[J]. Marine Geology, 2020: 106188.
  • [26] 鮮本忠, 姜在興. 黃河三角洲地區全新世環境演化及海平面變化[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5, 025(003):1-7.
  • [27] 欒錫武, 劉鳳, 孫鈿奇,等. 渤海構造收縮與沈積充填[J]. 現代地質, 2011, 025(003):429-439.
  • [28] 王一鳴. 黃河水沙變化及其對黃河三角洲變化的影響分析[D]. 中科院大學. 2016.
  • [29] 孫愛芝, 韓曉麗, 張德懷. 黃土高原不同地貌型別區全新世植被變化研究[J].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6):68-72.
  • [30] 桑廣書. 黃土高原歷史時期植被變化[J]. 幹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5(04):56-60.
  • [31] 周斌, France PETERSE, Michael I BIRD. 黃土高原中部450ka以來植被演化的有機碳同位素與分子化石記錄[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6, 000(004):P.509-518.
  • [32] 李小強, 安芷生, 周傑,等. 全新世黃土高原塬區植被特征[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3, 023(003):109-114.
  • [33] Tungsheng L, Zhengtang G, Naiqin W, et al. Prehistoric veg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steppe or forest?[J].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Earth Sciences, 1996, 13(3-5): 341-346.
  • [34] 陳怡平. 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滄桑巨變七十年. 2019-09-03. 中國科學報. (http://www. cas.cn/zjs/201909/t2019 0903_4712687.shtml )
  • [35] 任婧宇, 彭守璋, 曹揚,等. 1901—2014年黃土高原區域氣候變遷時空分布特征[J]. 自然資源學報, 2018, 33(4): 621-633.
  • [36] 郭敏傑, 張亭亭, 張建軍,等. 1982-2006年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度對氣候變遷的響應[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5):35-40.
  • [37] 張倩. 氣候和人類因素在黃土高原植被覆蓋變化中的貢獻率研究[D]. 蘭州交通大學, 2014.
  • [38] 李振朝, 韋誌剛, 文軍,等. 近50年黃土高原氣候變遷特征分析[J]. 幹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8, 022(003):57-62.
  • [39] 韓鵬, 李天宏. 黃河中遊水保前後河流含沙量變化[J]. 套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6(02):64-70.
  • [40] 李彩虹, 於泉洲, 宮雪,等. 1980年代以來黃河下遊含沙量變化的遙感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20(2).
  • [41] 高照良, 付艷玲, 張建軍,等. 近50年黃河中遊流域水沙過程及對退耕的響應[J]. 農業工程學報, 2013, 000(006):99-105.
  • [42] 黃河水利委員會. 黃河泥沙公報(2006-2018年). (http://www. yrcc.gov.cn/nishagongga o/ )
  • [43] 徐傑, 馬宗晉, 陳國光,等. 根據周圍山地第四紀地貌特征估計渤海第四紀構造活動幕的發生時間[J]. 第四紀研究, 2005, 25(6):700-710.
  • [44] ZHANG Yueqiao. 華北新構造:印歐碰撞遠場效應與太平洋俯沖地幔上湧之間的交互作用[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9, 93(5):971-1001.
  • [45] Li W, Liu Y, Zhou J, et al. Sedimentary basin analysis using airborne gravity data: a case study from the Bohai Bay Bas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6, 105(8): 2241-2252.
  • [46] 湯良傑, 萬桂梅, 周心懷,等. 渤海盆地新生代構造演化特征[J]. 高校地質學報, 2015(2).
  • [47] 索艷慧, 李三忠, 劉鑫, et al. 中國東部NWW向活動斷裂帶構造特征:以張家口-蓬萊斷裂帶為例[J]. 巖石學報, 2013(03):217-230.
  • [48] Liu J, Wang H, Wang F, et al. Sedimentary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1.9 Ma near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modern Bohai Sea[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6, 451: 84-96.
  • [49] 楊偉. 現代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遷及灘塗演化[J]. 海洋地質前沿, 2012, 028(007):17-23.
  • [50] 彭俊, 陳沈良. 近60年黃河水沙變化過程及其對三角洲的影響[J]. 地理學報, 2009(11):75-84.
  • [51] Chen Y, Wang K, Lin Y, et al. Balancing green and grain trade[J]. Nature Geoscience, 2015, 8(10): 739-741.
  • |科學| · |探索| · |好奇|

    感謝關註「星球科學評論」!你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請讓我們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