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因為60歲是一個坎。
很多人忘記了一點:不是只有體力勞動才和身體狀況有相關性,腦力勞動一樣也有,只不過衰退得比體力勞動晚而已。
如果我們把人的身體狀況和工作負擔各用一個數值替代,那麽可以定義一個叫做「壓力度」的數值,即負擔減去血條,該值越大,人的腦力不穩定性就越高,越難保持冷靜和理性,要是超過某個紅線,理性執政的能力就已喪失,昏聵指數別爆表就已經算成功了。
普通人可以退休,但領導人只要沒下台就不能退休,隨著年齡增大壓力度必然越高。在醫療保健營養等條件都很差的前工業時期,人的身體素質下降比現在更快,疾病困擾更多,而內閣、智囊、參謀體制和資訊的完善程度遠遠比不上現代,壓力度隨年齡增大而上升的速度遠比現代為大。一個六十多歲古代獨裁者的壓力度也許相當於現代七八十歲的領導人。把這些人扔到古代去當獨裁者,沒到這歲數就妥妥的昏君了。
不是他們主觀想昏,而是腦力、體力已衰退到無法不昏的地步了。古代的長壽皇帝無論年輕如何,在五六十歲後從來都沒有什麽好風評,這不是偶然的。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止在老人身上才發生,比如武則天之所以能在高宗朝掌握政治權力以至於在李治死後立刻成為實權太後,最基礎的一個條件其實是李治身體不好(慢性開角型青光眼的典型表現),無法承擔高強度的執政工作,才長期分權給她。李治要身體健康,也沒有武周了。
我看很多答主說李世民「晚年」並不昏聵,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活到「晚年」 ,無法用50歲前的執政狀態去外推到60歲以後,因為壓力度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如果所有長壽皇帝政績都只看到51歲為止,你會發現人人都好得很,也許有些人沒有什麽豐功偉績但基本不昏,但真的執政到60歲後,情況就徹底不同了。而且由於帝制國家領導人對政府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現代共和制國家,領導人壓力度增高對政府造成的不確定性也遠高於現代,幾乎是沒有辦法預測的。
所以結論也就很明確了:唐玄宗很簡單,直接把他51歲以後的東西全砍掉,那麽他的歷史地位就是天朝上國的中興聖主;唐太宗就無法評判了,任何一個皇帝活到李隆基那年齡,都會經歷20年的紅線期,誰也無法擔保一個呆在紅線期20年的皇帝身上會發生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