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供應鏈總監視角下,是留在外企,還是進入民營企業?給你分享幾點

2021-07-04知識

作者:Allen Zhou;

西安交大管理學碩士,哈工大工學學士;豐富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和工廠供應鏈營運經驗;擅長供應鏈端到端流程管理、戰略采購和整合、物流成本管理和庫存控制。

全文總計4386字,建議閱讀11分鐘。

01 外企和民企之間的流動趨勢或原因

我在【你的供應鏈職業該如何發展】中,站在專業知識的角度,給供應鏈從業者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學習和發展的方向;然而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變局,雖然供應鏈工作的本質並未變化,但是在什麽性質的企業裏從事供應鏈工作,外企、民企、國企?仍然是個讓人困惑的問題。

民企進入外企,有外語和資歷門檻,相對來說流入困難;但是外企流入民企似乎變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在中國民營經濟蓬勃向上發展、以及政府提倡雙迴圈的背景下,大量的民企在高速擴張的同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都意識到供應鏈人才的短缺或者至少需求大量的供應鏈人才,特別是和互聯網沾邊的企業,包括大家都知道的996大廠,也包括數不勝數的跨境電商。

尤其是2020年一年,因為疫情的出現,跨境電商行業大爆發,總體增長了約40%多,那些2018年2019年快被庫存壓垮的電商,都奇跡般的起死回生,扭虧為盈。

於是很多民企 少則50多萬年薪、多則100余萬年薪 ,有足夠底氣在全國各地招攬人才;除了金錢上的底氣,還有虛擬的 股票/期權誘惑 、以及一起 幹一番大事業的豪情萬丈

這些條件,對於外企的如下幾類人來說,吸重力是不一樣的:

1,高級經理人 ,年齡差不多都在40多歲甚至50多歲了,職位最少也是亞太區高級經理/總監級別,薪資早就100萬年薪上下了,再熬幾年,如果願意,也可以退休養老了,他們是不屑於進入民企去再折騰了;當然另一方面除了阿裏巴巴這些大廠,一般的中小民企也無力承擔幾百萬的年薪請這些高級經理人過來;

2,中基層經理人 ,年齡30歲到40歲左右,職位大都是高級工程師、職能經理、小部門經理,年薪振幅20萬~50萬左右,內心深處還有著遠大的抱負,不甘於朝九晚五混日子。這些人是有較大的動力進入民企。

3,其他外企人 ,這些人年齡有大有小,級別有高有底,但總體薪資是不高的,追求外企那種安穩、福利保障、咖啡間茶水,甚至於僅僅把外企當作五險一金的繳納單位,上班就摸魚、炒股、聊天或者搞其他副業。民企和這類人之間相互是無視的。

總體來說,民企流入外企只是個案,外企流入民企可能會逐漸影響到很多人。

於是很多外企人就自然而然的遇到困惑,對於靈魂三問,能回答出 我是誰 我來自哪裏 ;但是 無法回答 我要去往哪裏。

02 外企和民企之間的區別

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理解民企和外企究竟區別在哪裏。

這個問題,只要是個正常智力的人,基本都知道說,外企流程嚴謹,民企缺乏流程;外企相對規範,民企相對混亂;外企穩定,民企刺激。

而僅僅知道這些,是不足以幫助你做決策的,這些所謂的區別,就像我們小時候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等等,這些說教或者人生感慨,對於兒時的你或者我來說,基本上引發不了任何深思。簡單來說,對於你我的人生選擇來說,基本沒有任何指導性意義。

這兩年我在民企瞎混,失敗過也成功過、沮喪過也自豪過、驚濤駭浪過也風平浪靜過,我對於二者的看法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區別1-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現象是:

外企裏,能在跨國市場拓展的,銷售規模總有個10幾億美金吧,不可能突然倒閉或者關門,因此 更多談發展,很少談生存 ,經常還要談談什麽多元化、平衡工作和生活、平等等普世價值;

民企裏,尤其是中小民企,明天能不能發出薪資,會不會關門,還真不一定;尤其是今年/今天還挺好,可是突然明年/明天就不行了,那是時刻體會生存之艱辛,能發展即使是爆發增長也可能就是運氣,

可以說,外企裏要談戰略和未來,牛總是要吹的,能不能實作,並不重要,因為明天你的上司或者你都可能會高升或者調整工作;而大多數民企裏如果講一個三年規劃,不管對還是不對,一堆人來笑話你,因為過了今年,明天啥樣,誰都不知道,當然也沒心情知道, 因為時刻面對生存的壓力,因為此,各種決策和行為就會不一樣

區別2-工作的節奏和方式

現象是:

外企裏,微信或者釘釘很難在電腦上登陸,溝通靠信件或者十幾年前那種MSN式的所謂即時通訊工具。

民企裏, 離開微信和釘釘,基本上公司就會癱瘓 ;而信件不過是個保留證據的工具,很多人甚至壓根就不看信件。當然如果你一刻不看微信,很可能錯過幾個億的計畫。

可以說,外企裏,因為跨國經營,你用微信,老外不用,加上顧忌資訊泄露,大家只能透過信件溝通和預約制進行會議;民企裏要是經常信件或者搞預約,雖然有道理,但是沒人願意支持你,畢竟啥事兒都可以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快速解決,可以說民企裏每 天啥事兒都是著急的,一切都是著急的

區別3-人性的決鬥與發揮

現象是:
外企裏,偶爾聽說某個副總/總裁的小道訊息、八卦、或情色訊息,但是畢竟不認識或者不熟悉他/她,聽過也就忘了。

民企裏,原來歷史書上文革式活動、電視劇裏的君王喜怒無常,每天都在自己身邊現場直播。

可以說,外企裏政治鬥爭和人性發揮,和大部份普通人距離太遠,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和風細雨、歲月靜好 ;而 民企就是人性的角鬥場,很容易發生為了自己生存而犧牲掉你的行為和事件 ,當然必要的時候,恐怕你也不得不這樣做。

區別4-個人的金錢與未來

現象是:

外企裏,顯性/明面上的薪資永遠你覺得會低,尤其是大量的運氣一般的中基層打工人,985碩士畢業,工作個10幾年左右,可能在一線城市月薪資也就2~3萬上下。

民企裏,顯性薪資很容易翻一倍、兩倍,但是五險一金很少有足額繳納的,更別提還給你購買什麽補充商業保險了,當然企業如果有幸上市,說不準你很快成為新一代富翁。

可以說,外企裏每年象征性的薪資增長和十年如一日的各種「破事」讓你覺得自己被荒廢;而民企裏巨大的想象空間和每天盛出不窮的各種問題,又可能讓你忽視什麽是個五險一金,什麽是個「時薪」。

03 外企VS.民企,究竟哪個好?

從我個人感受來說,外企不是世界凈土,民企也不是混沌世界;或者說外企並不是人性多麽善良,民企是人性多麽惡劣,不過是內外部環境和各種因素導致了二者呈現出不同狀態而已;或者說外企感覺的平靜是因為你遠離政治中心,民企感覺到驚心動魄是因為你靠近權力中心。僅此而已。

我們很難說外企好,還是民企好,我們每個人都選擇性的會相信或者分析一些事情,對於民企和外企的這些區別,不知道你會怎樣想?還是單純的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給你翻個一倍、兩倍、三倍薪資,你就果斷跳去?

前面的文章講了外企和民企的顯著不同點,假如你有機會進入了民企,很快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在你耳邊念叨: 我們不一樣或者請你忘掉過去

或者換一種表達,會暗示或者提醒你: 過去的知識和能力在這裏只能用到一點點。

你可能會納悶,過去的經驗和能力只能用一點點或者不能用,為什麽不能用?那要怎麽辦?重新學習?學習什麽呢?

對於其他崗位,我沒有發言權, 但是僅僅從供應鏈人的體驗來看,這個觀點,部份是對的,部份是錯的。

首先分析動機,跟你講這句話的人,有什麽目的呢?

一種目的是 :友好提醒你,怕你不適應,或者自己因為自己過去的知識沒用上。

二種目的是 :內心是嫉妒你的過往經歷,想一下,以前都是沒正兒八經找到份好工作,或者沒正兒八經的讀過書,但是把企業做到了幾億、幾十億規模的老板們;理性讓他們重金挖掘人才,但是感性又想打壓下你,誰讓老子天下第一嘛。

三種目的是 :反正大家都說要忘掉過去,那就是忘掉過去是對的唄,不然就是錯的,這種人在民企比較多,隨大流嘛,終究不會錯。

從供應鏈人溝通管理的角度來說,針對不同動機的人,當然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

對第一種目的的人群 ,吸取他的經驗,把自己模擬到他的場景中,怎樣做會更有效呢?是因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對?還是因為某些偶然因素?還是行業領域潛規則?

比如,你在外企做采購,遵守個人合規,供應商送禮絕對不收,或者直接拒絕回去;但是某些民企,從上到下,收禮收的理所應當?那麽能否直接拒絕?至少方法不能像外企那樣操作相對公事公辦的生硬,是否可以安撫供應商同時,把禮物上交財務?

再比如你在外企做物流,遵守國家合規,進出口申報,嚴格按照0風險來進行價格、要素申報;但是在民企,這樣申報,可能企業立刻凈利潤為0,那麽是嚴肅的和各部門強調合規風險,還是也要妥協采取適合行業的規則?至少包括你自己和企業來說,先要生存再求發展嘛。

對第二種目的和第三種目的的人群 ,是盲從他們,還是和他們辯論出子醜寅卯,還是一笑而過?我的建議是妥協示弱,點頭認可,但是不要影響自己的工作開展步驟,畢竟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不一樣,現代經濟社會裏辯論這種形而上的話題,毫無意義,他想說,就讓他爽就是。

從供應鏈人專業技術的角度來說,我的觀點是知識和技能的通用性更多:

1, 供應鏈的那些目的、模型是基本通用的

比如我在【我這樣理解供應鏈】、【論供應鏈的快】、【供應鏈人也要懂點財務】參照的供應鏈SCOR模型和供應鏈目的與企業經營的關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絕不會因為你是做投影機的、還是做跨境電商貿易的、還是賣家具的,就有什麽不同。

這就像一個小孩子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到了6歲,都要去讀幼稚園,而不是要去結婚、工作。

在供應鏈目標、模型上,能長篇大論、廢話連篇的天天叫喊著我們不一樣的人,要麽腦子不好、要麽別有用心、要麽自己不懂。

當然這裏我提醒一點,不同企業,但是註意,是不同企業,而不是不同資本性質的企業,供應鏈目標的優先級不一樣,僅此而已。

比如家居跨境類企業,物流費用占據總銷售額要50%以上,這個目標甚至超過采購成本的重要性;比如某些新興成長性電子消費品企業,某些時期成品庫存的問題基本不大,因為供不應求;

2,供應鏈管理的那些方法也是基本通用的

我在系列課程【物流運費管理最佳化】中提到的漸進式運費控制方法,是我在外企制造業中總結的,在幾個跨境電商中也可以進行套用;還有我在【怎樣讓庫存管理更簡單】提到的庫存管理方法,也是一樣可以套用並取得成績。

外企和民企的不同,不過是方法論裏哪個方案的貢獻更多,更容易產生結果。還有就是有沒有更多的小方案和切入點,去豐富原有的方法論體系。

比如在跨境電商中進行庫存管理,在模擬到一定會缺貨的時候,是否可以拉通銷售暫停廣告支出,用自然流量來進行銷售?類似如下示意,來提升利潤,而不是解決斷貨。

3,供應鏈管理的那些思維能力也是通用的

比如數據驅動管理和決策,而不是高喊口號來驅動管理;在自己和所有人都沒有數據的時候,靠口號來提高主觀能動性,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永遠停留在口號來驅動管理,只能說你是個成功的「政治家「,而不是一個成功的「供應鏈專家」。

我在【出口跨境電商維修痛點如何解決】用數據分析呈現,短中長期維修戰略,就很容易得到各種正常思路的人的認可,最後也以此方法進行落地,並進而給企業帶來段長期利益。

除此之外,戰略思考能力、網路規劃能力這些都是任何一家正經經營的企業所需要的,不管他/她是否認識到。

最後,我想說的是 ,民企和外企確實有很多不同點,進入到民企的外企人,最終可能確實要脫胎換骨的活下去,但不能因為一時困難、挑戰或者環境復雜,而因噎廢食,隨波逐流,忘記自己之所以被高薪聘請的原因是什麽,因而最後無所事事,自廢武功,成為了「政治家」,而拋棄了安身立命的「供應鏈專家」。

祝福每一個進入民企的外企人,可以平安著陸或者安然結束,或者收獲滿滿!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物流圈內的朋友能有所幫助。圖源網路,侵權刪除!

歡迎在下方留言, 交流 你的觀點,你也可以, 收藏 此文或者 轉發 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此文為作者原創,原文標題為:供應鏈人視角下,是留在外企,還是進入民營企業(上篇)? [1] ;供應鏈人視角下,留在外企,還是進入民企(續篇) [2] ,由「菜鳥漫記供應鏈」授權轉載,在知乎「物流者說」進行釋出。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者說立場。

如果覺得這篇分享對你有用,歡迎三連走起:

1、點個 「贊同」 或者 「喜歡」 ,這會讓我更有動力更新內容;

2、關註@馮銀川 第一時間閱讀我,更多關於物流和職場的內容;

3、想要獲得針對性的建議,歡迎選擇知乎「 付費咨詢 」(文末有通道)。

物流者說,物流實戰者的聚集地。關註物流者說,給你最新的思考。

參考

  1. ^ 原作者: zhouhai ; 原出處:菜鳥漫記供應鏈; https://mp.weixin.qq.com/s/0C_sWRZ-VAzlvqav1ChwDg
  2. ^ 原作者: zhouhai ; 原出處:菜鳥漫記供應鏈; https://mp.weixin.qq.com/s/5kjDfQqvu92mBGx4vpxx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