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司就像一幫人合夥蓋樓,每個員工每天做對了一件事就是給樓添一塊磚,如果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從樓上隨機抽掉幾塊磚。
大公司就是那些已經蓋得很高的樓,它們不再註重能舔多少磚,而更害怕被抽掉幾塊磚。即使不添磚它還是很高的樓,而如果從底部抽走的磚太多就可能崩塌。
所以大公司的策略就是對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嚴防死守,寧可不做也不能做錯。
而這種策略必然導致效率低下,明明一個人可以做的事情要分給三個人,防止一個人出錯。明明一天能完成的事情要拖一周,需要更多時間反復審查防治出錯。明明一個團隊能完成的事情,要幾個團隊同時做,因為一個團隊出錯的時候還有後備方案。
但是這是大公司的問題嗎?
不見得,犧牲效率去換安全穩定其實這個策略是對的,甚至是必然的選擇,問題是在於度的把握上,就是犧牲多少效率換取多少安全穩定。所謂失敗的大公司就是那種效率犧牲了,產品的安全穩定也沒換來多少,這就是經營管理的大失誤了。
當公司到達一定規模後,效率不再是核心競爭力了,對資源的壟斷,資金技術的壁壘才是核心競爭力。大公司的衰落往往發生在產業轉型和技術更新換代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它們依賴的核心競爭力失效了,而它們的效率低下的慣性使它們無法快速建立新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