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劉備得到臥龍與鳳雛,也沒能收復天下,反而最早滅亡?

2021-03-03知識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的頂級謀臣給他規劃的戰略路線:

選自隆中對,諸葛亮: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已經講明了當時的情況: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劉備只能奪取劉璋張魯劉表之地,也就是益州漢中荊州三地,這就是三足鼎立的局。

那麽劉備為什麽不能一統三國呢?

第一,地理劣勢的限制。

劉備取得了益州之地,雖說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是也很難從川中出擊。蜀地和中原的隔離程度,就連黃巾起義都沒鬧到蜀地,可見這是一個什麽地方,真正的世外桃源啊!劉備後來又取得漢中,漢中作為益州門戶,也只能保護益州安全,要出兵北伐也還是有難度的。

荊州倒是用武之國,但是從蜀地到荊州還是比較遙遠,蜀地的後勤很難支援到荊州軍,因此荊州和大本營不能成為一個整體,從荊州出擊也不容易。

相對來說,北方的曹操,東南的孫權,其地盤都能連線成為一個整體,輸出武力就比較容易。

上圖:入川難,出川也難啊!請配合現代中國地形圖來解讀。

第二,外來政權,執政根基不穩。

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都是來自中原的士族,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必然面臨益州本土勢力的反抗。這樣的困境也一直困擾著東吳的孫權。所以劉備和孫權的大後方其實都不是很安穩,幾乎沒有傾巢而出的條件。一旦大軍出征,朝中空虛,就可能發生內部叛亂。劉備為了安撫益州本土人士,提拔重用益州士人李嚴,但是李嚴和諸葛亮之間也不是太融洽。李嚴曾經在諸葛亮出征北伐時故意斷糧,造成此次北伐失敗。

第三,人才劣勢難以改變。

大家看三國演義,肯定會不禁感嘆:三國的牛人都在劉備手下啊!什麽五虎上將,什麽臥龍鳳雛。其實如果看三國誌,就會明顯看到,人才最多的是曹魏,而不是蜀漢。三國誌是紀傳體史書,按人物傳記的方式記述史實。我大概統計了一下,三國誌魏書27卷,蜀書15卷,記載魏國人才的篇目20卷,記載蜀國人才的11卷,而且諸葛亮單獨成一卷。這說明實際上蜀國的人才是遠遠比不上魏國的。

大家比較熟悉的張遼徐晃張郃等人,在魏書中列在第十七,曹家將(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列第九。荀彧荀攸賈詡列在第十。而蜀國的一桿主要人物,只一卷蜀書六就寫完了,諸葛亮單獨寫在蜀書五中。僅僅從三國誌人物傳記的數量差就可以看到,魏國一流人才數量比蜀國多,二流人才更是遠遠多於蜀國。治國不能僅靠幾個大才包打天下,而是需要靠大量的基層人才的。

到了三國後期,蜀國人才嚴重青黃不接,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樣的說法,反應的正是蜀國後備人才不足的窘境。

相比之下,曹操曾三次頒布求賢令,唯才是舉,求才不求德,可見對人才的渴求程度。而劉備是重德不重才的。大家有沒有發現,劉備重用的人,在品德上都比較突出,那些有才能卻品德不佳的人,都沒有太好的發展。劉備就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諸葛亮追求的是完人,可是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