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厲害的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模式與普通人之間差別在哪?

2019-11-14知識

說到厲害的人,不能不提一下我的博士導師!

英、德、法、日、漢語 都 6 到不行,一開口就是跨國會議;她是行業裏的大牛,她的 論文思路密不透風、隨時開腦洞、動不動就跨領域 ,讀著讀著膝蓋就軟了。

透過平時的接觸(被訓),我暗搓搓地觀察她的思維特點,總結成三點;暫且命名為「 一線城市思維最佳化系統 」,名字奇葩又好記,而且它讓我的 思維模式飛升了不是一點點:

1、上:思維由被動上升到主動
2、廣:開啟思維廣度
3、深:加強思維深度

你可以整套拿走,或者挑選一兩個填充你自己的思維體系。

最重要的是: 配合自身思考服用!

這三點可能需要多次思考才能吸收哦,可以先贊一下,或者收藏了慢慢看。

1、上:思維從被動上升到主動

導師安排事務的時候,總會 預想一個 Plan B ,不管事情看起來多不可能會出錯。

聽起來沒什麽技術含量對不對?我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

然而生活總是出其不意地,揭露我們的乃衣服。

說一個我的親身例子(蠢事)吧:

大二那年,學校遊泳隊去曼城比賽,我好激動地參加了。

開肩、熱身、調整彈板......

然而,在跳下水的一瞬間,我的泳鏡給沖歪了。大概是這樣的狀態叭:

我掙紮地遊了兩下,發現根本啥都看不見,這麽沖下去我得穿墻而過了。

於是我 很騷氣地、在泳池正中間停了下來 ,浪費了寶貴的一秒鐘調整好眼鏡,然後再繼續遊,驚呆了全場。(有視訊為證,太丟人了就不放了)

而同樣一個問題,你看人家菲爾普斯是怎麽解決的:

在 08 年北京奧運會的男子 200 米蝶式決賽上,菲爾普斯的眼鏡嚴重漏水,啥也看不清,連地上的黑線也看不見。
但他透過平時訓練,知道自己最後 100 米的劃臂數,所以他靠著數數,閉著眼睛遊完、奪冠 [1]

菲爺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平時的訓練已經把一個可能出現(而且真的出現了)的問題解決了,所以當它發生的時候,他的狀態是 主動迎戰,而不是被動應戰。

這種主動的思維,也在某種程度上,讓他掌控事情的進展。

可能這就是為什麽,人家是飛魚,而我是鹹魚吧。

像我導師和菲爾普斯的這種「 主動迎戰思維 」,社會心理學家 Emily Balcetis 證實過,在日常生活上也很有用處。

在她的 TED 演講和 2020 年新出的書裏,都提到了下面這個實驗:

科學家為 110 個實驗物件設定了一天 4 次的手機提醒。
每次提醒,該物件必須寫下一件要做的小目標:可以是想讀多少頁書、要交的某個作業、或者健身半小時。
其中有一半次數,實驗物件必須想象可能會出現的困難(比如懶、別的事、忘記了),並提前想好解決辦法。

研究結果顯示:「 預演困難 」讓實驗物件的 目標完成度顯著提高 [2]

平時可以這麽用:

在做每日計劃的時候,可以同時預見一下,可能會阻礙你做事的情況(如:懶,饞,拖延),並設想解決方法

花不了幾分鐘,而且它不僅會讓你 臨危不亂地面對問題,還能讓你曲線達成原始目標。

比如但不限於:閉著眼拿蝶式冠軍。

2、廣:開啟思維廣度

我曾經很相信,術業有專攻,所以讀書都讀專業的書籍,思考也只選音樂的課題。

慢慢地我發現, 大牛們從不局限在自己的領域裏 ;我導師甚至會去別的系聽報告。

我也曾問過一個研究攝影史的學霸師兄,為什麽老對別的學科那麽感興趣?

他說: 這個世界太龐大,沈浸在自己思維的小框架裏面,根本不足以讓你理解它的復雜。

廢話不說,來推做法 :想要提高 思維的廣度 ,首先要 了解自己的段位。

送你一張思維段位表:

第5段 ,在學術上是一個很占地方的詞—— Trans-Disciplinary Thinking (跨領域思維)。但是也許轉譯成「 超越領域型思維 」更貼切,簡稱 超越思維, 哈哈。

來實操一次叭:

[第1、2段] 我高中復習有兩種方式:短期+長期。

[第3段] 短期沖刺方式:用於考前突擊,有效期短。
長期馬拉松方式:用於理解重要結構型知識,見效期長。

[第4段] 健身以後,我發現減脂也可用這兩種思維:
短期刷脂:不吃飯不喝水,一天掉過5斤,但反彈迅速;
長期維持:每天少吃一點點,偶爾能吃欺騙餐,不難堅持,但見效慢。

[第5段] 後來的後來,我發現生活中有各種事情,都可以用這兩種思維比較執行:
煲劇(三天煲完 vs 一個月慢慢看)
追女仔(狂追猛打 vs 每天為對方做一點小事)
吃零食(一次吃完一大袋 vs 每周定時吃一小袋)
... ...

對於這兩種方式的思考,就上升到 對於框架的思考

短期和長期的平衡如何把握?
兩者帶來的感覺有什麽不同?
這兩種方法怎樣配合,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對於很多事情的思考,都可以按照這個順序練級, 單個情況 →其他情況 →總體框架

然後,你會有敞開腦殼的感受: 不同領域的思維和知識,你都能串聯、並聯、free style

3、深:加強思維深度

最後一個思維大招,是我導師的拿手好戲。

我們每次開報告會的時候,導師總是三兩句話,就把問題拉到更高的境界。

我們在思考問題,導師在思考思路本身。

後來知乎的高贊回答告訴我, 這種思考思維的能力,在教育心理學中叫「元認知」,是提高思維深度的高招。

沒有「元認知」的我們,是這樣思考的:

問題→ 思維→ 思路→ 解決方式

也就是說, 你的解決方式,是你習慣的思維決定的

但是厲害的人,怎麽會讓自己被思維框死呢?!

他們會跳出某個思維,居高臨下地審視「思維」本身,成為思維的主人。

這就是「元認知」思維方式:對於思考的思考,對於認知的認知。

培養元認知的方法有很多。我翻了半天書,發現元認知不僅包括 1. 思考+認知 ,還包括 2. 管理+控制 [3]

思維與行動的結合,才是最高效的元認知培養模式。

用靈魂圖展示一下:

我來實操一次好了。

比如說,我在讀一本書,沒讀懂。

首先, 認知圈圈

自我認知:我在這個領域的知識儲備如何?
任務認知:我為啥要讀這本書?
策略認知:我閱讀的方式是什麽?掃讀再精讀?先看完結論、再順序閱讀?

然後進入 實操圈圈

計劃:根據認知,做出閱讀計劃。
監督:實操以後,發現看不懂。
評估:是讀書方法出了問題,還是別的方面?調節計劃。

實操起來,其實沒有這麽死板;熟練以後,甚至可以跳過一些步驟。

重點是: 像靈魂出竅一樣,俯視自己的思維吧

老規矩,思維導圖總結。這次為了呼應我的男神「飛魚」菲爾普斯,特意用了魚形,嘻嘻:

這三條思維,是我不斷思索、找資料、花了三個晚上,才轉化成文字的。

可別收藏了、贊完就算啦!

提升自己、變厲害,需要的是不斷的思考,一勞永逸的方法不存在喲。

我就是那個,搞搞學術、英文挺溜的蝶式專家。歡迎關註,不教遊泳。

參考

  1. ^ 體壇周報報導的「瞎遊奪冠」:http://2008.sina.com.cn/zq/aq/2008-08-14/1029203092.shtml
  2. ^ 只對於有點挑戰性的事情,不是系鞋帶啊,泡茶之類沒有技術含量的。實驗報告見: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839e/1eb11571091f19ebd925749207239a6ffc9f.pdf
  3. ^ G. Schraw, Promoting General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Instructional Science 26, 1998, 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