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2020-09-09知識

這類的問題真的沒有意義,無非是迎合某種刻板印象(比如學心理學的大多自己存在問題)。

學心理學的人首先是「人」,對吧?

這裏的心理問題我先定義為「精神疾病」。

先說我個人的想法:只要是人,那麽就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而且患上精神疾病的機率還很高。這是根據流行病學數據而做出的結論。

不論是精神健康還是生理健康,任何人都會生病,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何為「學心理學的人」呢?是心理學專業、選修心理學、或是業余學習心理學的呢?心理學除了臨床心理學外,還有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工業組織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到底算哪一方面的心理學呢?

下面擺證據。

精神疾病有好多種,我這裏只說抑郁癥(depressive disorders)和廣義上的焦慮癥(anxiety disorders)。抑郁癥和焦慮癥是平常比較容易出現的精神疾病,如果再算上其他的精神疾病,下面的機率還會更高。

有一個概念叫作「終生患病率」(lifetime prevalence rate),也就是說在某人的一生中,患上某種疾病的機率大概是多少。

抑郁癥的「終生患病率」:

  •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精神健康調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數據顯示 [1] ,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終生患病率大概在6.5%(中國)到21.0%(法國)之間,大多數國家的數位徘徊在10%-20%之間。其中高收入國家的終生發病率相對較高,同時女性的終生發病率一般是男性的兩倍。以上數位基於DSM-IV和世界衛生組織的CIDI診斷標準,具體數據可以見下圖:
  • 如果我們來看一組更新的數據,美國在2012-2013年間進行了全國性的精神健康調查(數據分析在2016-2017年進行) [2] ,診斷標準基於最新的DSM-5,調查涉及了36309位成年人。數據顯示,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在美國成年人中的終生患病率是20.6%,和上面的數據相對一致。
  • 我們再來看一下國內的數據,這是一篇系統性的回顧文獻 [3] ,數據來自於2001-2010年間全國範圍內進行的精神健康調查。作者的結論是,根據過往的文獻,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在國內成年人中的終生患病率是3.3%,這個數位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有一定出入,我個人覺得可能是診斷工具上的差異所導致的。更具體的數據可以參考下圖:
  • 焦慮癥的「終生患病率」:

  • 我們先來看一篇總結性的文獻回顧 [4] ,其中囊括了美國三個全國性的精神健康調查和一個歐洲範圍內的精神健康調查,樣本數分別是:8098、9282、24371、21425,算是相當大規模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焦慮癥加起來的話,焦慮癥在成年人中的終生患病率大概是:14.5-33.7%,詳細數據可以參考下圖:
  • 另一篇文章包括了成年人以及13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數據同樣用的是上述的美國全國性的精神健康調查 [5] 。結果是這樣的,在美國13歲以上人群中,終生患病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16.6%,特殊恐懼癥(Specific Phobia)15.6%,和社交恐懼癥(Social Phobia)10.7%。具體數據見下圖:
  • 再來看一下國內的數據,這篇是基於國內2000-2015年文獻數據的元分析(meta-analysis) [6] ,一共檢視了21個研究計畫的數據。作者的結論是,廣義上的焦慮癥(也就是把所有焦慮癥累加起來)在國內的終生患病率大概是4.1%,其中在國內最常見的焦慮癥包括特殊恐懼癥(Specific Phobia)和廣泛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具體的資訊可以見下圖,很有趣的是作者提供了一個根據省份而劃分的地圖,越紅的省份則焦慮癥的發病率越高:
  • 結論:

    1. 如果我們把抑郁癥和廣義上的焦慮癥疊加起來的話,前者的終生患病率大約在10-20%,而後者的終生患病率大約在15-30%,所以做個保守的估計,某人在其一生中患上抑郁癥或焦慮癥的機率大約在25-50%(當然這樣的估算不是準確的,因為抑郁癥和焦慮癥存在共病情況)。
    2. 也就是說某人一生中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的機率可能高達50%,人群中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可能在其一生中患上抑郁癥或焦慮癥。
    3. 最好的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是將「學心理學的人」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大眾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進行比較,看有沒有存在顯著差異。
    4. 我個人看法是:「學心理學的人」隸屬於「人」,而且「學心理學的人」定義太寬泛(樣本可能很多樣化,數量也可能很大),「學心理學的人」患上抑郁癥或焦慮癥的機率雖然不清楚,但是和上述25-50%的區間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
    5. 這裏的數位還沒有包括其他常見的精神疾病,所以機率應該更大才是。

    不如把這個問題改一改,應該改為」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參考

    1. ^ The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across culture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100461/
    2. ^ Epidemiology of Adult DSM-5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Its Specifi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fullarticle/2671413
    3. ^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Mainland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65356
    4. ^ Epidemiology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the 21st centur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10617/
    5. ^ Twelve‐month and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lifetime morbid risk of anxiety and mood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05415/
    6. ^ Meta-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9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