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著名的經濟學故事(我記得最早應該來自於【魔鬼經濟學】):
在以色列海法有一家幼稚園,幼稚園每晚放學的時候,常常有家長不按時來接孩子。為了給幼稚園老師減少這種額外負擔,幼稚園決定,對不按時接孩子的家長予以罰款。結果,這一措施施行之後,反而有更多的家長選擇繳納罰款而不準時接孩子,甚至在幼稚園發現該措施收效甚微而停止之後,不按時接孩子的情況也並沒有改善到措施實行之前的程度。
這個故事有一個寓意,叫作「不要用金錢動機代替道德動機」。
我相信,清華北大的學生,絕對沒有題主想像的那麽「不愛國」,即使他們留學之後短期內沒有回國,也不代表未來不會回國;即使一直沒有回國,也不代表他們就沒有為祖國做貢獻。在我看來,大多數清北的學生是會有「包袱」的,這種包袱有時候是壞事(比如老生常談的心理問題),但在這方面卻是好事:能夠在一國的最高學府就讀,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這種榮耀和責任就是一種「道德動機」,當祖國真切地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必定會響應這種需要。
題主所說的,恰恰就是用「金錢動機」代替「道德動機」,如果你不報國,那你就把錢還回來。這讓我想到我申請博士時畢業論文導師給我的建議,他說:如果你同時拿到了一般經濟系有獎學金的offer和頂尖經濟系沒有獎學金的offer,除非家裏非常困難,那絕對要選擇後者,因為這點獎學金的差價在畢業之後工作幾年就能掙回來。如果留學真的是一條能夠讓你獲得更好發展的道路,那當然是寧可賠錢也要選擇這條路,甚或在賠掉這些錢之後,更覺得與學校「兩不虧欠」,那種報國的責任感也隨之消減了。(此處張磊的例子有誤,是我記錯了,特此致歉。我印象中受到國內大學刁難而被耶魯善待的例子,其實來自於旅美學者薛湧在張磊捐款事件後寫的自述,原文參見:薛湧:張磊為什麽把錢給了耶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