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傳統 PC 廠商,入局這一市場的手機廠商也多了起來,在華為、榮耀、小米之後,realme 在 6 月中旬公布了即將釋出膝上型電腦 realme Book 和平板電腦 realme Pad 的訊息。
如果倒回到三四年前,這一現象多多少少稱得上是魔幻,早年間個人電腦市場一直在萎縮,也沒出現多麽亮眼的產品,甚至一度被稱作「夕陽產業」。
時局之下,個人電腦市場持續增長
個人電腦市場從持續萎縮到大幅增長,是時局環境所造就的,而手機廠商們紛紛入局,不僅僅為了逐利,更是因為手機產品之間的競爭早已經不限於手機本身了。
而個人電腦市場那不那麽高的門檻為手機廠商們快速入局提供了基礎,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 10 余年,廠商們對於供應鏈的把控力已經足夠成熟,自然能夠快速研發推出產品。
以平板電腦為例,自這一品類出現就被人們稱作「大號智慧型手機」,雖然如今它和手機之間已經建立不小的差異性,但這一稱號仍然能夠說明手機和平板元器件的相似性。
螢幕、Soc 乃至系統的相似性都足夠高,各家的區別更多還是在 UI 和系統軟體端,畢竟 Google 對於平板端並不重視,相關軟體生態都不夠豐富。
個人電腦市場就更不用說了,作為手機電腦三件套中發展歷史最久遠的它早已經走到了成熟期,市場供應鏈十分成熟,再加上微軟和英特爾的推動,產品元器件通用性也早已經被驗證。
市場上已經有了緯創、仁寶等 ODM 廠商,它們不僅僅為聯想等廠商代工,甚至可以按照客戶需求給出相應的設計方案並完成制造,市場準入門檻並沒有那麽高。
而之所以近兩年來更多手機廠商入局個人電腦市場,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市場受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和線上學習需求增長,促進個人電腦出貨量暴漲。
根據 Canalys 釋出的報告,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連續四個季度增長,2021 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 53.1%,其中膝上型電腦出貨量增長 62%,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長 51.8%。
目前全球範圍內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對於個人電腦的需求仍然會繼續增長,而更重要的疫情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們的習慣,在家辦公乃至混合辦公已經被越來越多公司所嘗試,這會讓對電腦的需求持續更長時間。
謀求發展,手機廠商未來的困境
說完了利益,我們來聊聊手機廠商自身發展的困境,比起電腦市場的快速增長,手機市場則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平淡。
曾經被視作激發人們換機的重要技術 5G 網路,並沒能帶來突破性的體驗改變,5G 手機價格逐漸走低,但人們的換機需求增長並沒能持續太久,甚至還出現了下降。
根據中國信通院釋出的數據報告,2021 年 5 月國內手機出貨量 2296.8 萬部,同比下降 32.0%。
硬體銷售仍然是手機廠商們獲取利潤的重要方式之一,手機市場進入成熟期、使用者換機意向低、手機使用周期不可避免的增長,這都是它們要面對的。
利潤增長有限,手機廠商轉而進入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看起來也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推出個人電腦同樣能增強手機的產品力,形成生態壁壘。
造電腦,他們具備天然優勢
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無論小米還是華為,制造個人電腦的思路和傳統電腦廠商有一些區別,手機廠商往往更重視手機與個人電腦的聯動。
華為的多屏協同、小米的 MIUI+ 已經成為了產品的重要功能之一,不僅在互動層面實作了電腦操控手機,圖片、檔等資訊傳輸速度和便捷程度也有了大振幅的增長。
這樣一來,手機和電腦形成了新的功能,兩者都可以享受到額外的競爭力,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同品牌的電腦等產品又多了一個理由,這也是手機廠商對比傳統個人電腦廠商的優勢之一。
而且在「賣電腦」這件事上手機廠商也具備不小的優勢,作為現代人最親密的裝置,手機廠商的關註度無疑是極高的,一舉一動都被媒體、使用者所關註著。
再加上小米等廠商力推的粉絲營運方式,讓不少使用者成為了「共創者」,不僅關註產品,甚至還會作為自來水主動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家人,當遇到產品使用問題時也會更積極的反饋。
這無疑為產品宣傳和銷售剩下了不少費用。
另一方面,廠商自建的零售渠道覆蓋面也足夠廣,OPPO 、vivo 等擁有數十萬線下銷售點,能更好更快地接觸到全國的消費者,小米也在積極推動小米之家進駐更多的城市。
對於小米之家這種銷售品類復雜的門店而言,電腦同樣也增加了門店內的產品豐富度,同樣面積的門店銷售多種多樣的產品,充分消化人們的購物需求,提升單位面積的銷售數額。
疫情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是手機廠商們入局個人電腦市場的機遇,再加上自身手機業務發展逐漸平緩,打造全域產品、豐富產品生態,形成協同競爭力也就成了手機廠商們的努力方向。
在此條件下,未來造電腦的廠商或許會越來越多。
新入局者也在推動「新」電腦研發
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首先是手機廠商們作為新入局者,給平緩的個人電腦市場帶來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波瀾,就產品層面而言,出現了越來越多有趣的電腦。
此前在微軟和英特爾的推動下,Windows 電腦的通用性大大提升,相當多的廠商都可以制造相應的產品,但隨著電腦市場走過數十年,電腦產品的新意越來越少,現在來看頗具辨識度的平板電腦二合一產品 Surface Pro 還是由微軟制造的。
而手機廠商造電腦則沒有完全遵循以往的發展規則,雖然核心作業系統還是 Windows,核心 Soc 還是英特爾芯片,但正如上文所述一樣手機廠商在軟體層面做出了突破,手機和電腦的聯動成為了新趨勢。
此外,手機廠商入局也作為新競爭給了傳統電腦廠商壓力,最終這份壓力將會轉化成逐漸提升的產品素質,就螢幕而言,前幾年 5000 價位段電腦螢幕色域覆蓋僅僅是最低檔的 45% NTSC,小米是較早在這個價位段推出 72% NTSC 色域覆蓋的筆記本的。
今年推出的小米筆記本 Pro 則進一步提升了螢幕素質,用上了一塊分別率為 3456× 2160 分辨率的 15.6 英寸 OLED 螢幕,進一步將色域覆蓋推到了更廣的 DCI-P3,雖然 Windows 系統的色彩管理做得並不算好,但出色的硬體還是能為體驗加分。
如今 6000 元價位段,不少電腦也用上了 2K 分辨率、100% sRGB 色域覆蓋的高素質螢幕,螢幕素質的提升一方面是行業發展趨勢,一方面也是小米等廠商帶來的競爭壓力。
對於消費者而言,充分競爭不僅能帶來更多選擇,還能有效加速產品素質的提升。
當然了,消費者的購買和持續的換機需求才能促使廠商們不斷改進產品,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穩定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