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的很對,伊隆馬斯克的確只是個商人,而且準確的說他最初並不是航天從業人員,也沒有真正掌握一些航天技術,就像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一樣,創業前他們是真正的「外行」。他們創辦航天企業真的只是個人興趣,因為他們有太多創業機會了,也基本都會成功。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這些「外行」都能弄出這麽厲害的成就?
1.政府政策的支持
這是最最核心的因素,沒有之一,把一個涉及國防軍工的核心產業如此大尺度開放給民營企業,離不開常年連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大尺度落到實處的政策支持。
其實早在1980年代,美國就開始轉型一直以來以政府和軍隊主導的航天發展策略,在1982年開始將航天分為軍用航天和商業航天。1984年透過了對後來影響深遠的【空間商業發射法案】,放開火箭發射業務給商業公司。隨後,1990年【發射服務購買法案】、1994年【商業遙感法案】、1998年【商業空間法】。
但這些並沒有創造真正的商業航天,因為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原因:光打雷不下雨。政策說得比花還漂亮,一點實際的事情都沒有,商人們都不傻。
真正出現轉機是21世紀之後的事情,連續三屆政府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航天。
小布希政府對處於壟斷地位的NASA、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格、洛克達因等公司開刀,頒布了【國家航天運輸政策】、【美國國家航天政策】,其中最重要目的就是要求NASA轉變發展核心到科學研究和深空探測領域,逐步讓出近地空間。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變,目前美國最核心的一批商業航天企業,都是這個時候創業的。
歐巴馬政府期間,則更加直接,【關於促進私營航天競爭力、推進創業的法案】和【商業航天發射競爭法案】直接逼迫NASA開始讓出最賺錢的近地空間業務,放開相關科研給私營航天公司並支持它們的發展。相應的,大量的技術也允許轉移,人才也鼓勵流動。最典型的就是國際太空站兩大合約,一個是2008年的商業貨運服務(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s),另一個是2010年的商業載人計畫(Commercial Crew Program),加一起超過百億美元的巨額合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要求:只能商業(Commercial)。也正是這兩個計畫,給了SpaceX巨大的資金支持,也成為它發展的最核心力量。對於SpaceX而言,CRS支持了獵鷹9火箭和貨運飛船(20次發射任務);CCR則支持了載人飛船。期間,軍方也資助了火箭發動機研究。SpaceX的盈利,也夠支持自身的獵鷹重型、ITR等研究。事實上,其他幾個著名企業,也都主要靠這兩波成長的。
川普政府期間,這一切還在加速。一方面,給NASA的經費達到冷戰結束後最高點。另一方面,國家航天委員會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立,副總統彭斯掛帥。它在歷史上僅成立兩次,一次是冷戰起步時成立,主要目標是全盤組建NASA,完成後解散;另一次是星際大戰時期,一系列黑科技級計畫,把太空競賽推向最高點,完成後解散;而這次它的主要目的很清晰:在政策、經濟、技術上全面扶植商業航天發展。
所以,當我們看到幾個著名的頭部企業後,也必須意識到,現在的美國商業航天是一股洪流,因為企業實在太多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在湧向這個方向,我們只是看到了幾個浪頭上的弄潮兒。但這個趨勢的根本在於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貨真價實,能看到效益的政策,而不是80年代的「口惠而實不至」。
2. 人才儲備
航天是個重資產的行業,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也能回答幾個經常有人問我的問題:為什麽獵鷹9火箭、獵鷹重型、龍飛船、龍2飛船都這麽便宜好用了,NASA還用ULA(聯合發射同盟,洛馬和波音成立的)又貴又黑的戴爾塔和擎天神、極度昂貴(貴10倍以上)的SLS(洛馬和波音)、又貴又弱的天鵝座飛船(諾格)、又貴又不靠譜的獵戶座(洛馬)和星際飛船(波音)?
這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養人。
NASA明知道這些錢是被宰的,但沒辦法,SpaceX東西確實便宜好用,但SpaceX不會也沒有能力給NASA造國際太空站(洛馬、波音)、哈伯太空望遠鏡(洛馬)、好奇號火星車(洛馬、波音)、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洛馬)、冥王號小行星探測器(洛馬)等。更別說事關國防安全的鎖眼(洛馬)、SIGINT(諾格)、TDRSS(諾格、波音)、GPS(洛馬、波音)、AEHF(洛馬、諾格)、SBIRS(諾格,洛馬)這些超級黑科技衛星。
而這些技術背後的科研人員,都是世界最頂級的,培養的價格非常高。為了使他們始終保持在最高水平,不僅需要誇張的薪水,更需要不斷給他們計畫練手,保持「手感和狀態」。這就和奧運冠軍需要不斷參加國際大賽維持狀態同樣的道理。
並不是說薪資高就一定好,不少技術人員也真的沒那麽在乎這個,但幾乎沒有人能拒絕頂級的待遇+頂級的平台+近乎無限的頂級計畫,這是每個技術人員的理想,沒有人能拒絕星辰大海的誘惑。但換句話說,如果你提供了這些,基本就一定能聚攏世界最優秀的各行業人才。
人才代表著技術,技術代表著企業和產業鏈,這些共同促成了先進的航空航天產業,進一步良性迴圈。
所以,在這一批人才儲備的背景下,流出來的一些人才到了SpaceX,就已經足夠支撐得起相關的技術發展了。比如,真正讓伊隆馬斯克下決心建立SpaceX的原因,是2002年湯姆·穆勒(Tom Mueller)願意加入。
SpaceX推進系統技術總監Tom Mueller 自:SpaceX
湯姆曾在大名鼎鼎的TRW Automotive (Thompson Ramo Wooldridge)公司工作15年,主持了TR-106發動機的研發。TR-106是個超大推力的液氧液氫發動機,海平面推力接近30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同類發動機之一。對他而言研發一個燒液氧煤油燃料(比液氧液氫燃料難度低很多)、海平面推力在34-93噸的發動機(獵鷹九號和重型火箭的Merlin 1A到1D+發動機)而言,豈不是非常現實?後續進一步做猛禽系列發動機,也很現實。而發動機是SpaceX所有技術的基礎。
那麽,2002年是什麽背景呢?那一年,TRW要被軍工巨頭諾格並購,湯姆顯然是覺得進入諾格之後自己前景有限,馬斯克丟擲橄欖枝,拉出來創業的。如果洛克達因裏有人願意出來跟著馬斯克創業,估計他會更開心,美國絕大部份的自研火箭發動機,都是洛克達因做出來的,例如土星五號超節火箭和太空梭的發動機。但洛克達因的待遇平台計畫都太好了,這些核心人才很難挖走。
所以是高水平人才很多,SpaceX撿到了溢位來的寶貝。由於政策的放開,NASA和軍方等也直接允許了技術方面的轉移,比如SpaceX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就有NASA全程指導和技術轉移;下一代的猛禽發動機,也有美國空軍參與研發。
技術儲備,就更不用說了,最頂級的人才就足以說明了最頂級的技術儲備。舉個例子,1967年首飛的土星五號火箭,直到今天還是世界第一,且幾十年內依然很難看到有火箭能超越它,目前世界各國在研的重型火箭也僅是達到它的水平而已。其他很多先進航天科技,更是如此。
3.情懷
這點我本來想用錢/資金來形容,但後來覺得還是用情懷好一些。因為有錢人太多了,遠不止在美國。航天對於頂級富人而言並不算很多錢,馬斯克也僅僅是1億美元創業的。但問題在於,顯然並不是每個有錢人都願意搞航天,道理也很簡單:我對火箭沒有興趣。
美國出現這麽多商業航天公司的一個很重的原因還在於,有很多有錢人對火箭很感興趣,這就是情懷。而這些情懷,很大程度上來自從小耳濡目染的航天科普和教育。就以馬斯克為例好了,
這是我參加知乎活動時做演講用過的PPT,介紹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唯一公開場合哭的一次。當時,SpaceX剛拿到對它發展至關重要的NASA貨運合約訂單,結果阿姆斯壯(登月第一人)和塞爾南(登月最後一人)直接在新聞釋出會上怒懟NASA,質疑為什麽給這麽不靠譜的企業,搞得馬斯克談及此事淚流滿面,也說出了這些話。足以說明這些明星太空人對他的巨大影響力。
而離了婚依然是世界首富的貝佐斯,就更明顯,他每年自費超過10億美元投入到藍色起源裏。火箭的名字是什麽?是新謝帕德(第一個進入太空美國人)、新葛倫(第一個環繞地球美國人)、新阿姆斯壯(第一個登月人類),足以可見這些人是啟發他幹航天的人。
維珍銀河老板是做混業經營的、畢格羅老板是開連鎖酒店的、內華達山脈的小型太空梭名字叫做「Dream Chaser」。就連曾經說過「谷歌最大的人才競爭對手,不是微軟、蘋果、亞馬遜、臉書,而是NASA!」的谷歌創始人賴瑞佩吉,也投入巨資資助了很多航天計畫,包括谷歌給SpaceX投入了10億美元。
但有一點需要強調:目前這一批核心商業航天創始人,實際上年齡都在50歲左右,甚至更年輕,他們其實並沒有見過謝帕德、葛倫、阿姆斯壯這些太空人風光的時候(上世紀50-60年代),因為他們當時可能還沒有出生。那麽,為什麽NASA和這些早期太空人這麽出名,且對他們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深入身心的科普和教育啊。情懷,是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
所以,做好商業航天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實力強如美國,都需要30多年連續且升級政策的推動,需要巨大的人才儲備再溢位,需要有錢企業家不計成本的情懷資金投入。最終,在政策+人才+資金的結合下,又經過了十幾年發展,才逐漸冒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商業航天企業,領先歐洲、中國、俄羅斯、日本等航天勢力都一大截。
這幾股勢力,也在往這個路上走著,不過都還任重而道遠。
給大家推薦我寫的火星相關科普【下一站火星】(註意看封面,別買錯了另一本類似名稱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