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華為Metaverse三板斧:硬體、引擎、遊戲

2021-05-14知識

長板硬體,短板軟體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近期VR市場尤是如此。

5月12日,HTC舉辦「破曉啟程」2021 HTC VIVE虛擬生態大會,正式釋出全新VR一體機VIVE Focus和新一代PC VR VIVE Pro 2。

在此之前(5月10日),國內知名VR品牌Pico先一步,推出了Pico Neo3系列VR新品一體機。

兩場釋出會前後只相差兩天,可謂競爭愈發激烈。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

從日程上來看,NOLO將於5月24日舉辦NOLO Sonic VR一體機新品釋出會,愛奇藝VR一體機奇遇3也將於6月釋出。

創業公司在角鬥,大廠也不甘寂寞。就在5月初,華為便公開用於「控制VR遊戲或虛擬靜靜,進行雙向互動」的遊戲控制器專利。這也是繼公開「捕捉並共享頭戴式顯視器內容」專利後,華為在VR技術領域又一次突破。

更早前,華為也推出過VR Glass智慧眼鏡,舉辦了VR音樂體驗活動等。

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華為搶跑5G後,試圖透過各種VR硬體/軟體,搶占更多VR市場份額。

VR重獲資本寵信

自進入2021年以來,VR行業迎來復蘇。

像Facebook、索尼、蘋果在內一眾國際知名廠商紛紛加碼VR產業。

Facebook旗下Oculus Quest2 VR累計銷量更是突破550萬。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行業拓展消費產品市場的信心。

海外市場有Facebook這類互聯網大咖,以「不差錢」姿態在VR領域拓土深耕。相較之下,在過去幾年裏,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科技巨頭在VR領域一直未有大動作。


據競核了解,如今國內龍頭企業也已深入布局VR產業,國內一些VR廠商也頻頻進行融資。

步入2021年以來,國內VR/AR產業融資訊息密集轟炸:

2021年1月:愛奇藝VR宣布已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Nibiru完成億元級C1輪融資;Camsense 歡創科技宣布完成 8000萬元B輪融資;理湃光晶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021年2月:INMO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瓏璟光電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級B4輪融資;NOLO VR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21年3月:Pico宣布完成2.4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春江水暖鴨先知。針對VR行業的變化,資本嗅覺永遠是敏銳的。其中愛奇藝VR、Nibiru、NOLO、Pico等新一輪融資都在億元級別。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VR行業的投資人主要分為兩類。

一部份曾經被VR「傷害」過,他們對VR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幾年前,覺得它不行;另一部份還是比較看好VR行業,覺得VR將進入第二波爬坡時間點,進入良性健康發展。

稍作觀察,我們會發現大額融資VR公司都有著明顯特征,即多為業內硬體或底層標桿企業。

種種跡象表明,大洋彼岸的VR熱潮正席卷國內。

值得提出的是,前文我們提到,無論是Pico Neo3系列,還是HTC VIVE Focus搭載芯片均為高通驍龍XR2芯片。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智慧型手機產業鏈 。拋開芯片,任何一個生產環節,中國效率都是世界第一。換句話說,在VR核心領域這塊,我們還有待突破。

在此階段,華為釋出VR相關專利、開展VR相關體驗活動,似乎在向市場釋放「華為要進軍VR遊戲硬體市場」的訊號。

不過正如Pico CEO周宏偉所講,國內VR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硬體層面,也包括內容生態。

那華為又有哪些軟硬實力來支撐其VR產業發展呢?

野心家悄悄布局

其實,華為進入VR市場不是什麽新鮮事。

早在2016年,華為就趕上了VR熱潮,並於當年推出首款VR眼鏡。需要指出的是,以當時VR在資本市場的火爆程度,可以說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而且,當時華為VR眼鏡也未能達到真正的VR體驗,更多是手機產品附帶的噱頭。

「AR和VR均是當前市場的熱點,屬於智慧終端範疇,華為不可能不做。不過,當前尚且不成熟 ,僅處於試水的階段。」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CEO的余承東就曾表示。


不過這並未阻擋華為加碼VR領域的腳步。

2019年9月,在Mate 30中國釋出會上,華為釋出了新一代VR眼鏡——HUAWEI VR Glass。

從VR產品叠代角度看,HUAWEI VR Glass將計算、通訊、顯示和互動相分離設計。但當時HUAWEI VR Glass采用3DoF控制,使用者可以透過搭配Nolo追蹤系統來實作6DoF控制互動。

直到次年10月,華為釋出了新的HUAWEI VR Glass 6DoF配件。

據集微網2020年報道,HUAWEI VR Glass截至2020年10月出貨不到30萬套,且部份零部件國內廠商無法生產,需要進口,生產成本過高且盈利不足,基本屬於賠錢賺吆喝的產品。甚至傳出HUAWEI VR Glass停產的訊息。

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AR/VR產品線總裁李騰躍回應稱,華為VR眼鏡停產純屬謠言,2021年還會推出新的6DOF VR GLASS套裝產品。


其實國內VR硬體產業發展一直面臨不小的挑戰。2020年,由於半導體行業研發落後,國內陷入「半導體困境」,而VR行業則受制於芯片。

目前市場上VR頭顯仍以高通芯片為主。2019年高通釋出XR2芯片之後,一些國內廠商也紛紛采用了高通芯片,包括Pico、HTC近期釋出的新一代VR一體機。

我們需要承認,國產芯片VR9在效能上的確略遜XR2一籌。如果不想被打壓,只能自主掌握核心技術。這也引起了華為的重視。

2020年5月,華為釋出自主研發的華為海思XR芯片,國產AR眼鏡Rokid Vision也成為搭載該芯片的第一款產品。


據報道,該XR芯片平台支持8K硬解碼能力,可以支持到單眼42.7PDD;該平台加入海思專有架構NPU,可以提供最高9TOPS的NPU算力。

除了在硬體層面發力外,華為也試圖利用底層技術帶動VR發展。

2021年4月8日,華為釋出面向5.5G上行超寬頻(UCBC)演進的「5G+8K」3D VR端到端解決方案,有效突破傳統3D VR空間視訊媒體生產的技術障礙,提升媒體常態化制作的生產效率。

此外,透過5G、雲端運算與AI技術與VR結合,華為在VR音視訊領域也不斷突破創新。

在去年華為HDC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宣布,華為入局VR音視訊生態平台,憑借的是華為在VR領域多年積累以及自有技術的加持和生態來施加影響力。

在AR方面,華為透過河圖(Cyberverse)技術釋出了華為AR地圖。它以華為自研的河圖技術為核心,結合AREngine華為增強現實引擎等技術,輕松把虛擬數位世界穩定、高精度地與真實世界融合。

此外,華為還透過與上遊廠商合作,以及為開發者提供CP分發和推廣服務,不斷拓展內容生態。

還想下場搞遊戲

在內容生態側,尤其是遊戲,華為正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談及華為遊戲,可能圈內人都被一組與遊戲研發相關招聘資訊震屏。

從招聘資訊可以得知,崗位都是以遊戲研發為核心,涵蓋遊戲制作人、遊戲主策劃、遊戲主程式、遊戲主美等,且薪資待遇基本上在月薪70K以上。


即便這個「自研遊戲團隊」仍處於早期籌建階段,但華為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自研遊戲。

其實華為布局遊戲生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華為親自下陣地自己動手幹,難免引起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2018年華為正式釋出自研鴻蒙OS系統,同時宣布「星耀計劃」全面推行,並表示每年將以10億資源來激勵開發者創新。

該計劃將為獲得資格的開發者發放多項激勵資源,包括線上推廣(流量扶持)、線下推廣(品牌展示)和雲基礎設施資源。

顯然是在為華為遊戲內容生態搭橋鋪路。

作為一家技術主導型企業,華為進軍遊戲行業的優勢之一即為技術。

此前,華為與網易、騰訊都分別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展開「雲遊戲」、虛擬現實等領域的合作,依靠華為在ICT領域的優勢,為遊戲廠商賦能。


今年年初華為花粉年會上,網易雷火工作室就介紹了首款鳳凰引擎商用遊戲【天諭】。

據悉,鳳凰引擎是華為公布的全新光線追蹤技術,可以讓手遊實作光線追蹤效果。包括跨平台圖形層(多API、多OS)、GPU TurboX加速層、渲染引擎(混合管線)、材質引擎、動畫引擎、物理引擎、粒子系統等。

有觀點認為,華為此舉或是在為自研GPU鋪路。

此外,早2020年華為就與騰訊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構建GameMatrix雲遊戲平台。合作內容包括移動雲遊戲解決方案、遊戲引擎聯合開發專項以及基於AI/VR/AR等前沿技術合作。

同年九月,迷你玩科技旗下【迷你世界】接入華為HMS Core AR Engine能力,將人體骨骼跟蹤套用到遊戲中的皮膚模型,從而實作星舞動功能。此外,雙方還在平面檢測、人體MasK等技術方面做了深度的溝通交流。

綜合來看,一方面,華為在硬體上不斷創新,追求「1+8+N」全場景數位化生態;另一方面,華為堅持生態開放,積極豐富HMS內容生態。

透過前沿科技VR+高品質遊戲這套組合,或授權以同時加深使用者對華為軟體、硬體生態的黏性。

華為消費者業務AR/VR產品線總裁李騰躍曾表示:「在未來數位化世界,VR/AR將結合5G、AI為產業帶來全面升級,視訊內容實作互動、服務及體驗升級,消費級的AR/VR終端裝置的舒適度也將大幅提升,滿足消費者長時間舒適佩戴的訴求,VR將真正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如今,華為不僅釋出XR專用芯片,遊戲控制器和VR頭顯相關專利,更是圍繞「1+8+N」戰略集結了5G、雲服務、AI/VR/AR等一系列前沿技術。

同時,也透過自研、扶持開發者、與遊戲廠商合作等多種形式,不斷豐富HMS內容生態。

借用當下時髦概念,華為做的不就是Metaverse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