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你的領域有哪些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科技含量滿滿的事物?

2021-05-17知識

在大家印象中,文物考古就是像土木工程隊一樣拿著鏟子、毛刷和鑷子臉朝黃土背朝天,動手動腳找東西。甚至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將考古和盜墓劃等號,作為從事該行業的沾邊人員也只能很無奈。

而且隨著各地衛視訊道鑒寶節目的日益火爆,文物的鑒定也成為了部份鑒定專家的過眼神功,甚至演變出了文物商人邀請五位專家在裝著金縷玉衣的玻璃櫃子外走了一趟看了看,便為文物估價24億元人民幣的鬧劇。

這些行為都是對於考古學的汙名化,現代考古學絕對不是翻翻材料而已,誕生於西方的現代考古學一直就是archae(古代)+ logy(科學),是對過去人類社會物質遺骸的科學研究。

1931年安陽洹上村,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與考古組同仁工余遊憩。

為了能夠辨識出文物背後的隱秘故事,解讀出遺址所蘊含的歷史細節, 現代考古學也經常就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就拿下全國考古排名第二的吉林大學來說,除了考古隊以外,研究中心還設田野考古教研室和人類學、考古DNA、動物考古、環境考古、石器分析、文物套用技術、考古多媒體影像處理等七個實驗室。

這裏面的每個實驗室都是科技感滿滿。

比如當考古學與物理學、化學結合方面,就有放射性測年法、考古磁力法、穩定同位素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等等。

所謂的 放射性測年法 是一種基於所有有機材料中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率的測年方法。在考古學中最廣泛使用的放射性測年技術就是 C-14 測年。任何源自先前活的有機體的物品都可以進行碳 14 測年。

它的原理是當一個有機體死亡時,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其一生中獲得的碳開始以穩定、可預測的速度衰變,釋放碳 14,這是一種半衰期為 5730 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透過測量生物體中殘留的碳14的數量,科學家可以估算出該生物死亡的時間。

除了放射性測年法外, 古地磁測年法 也是一種對過熱含鐵沈積物進行測年的最有效方法。古地磁測年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徘徊,不斷改變其位置以響應行星核心中液態鐵流動的變化。透過跟蹤和交叉測年過去磁場位置的變化,目前地球物理學家重建了一系列可追溯到 2000 多年前的磁極位置,這就是古地磁參考曲線。

古地磁年表

而陶器中的某些粘土具有天然的高鐵含量。當這些粘土被加熱到高溫時,其中的鐵元素會與地球磁場對齊。隨著粘土冷卻,鐵元素的排列固定,保留了過去特定時間的磁場記錄。在考古遺址中,先明們粘土中的鐵元素會隨著每一次足夠熱的火而重新排列,因此這是考古學家能夠確定的最後一次爐膛中的熱火。

穩定同位素分析法 則能使研究人員辨識人類骨骼和牙齒中某些食物的同位素標記,這可用於重建古代飲食和人口流動。當年美國為了重建美西南地區人口運動,考古學家們研究了鍶元素。由於植物和水含有不同相對數量的兩種不同的鍶同位素,這取決於當地的地質情況。鍶透過攝入食物和水被人體牙釉質和骨骼吸收。而牙釉質在兒童早期形成並且永遠不會被替換,因此它保留了個人早期生活地點鍶記錄。而骨頭則與牙釉質不一樣。在重塑過程中,舊骨細胞不斷被新骨細胞取代,每一代細胞都獲得了當時個體所在區域的鍶特征。因此,骨頭保存了一個人晚年生活的記錄。透過比較牙齒和骨骼的化學特征, 就能利用人體骨骼中不同碳同位素的比例來估計馴化玉米和野生植物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對古代飲食的相對貢獻。

中子活化分析 則是用於確定原材料來源,例如用於制造陶器的粘土來源。該過程包括用中子轟擊考古樣本以釋放具有獨特化學特征的放射性粒子。然後,考古學家們將陶器粘土的化學成分與已知原料來源的粘土的化學成分進行了比較。

極地高原冰芯

在與古氣候學的結合中 ,則有 冰芯法 ,考古學家們分析 冰芯 冰中的 內含物,如灰塵、灰燼和花粉以重建數千年來的氣候變遷。挖掘出來的冰芯有自己的地層,它能夠反映了過去的條件和事件。例如,冰中的一層灰燼可能是一次重大火山噴發的記錄,這反過來又可能引發了一段較低的溫度。而且冰中所含水的不同型別氧同位素比例也取決於溫度。使用穩定同位素分析,科學家們能夠將氧同位素比率的變化與大規模的變暖和變冷時期相關聯。

植物孢粉圖——賈湖遺址

在與植物學,昆蟲學,動物學和骨學的結合中 ,雖然考古遺址中的一些動植物遺骸足夠大,可以在日常挖掘中看到和收集,但許多微小的標本,例如花粉粒和植物和動物骨骼的小碎片只能在經過特殊處理的沈積物樣本中發現。使用化學分離工藝從沈積物中提取古代花粉孢子;水分離過程(稱為浮選)用於回收小型植物和動物遺骸。而 人類骨骼研究 則可以揭示古代人群中有關飲食、健康、疾病、損傷、遺傳特征、(個體的)性別、壽命和各種文化習俗的重要資訊。

探底雷達下的古羅馬地下城法萊裏·諾維

除此以外,隨著科技發展,現在的各種遙感技術,如 磁力測量、探地雷達和電阻率 ,使考古學家無需挖掘就能「看到」埋在地表以下的結構。擾亂自然沈積物的人類活動(例如:建造建築物)會導致沈積物發生變化,在所有活動痕跡從地表消失很久之後,這些變化仍可被檢測到。遙感(有時稱為地球物理調查)涉及測量地下磁場的不規則性或透過地面的電波或無線電波流動的變化,以辨識可能源於文化的埋藏幹擾。

左側的影像顯示了使用電阻率檢測到的大型地下異常。右側是典型的兩室坑房的輪廓。隨後對左側異常的測試證實了掩埋結構的存在。

可以說:作為交叉學科的現代考古學並不僅僅是一個局限在文獻、挖掘中的傳統學科,它應該是一個多學科研究領域,在收集、分析和解釋數據方面嚴重依賴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