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沒有能幫人類堆buff(正面功能)的細菌、病毒、寄生蟲?

2021-12-08知識

當然是有的,所以我一直不鼓勵過度的消毒殺菌。

一、細菌

現在我們都在說的益生菌就是對人體有益的,在幫人堆積buff。

可以認為腸道菌群的活化增加了「有益菌群」的相對數量,這些有益菌群對免疫功能、消化、代謝和腦-腸功能[1,2]都有正向效應:

  • 免疫包括各種免疫細胞、抗體,也包括皮膚和粘膜,後兩者是人體的天然屏障,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的屏障功能,增強腸道防禦力;還可以啟用人體細胞局部的特定基因來刺激和調節人體的免疫應答,可以增強人體免疫疾病的抵抗力;
  • 益生菌可以增強人體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比如提供消化酶改善乳糖不耐癥,幫助發酵菌生長,有助於吸收;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及腹脹。
  • 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群,恢復因抗生素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改善因抗生素或者感染導致的腹瀉;
  • 它們甚至調節胃腸道激素的釋放,透過雙向神經訊號調節大腦行為,可以改善人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可以說好心腸就有一個好心情。
  • 甚至與胃癌有關系的幽門螺桿菌,也能疊加有益buff。比如降低肥胖、兒童哮喘、炎癥性腸病和乳糜瀉的風險。[3]

    二、病毒

    病毒裏存在部份「雙面針」病毒,既有益,也有害。

    (1)噬菌體

    噬菌體顧名思義,吞噬細菌的病毒。吞噬掉一些病原菌,對人體就是有益的;但它確實有可能會打破人體內部的細菌平衡。[4]

    (2)皰疹病毒

    潛伏性(非癥狀性)皰疹病毒可以幫助人類自然殺傷細胞(一種特定型別的免疫細胞)辨識癌細胞和被其他病原性病毒感染的細胞。病毒用抗原(可以在體內引起免疫反應的外來物質)武裝自然殺傷細胞,從而使自然殺傷細胞能夠辨識腫瘤細胞。[4]

    也有研究發現,感染皰疹病毒的HIV患者存活時間更長。

    ——當然這裏不鼓勵大家去感染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發作時疼起來可要人命。

    (3)諾如病毒

    這個病毒目前沒有人類相關的證據。

    動物研究發現諾如病毒被證明在給予抗生素時能保護小鼠的腸道。被抗生素殺死的保護性腸道細菌使小鼠容易受到腸道感染。但是,在沒有好細菌的情況下,這些諾如病毒能夠保護其宿主。[4]

    未來也授權以有更多的病毒經過改造套用於人類治療領域。現在也已經有了,比如腺病毒做成載體。

    三、寄生蟲

    聲明,這裏不是說感染寄生蟲是好事。

    比如有理論認為接觸寄生蟲可能緩解過敏[5],但這個理論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肝吸蟲分泌的蛋白質可以加速傷口愈合,促進血管生成,也是這種無序的生長導致的癌癥[6]。

    歐洲正在進行用美洲鉤蟲感染之類多發性硬化的臨床試驗[7]。

    這就是事情的雙面性。

    參考資料:

    [1] George Kerry R, Patra JK, Gouda S, et al. Benefaction of probiotics for human health: A review. J Food Drug Anal. 2018;26(3):927-939.

    [2] Kechagia M, Basoulis D, Konstantopoulou S,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probiotics: a review. ISRN Nutr. 2013;2013:481651.

    [3]Bravo D, Hoare A, Soto C, Valenzuela MA, Quest A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Mechanisms for local gastric and systemic effec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24(28):3071-3089.

    [4]有沒有對人類有益的病毒?

    [5] Got allergies? Blame parasites https://www. science.org/content/art icle/got-allergies-blame-parasites#.YbbyMN1DOYc.twitter

    [6]Smout MJ, Sotillo J, Laha T, et al. Carcinogenic Parasite Secretes Growth Factor That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and Potentially Promotes Neoplasia. PLoS Pathog. 2015;11(10):e1005209.

    [7]Worms For Immune Regul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