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話說前面。
個人不太建議指著鎮館之寶討論博物館,因為但凡大一些的博物館,都有許多寶物。
而普通愛好者判斷是否當家作品,又很看外界名頭,如此很容易錯過真正的寶物。
比如奧賽博物館很愛以梵高為賣點,但喜歡米勒、安格爾和雷諾亞的人就不覺得了。又比如,盧浮宮一直在宣傳【蒙娜麗莎】,但中亞文化愛好者一定覺得地下一層那些寶更偉大。我每次帶朋友去盧浮宮,他們都會爆發出「哎呀原來這幅在這裏」的驚喜之情。
要了解各家館的王牌,最好的法子是搜各家館的網站或APP,歐洲這方面開展得極好,資訊很方便。
以下大部份是自己拍的,不過其實這是個壞習慣。
雖然許多館現在不管拍照了,但大家去博物館,能不拍就不拍吧。各家博物館賣的畫冊質地普遍更好些,雖然買多了略微占地方;歐洲大館現在都有app,有上好品質的圖給你呢。
盧浮宮。
包羅永珍,神作如雲。基本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沒有的。會有許多理應出現在各自本國國家博物館的作品被他們弄來,比如林布蘭的【哲學家冥思】、烏切羅最有名的那幅戰爭畫、米開朗琪羅的某幾個雕塑,等等。
但主要是偏古典向,現代藝術比較少。比如繪畫,1850年之後的就很少了。
最有名的三大作,號稱是【蒙娜麗莎】(永遠擠滿人)、【勝利女神像】和【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