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台灣芯片代工業為什麽比大陸領先很多?

2018-01-15知識

利益相關:半導體工程師一枚。

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 台灣的芯片制造業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做了正確的事情。

芯片制造業和一般的制造業是完全不同的,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非常務實的技術積累。

參考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和歷史來看,一般需要較長的萌芽起步時期以及政府的扶持,才可以進入自發成長/盈利的階段。以台灣地區的芯片制造業發展歷史為例:

在1960年之後,台灣抓住了全球產業分工的機遇,吸引了一些外資來到台灣設廠,芯片制造業開始萌芽。

1973年,台灣當局政府開始尋求產業轉型升級。 工研院電子研究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立的。該所的建立,標誌著當局政府開始扶持半導體產業。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Intel、富士通和三喪等IDM(垂直整合制造商)雄霸半導體行業的市場,其燒錢模式越來越難被復制。

80年代後期,在當時的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後台積電董事長)的建議下,台灣並沒有盲目的抄襲和復制IDM模式,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以晶圓代工的方式切入芯片制造業。

(在進行了長達近二十年的扶持階段以後,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企業成為了世界級的芯片制造企業,其技術先行程度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Intel。)

而同時期的六七十年代,大陸處於你懂得的歷史時期,根本沒有精力來發展芯片制造業。

另一方面,這一時期,我們國家也沒有經濟實力來扶持芯片制造這一超級燒錢的行業。

直到2000年以後,國家有錢了,中國政府也充分意識到芯片制造業是事關國民經濟命脈、國家安全的先導性產業,才開始有政策上和資金上的扶持。

2014年,中國國務院釋出了【 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才標誌著真正開始大規模地以國家戰略層次、巨額投資和補助的方式扶持芯片制造業。

也就是說,我們在2000年才開始做台灣在80年代後期在做的事,技術落後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芯片行業,1-2年的制程落後就已經是非常大的技術鴻溝了,更遑論落後10多年。所以,你就會看到,現在台積電的7nm工藝都開始量產了,而大陸龍頭芯片制造企業SMIC連14nm還沒有量產。

當然,有的小夥伴可能會問: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也有足足18年了,為什麽還沒有趕上?

答案很簡單:一方面,人家美日韓台並不是原地踏步,也在很務實地進步,另一方面,作為先進技術的掌握者,美日韓台在透過商業手段、政治手段抑制中國芯片行業(或同芯片高度相關的行業)發展。

所以,你就會看到中興事件,看到MWZ被扣。

所以,你也會看到中國芯片制造企業被訴訟、被抵制。

難嗎?太難了。

就如同你本來先天條件就不如學霸,現在想透過後天努力學習超過學霸。但是學霸很有手段,不光把學習資料收起來了,還時不時地揍你一頓。你說你趕上他的難度有多大?

中國芯片制造業,受到的打擊,得到的辛酸,怕是中國所有行業中最不堪回首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