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沒有可能將來會以人民幣為貨幣單位代替美元的地位?

2020-03-31知識

寫在前面的聲明:鑒於本回答熱度升高,我在此特別指出,下文都是本人根據公開資訊和檔做出的主觀猜測,並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中國央行的頂層設計就是這樣。

====================

會,但很可能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其實中國早已設計好中國模式的人民幣國際化體系,只不過我們一直沒反應過來而已。

很多對人民幣國際化抱有疑慮的觀點都不可避免的會提到蒙代爾三角和泰瑞芬難題,前者是說貨幣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和央行政策獨立這三者最多只能滿足兩樣,後者是說當一個貨幣被國際化之後必然面臨兩個相互矛盾的目標:即維持貿易逆差和保證貿易順差。

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保證了美元的自由流動和央行貨幣政策獨立,但美元匯率就會大幅波動。如果人民幣未來取代了美元的地位,那麽就必然要保證人民幣自由流動,而這樣做就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獨立和人民幣匯率穩定兩者之間必須只能選擇一個,但無論放棄哪個都不是我們所願意的。

但其實這個問題早已被央行不動聲色的解決了,這個解決方案就是把人民幣劃分為在岸和離岸市場。這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全世界獨一份,我們一直沒有註意到,只有人民幣有在岸離岸這一說,日元英鎊歐元都不存在什麽在岸離岸。關於匯率,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的匯率居然是不同的,這幾乎是匪夷所思的,像美元就只有在黑市裏才會存在第二種匯率。

匯率都不一樣的貨幣,雖然名字都是人民幣,那還能算是同一種貨幣嗎?同樣都是美元兌換人民幣,換在岸人民幣就能多換點,換離岸人民幣就換的少。這種情況在以前的貨幣市場上是沒有先例的。

註:離岸在岸貨幣這個概念並不新鮮,因為存在匯兌損耗,將離岸在岸貨幣隔離開也不新鮮,美國的IBFs(國際銀行設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也把離岸在岸貨幣帳戶嚴格區分。但讓不讓在岸和離岸貨幣混用才是本質上的區分。IBFs本質是為了讓美元流通更自由,吸引更多的離岸美元回流而設立的。

之前大家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購買貨幣,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匯率是被做市商們交易出來的,賣出或買入貨幣的機構可能有很多,但交易價格只有一個。一旦交易價格敲定了,無論交易的是美國銀行的美元還是巴西銀行的美元,這個是沒有區別的。

但這事放到人民幣身上就變得復雜了,如果我想購買人民幣,我找中國國內的銀行機構購買人民幣,和找香港倫敦的貨幣市場購買人民幣,性質居然是不同的。因為購買不同的人民幣,我的目的是不同的,我購買在岸人民幣,意味著我這個人民幣將來是要花在中國國內的,我購買離岸人民幣,我將來的目的就是在國際市場上使用。我們什麽時候購買美元之前還需要想想將來這個美元是花在美國境內還是美國境外?

這個改動非常重要,透過這種離岸在岸的劃分,本質上就是建立了一座防火墻,名字聽起來都是人民幣,但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其實已經成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貨幣了。在岸人民幣只能在國內使用和交易,離岸人民幣則只能在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國際市場交易,如果在岸人民幣想出去或者離岸人民幣想進來,或者我想利用離岸在岸人民幣的利差來套利,不好意思,有貨幣管制,在岸人民幣要想在花在外面,你必須先變成離岸人民幣。雖然理論上離岸在岸人民幣是按照1:1兌換的,但根據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委釋出的【關於進一步最佳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離岸人民幣目前在經常計畫的真實貿易背景下,基本可以自由跨境。但在資本計畫下,在岸人民幣是不能自由跨境的。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

這裏要說一下,離岸人民幣可以自由出入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離岸人民幣目前在境外總共的存款余額也就一兩萬億,在岸人民幣存款余額兩百多萬億,離岸人民幣大量湧入國內根本不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沖擊,而離岸人民幣本來就是屬於境外的,匯出去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在這個問題上境外熱錢不是沒有產生過想法,之前中國央行和境外就交過手,熱錢打算用手裏的離岸人民幣對人民幣匯率造成沖擊,中國央行直接抽幹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熱錢根本就沒的玩。其實那次交手央行根本都未出全力,可以想象未來等離岸人民幣余額大了,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這一招就不好使了。到時候央行只需要出個檔,把離岸人民幣納入管制,禁止自由流入國內。熱錢一點辦法都沒有,匯率戰想打都打不起來。

至於在岸人民幣不能購買資產,將在岸人民幣幾個字替換成美元就能看出來,以往在美元周期中,美元就是靠擴張-收縮周期壓低各國資產價格,然後趁機大量購買各國優質資產的。目前禁止在岸人民幣購買資產是出於防禦資金外流考慮,但未來未嘗不能作為一個長期固定下來的規則,打破各國對中國如法炮製收割本國資產的擔憂。

與之配套的是,央行發行人民幣也同樣變成兩套系統,一套在國內以逆回購的形式發放在岸貨幣,一套在國際市場(主要是香港,還包括英國和新加坡)以央票的形式發行離岸貨幣。

這樣做的背後,是中國央行對國際貨幣的深刻理解,所謂國際貨幣只是一種由某種信用背書的貨幣符號而已,這個符號可以是美元,可以是人民幣,可以是辛巴威幣甚至IMF特別提款權。只要大多數人認可就行。

事實上,這個思路在中國央行是一脈相承的,周小川很早就在論文中提到過中國希望建立一個類似於特別提款權一樣的非主權的國際貨幣,就是大家誰都別坐皇位,推一個共主來坐。但是這一構想太過理想化,所以現階段中國只能先去坐這個位置,但又不是真的去坐,而是捏一個替身。

這麽做帶來的缺點是,未來當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之後,中國無法像美元那樣順利的向全球收鑄幣稅,也無法效仿美元搞人民幣周期收割全球財富。當然想做還是能做,只需要放開貨幣管制即可,但只要這個離岸在岸的劃分機制存在一天,中國就能保留另一種可能性。

此外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人民幣不能自由流動,離岸人民幣無法自由購買中國國內資產,是否會影響到離岸人民幣的信用?外國人總有一天會意識到自己手裏的人民幣不是真正的人民幣,因為他無法購買到中國貨。這個問題目前是懸空無解的,但並不是無法解決,這需要我們未來有更進一步的制度創新。

我覺得這個創新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參照以前美元金本位的方法搞商品本位,離岸人民幣可以購買中國商品,但中國出口制造都需要時間,你大可拿著大量人民幣來把中國商品搶購一空,但何時交付,如何交付是中國說了算的,這個設計有隱患但是容易實行。

另一個方向是可以參照位元幣,完全剝離離岸人民幣的信用內容,離岸人民幣這東西就是個符號,純粹就是用來交換貨物時記賬的,跟位元幣一樣,位元幣本身也沒有貨幣內容。位元幣的幣值是和各國貨幣自由繫結的。離岸人民幣也可以類似於位元幣,不需要任何一國的信用背書。你拿著離岸人民幣來中國買東西要先換成在岸人民幣才可以,你愛用不用。同樣的你拿著離岸人民幣去美國買東西也要先換成美元,去英國買要換成英鎊,離岸人民幣在各個國家到底值多少錢,能買多少東西要由各國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來共同決定。

我覺得從中國央行全球率先發行數位人民幣的舉動看,很可能用意就是這個方向。但是這樣一來又帶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人們為什麽不直接用位元幣呢?離岸人民幣和位元幣相比有何區別呢?我認為和位元幣相比離岸人民幣的優勢巨大,位元幣是不受主權力量控制的,是可以被個別人為操縱控制的,也很難反洗錢,但是離岸人民幣有主權信用背書的央行控制,數位人民幣還可追溯,無法被個別持有大戶操縱市場。央行作為一切離岸人民幣的最大對手方,可以背書保證離岸人民幣的幣值穩定,一旦有哪個國際大炒家看到某國的離岸人民幣儲備過低或過高,想要發動金融戰,當事國只需要求助中國央行援助就可以了。而中國也是有足夠的動機來保持國際貿易穩定的。很簡單因為中國也要靠國際貿易掙錢。

如果離岸人民幣變成了像位元幣一樣的存在,這對各國是個巨大的誘惑,首先這種設計從根本上排除了本國幣值受包括中國在內的外界影響而波動的可能。各國匯率是否穩定將會完全取決於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某國隨便多印幾張綠紙就能收割全球人民血汗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其次它極大的提高了交易效率,比如現在就有特斯拉就已經將汽車以位元幣價格標註,它就可以直接面向全球市場銷售。不再需要各種本幣外幣的換算程式,也避免了匯率損失。甚至有的國家想要將位元幣作為本國貨幣。這說明別的國家也有人想到了這個方向,同樣也認識到貨幣可以脫離本身價值只作為一個交易符號存在,只是他們沒有能力將本國貨幣變成離岸人民幣一樣的存在而已。但是中國有動機,有能力。

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之後造成了國內的制造業空心化,有這一前車之鑒在前,中國應該是不打算步美元的後塵的,設立離岸在岸兩個人民幣市場,有助於中國拒絕躺著掙錢的誘惑,繼續抓住制造業不放松。

而這樣做的好處則太多了,首先能夠建立起人民幣的信用,避免道德風險。在劃分出兩個市場之後,中國的貨幣政策就可以真正獨立,不會再面臨收鑄幣稅的指責。

就拿這次疫情導致美元超發來說,美聯準無論是否大量發行美元都會面臨道德指責,因為疫情期間全球都缺少美元,美聯準為了保證全球美元供應必須超量發行美元,但這樣做又等於是將自己的經濟問題轉嫁給全球承擔。並且美元的超發也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美元堰塞湖,使得美國目前又面臨著惡性通脹的危險。

但如果按照人民幣的離岸在岸兩個市場機制的話,就不會導致這樣的問題,全球市場缺多少人民幣,中國央行可以放心大膽的無限供應,因為存在貨幣管制,別的國家不用擔心中國風險轉嫁,向全球輸出通脹的問題,中國也不用擔心人民幣回流造成國內惡性通脹。等到全球經濟回暖,不需要那麽多人民幣了,中國央行可以在離岸市場上正常使用各種貨幣工具收回離岸人民幣,也沒有人民幣大量回流國內造成堰塞湖的問題。

其次完美解決了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和泰瑞芬難題,因為存在貨幣管制這個防火墻,離岸人民幣可以在放棄了在國內外貨幣自由流動的情況下成為國際貨幣,在國際市場上,離岸人民幣又滿足了自由流動這一需求。

再其次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也避免了人民幣資產被美元收割,但這一做法又是保守的,因為我們也不能收割別人。我覺得這種做法很符合中國政府一向保守求穩的王道風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放棄了額外的好處換來的是更安全更穩定的經濟發展。

各國也不必擔心中國未來會不會像美國當年撕毀美元金本位制度那樣撕毀離在岸人民幣隔離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從機制上保證了中國撕毀它的代價巨大,很可能會得不償失,這個制度實際上是不可逆的,這也成為離岸人民幣的信用來源。因為只要這個制度執行過一段時間,國際市場上積累了海量的離岸人民幣,中國就永遠不敢放開這個口子。美國之所以敢不斷操縱匯率是因為美國始終註意調控離岸美元和在岸美元的數量,使得兩者之間始終形成配合,離岸美元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一旦超出這個警戒線美聯準就會開始調整貨幣政策。但是中國的這個制度設計使得離岸人民幣只會單方面滿足國際貿易的需求而沒有考慮在岸人民幣的配合。久而久之就會讓離岸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積累到一個無法想象的數量。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貿易是會不斷增長沒有上限的。

正是因為國際貿易增長沒有上限,才導致了美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在全球制造一點戰爭來吞噬掉過多的美元。 因為國際貿易的增長意味著國際市場上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離岸美元,而一旦離岸美元積累過多,就會對美國本國的經濟產生反向影響,造成美聯準無法有效控制美國國內的美元數量。因此美國必須時刻讓全球美元保持在一個可控範圍內。那麽就要在適當的時間透過某些手段打斷一下國際貿易,讓國際市場自發銷毀掉一部份美元。這就是美國不斷在美元周期挑起全球戰爭的底層邏輯。

而如果國際貨幣采用了新的離在岸人民幣隔離制度,那麽中國央行在發行離岸人民幣時就不用時刻擔心在岸人民幣會因此受到國際貨幣市場的影響。離岸人民幣就可以隨著國際貿易的無上限增長而同步增長。中國也就沒有發動戰爭的理由,同時其他國家如果想利用手中積累的海量離岸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興風作浪的話,那中國央行又可以作為最大對手方和最終購買者來維護國際貨幣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