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從【大明王朝1566】揭秘司禮監(上)

2022-05-19知識

先解決一個前置問題: 宦官等級

現在的通俗叫法都把宦官叫太監,但紫禁城的磚瓦都有三六九等,何況數十萬的宦官,我簡單做了張宦官等級圖:

01. 以上等級基本是朱元璋時期定的

可以看出只有宦官的最高等級才叫 太監 ,最高級就意味著稀缺,一般而言,宮內二十四監中只有十二監的頂頭領導才能是中老年 太監 ,所以宮內真正的太監跟外庭的三公九卿一樣,兩把手就能數過來。

對應到劇中就是司禮監的呂芳、陳洪、黃錦、孟沖、石某五人,其他都不是太監。而且太監只有 正四品 的銜,品階和杭州知府 高翰文 一個層次,但實際中高翰文見到呂芳需要下跪,因為呂芳見外臣只能有一個理由——代表皇帝。

02. 正四品的外臣見正四品的內臣

杭州織造 (劇中的江南織造) 楊金水 按大明制只能是從四品的 少監 擔任,那就比高翰文還低一級,但劇中楊金水根本不把高翰文放在眼裏,回到歷史也是這個樣。

上一篇中列了二十四監和二十四監外的宦官機構,這裏順便補充一張官方規定的這些機構主要領導班子編制圖:

03. 結合圖01,宦官等級在「監」中體現的很清楚。

以上都算領導,無論大小,哪怕是從六品的長隨和奉禦,他們指揮下面的 經理 管理 僉書 等許多更低階別的宦官幹活。

有點搞笑,宮裏的經理是苦力,就是經管打理具體事務,放到現在企業反倒成了高管,文化的演變真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1. 司禮監太監編制

國朝定鼎之初把宦官的選拔和人事任免歸到了 吏部 ,包括司禮監。

Judy鬧革命時重用過 建文帝 的宦官,他繼位後身處南京並不安全,就想繼續倚重宦官對抗文官集團,但宦官由吏部統領,Judy便直接把宦官的人事任免權要到了內廷,更進一步給到了和皇帝接觸最多的司禮監。

那Judy壞祖制文官就不管嗎?文官想管但不敢管,Judy殺起官來比他爹還狠。大明宦官幹政就此拉開序幕,所以權監的始作俑者是Judy這個巫妖王。

司禮監就此逐漸演變成內廷的最高指揮機關,但它在朝廷檔中的級別始終是二十四監之一,和負責紫禁城環衛的 直殿監 沒有區別。

司禮監太監等級編制不大,一般九人:

掌印太監 一人,

隨堂太監 八人,其中八個隨堂太監按季度輪換兩人上崗擔任 秉筆 ,這兩人又排了個 首席 次席 的座次。

04.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掌印是呂芳,伴隨皇帝接收內外政令。陳洪是首席,負責實際執行政務,黃錦協助執行。兩個秉筆還可以理解為日夜輪換,司禮監夜晚要值班,以便及時處理緊急公務。

05. 司禮監也加班

別看紫禁城的層層宮門夜裏都會落鎖,遇到戰事或東西廠的情報貼文能很快傳到司禮監,上篇二十四監外機構中把守宮門的 衛門 系統就是幹這個的,怎麽運作後面東廠篇再說。

有個細節,劇中司禮監始終是五個太監,大明規制一般定了九個,但具體各個時期人數都會浮動,看皇帝愛用內閣還是司禮監輔政了,但整體上是增加的,到嘉靖時可能十個都打不住,甭說五個。

我猜劇組是為了和內閣排班肅立時對仗好看點,劇中內閣有嚴嵩、徐階、高拱、嚴世蕃、張居正五人。

06. 司禮監五巨頭

我引申一下,大明是內廷和外廷雙線輔政,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幾乎是對仗的,司禮監掌印負責制和內閣首輔負責制同等重要,只不過輔政上內閣優先於司禮監。但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宦官專權時代司禮監是高於內閣輔政的。因這裏只涉及司禮監,所以不涉及任何外廷系統。

大明是巨型企業,嘉靖是董事長,呂芳是代理董事長,他兩全盤負總責釋出命令。陳洪是CEO,負責執行命令。黃錦是執行董事,協助CEO執行命令。孟沖、石X等輪換中的六人是常務董事或非執行董事,能旁聽重大會議,也能發言,但不能拍板最終決策。所有董事都分別統領企業的許多部門(各監、局、司、庫、房、廠等),在輪換間歇期實際處理所領部門的日常事務。

07. 大明董事會,內閣是另一半圖,皇帝是根節點。

做企業管理的熟不熟悉這套制度?

放到 華為 輪值CEO制度 ,CEO由八名高管輪值擔任,輪值期6個月,比大明司禮監多3個月。這套制度被企業管理大咖們說成起源於華為,而任總說最初是華為花重金從國外(好像是IBM)引進計畫管理制度時他不願當CEO,從而推出的這種管理方式,在華為實行了有十來年歷史。
京東 的CXO輪換計劃也是這套類核,近四五年才開始效仿,其健壯程度遠低於華為。

——大明司禮監六百年前就開始實際使用了,諾大一個國家都管的住何況一個企業。建議老總們少花點錢讀MBA、EMBA等圈子管理學,要打硬仗多買幾本歷史書翻翻就夠了。我們的前輩先賢寫出的與人性相關的歷史著作超過3000種,而且能看到實踐結果,漢文化圈一點都不缺管理學。

08. 管理大家們

2. 秘書的秘書叫文書

司禮監有資格替皇帝幹活的就那九、十人,還要一個領導(掌印)兩個兵(秉筆)的輪值,顯然幹不完國家機器的日常任務,於是本來就是秘書處的司禮監又下設了一個秘書處當助手,叫 文書房

文書房有 掌房 宦官十人,負責把每日送進來的奏疏封本,把要送出去的閣票整理留底,相當於提前給司禮監做準備工作,而司禮監要晉升入監的太監時一般只從文書房提升,所以文書房是司禮監的預備班。

文書 在城市不常見,但在中國最小的行政單位—— 是一個必備且非常重要的職務。老百姓尋常就叫文書,義務教育普及前往往是村裏地位很高的文化人,相當於縣級單位的宣傳部長,村裏一切涉及文字的工作都由他負責,而且包括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能連任好多年,也能往上升,和 【潛伏】 裏機要室的 余則成 一個樣,看著管檔案,但也能當站長。

09. 機要室就是文書房

司禮監九人,文書房十人,這十九人還是幹不完日常工作的,下面先拆司禮監的職權,再說面對如此多的工作如何解決編制內工作人員不夠的問題。

3. 司禮監的職權

司禮監正廳的牌匾「 聲聞於天 」最好的詮釋了司禮監的職責,但具體的日常工作還是要細分一下,有些職權是具體到掌印太監的,秉筆都沒資格。

(1)管理奏疏勘合

司禮監要經手大量奏章、政令和勘合等文書,有些連秉筆太監都不能看,所以由掌印太監全盤管理,指揮文書房按類歸檔,屬於密折的掌印太監會自己處理,早先供詞的這篇就是體現。

掌印能看所有奏疏,他最重的職權就是管理皇帝的印章,所有公文不蓋印都可以認為無效,而皇帝有好多方印,所以司禮監最大的頭頭才叫 掌印太監

10. 六必居題字是超硬核的廣告,我自己平時醬牛肉用的就是六必居的黃醬。

印章最多的皇帝可能是 乾隆 ,有1800多方,最大的樂趣就是拿出故宮收藏的書畫往上面蓋章,而且看一遍蓋一次,人送外號「毀畫達人」。據說最多的一幅唐畫上有五十幾款他的印,而後來專家依靠現代技術發現這副唐畫是一幅半真半假的清代偽作。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11.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最中間的「神」就是乾隆寫的,下面是他的印。

我自己有八方印,每次買到書比起閱讀好像往上蓋章的樂趣要更大一些!

中國從古至今都推崇印章文化,可謂認章不認人。現存的最早印章出土於殷商,而現代考古發掘中鑒定墓主身份的鐵證也是印章,其他文物都算推測,因為古代文人和官僚都有印章,而且永遠戴在胳膊肘後,可謂印不離身。

前幾年最熱門的江西 海昏侯墓 ,在確定具體是那一代海昏候時靠的就是 劉賀 私章的出土。

12. 海昏侯劉賀的私章,他做過大漢皇帝,同名的同學可以直接照樣刻章了。

看陳洪成為掌印太監後第一次摩挲玉璽的小眼神,多帶勁。

13. 陳洪正式榮升司禮監掌印太監

(2)批紅

秉筆太監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在奏疏上照 閣票 批紅。

內閣大學士會先把對奏疏擬定的建議寫到紙上,再貼到奏疏裏進呈皇帝參考裁決,稱為 票擬

皇帝看完覺得有問題會寫上自己的意見打回內閣重擬,但絕大多數情況皇帝會直接批準 如擬 ,這就算勤快皇帝了,至少自己願意看,也願意寫。更多的時候皇帝看都不看,直接讓司禮監替自己批準票擬,批準工作由 秉筆太監 來做,秉筆就是替皇帝拿筆,相當於皇帝的手,不用腦子,所以司禮監沒有修改票擬的權利,只是按照內閣的票擬走一個批準程式,簡寫就是 照準 ——照內閣票擬批準。

正因為大明有這套制度,才出了那麽些懶惰的皇帝, 宣德 後的八九個皇帝大都只拿了個皇帝的榮譽頭銜,實際政務交由內閣會同六部出票擬,司禮監走程式照閣票批紅蓋印形成決議,內閣再下發執行就可以,只要皇帝認命了內閣就算完成在位期間的工作。

實際上呢?

奏疏和票擬是交到司禮監批完再下發,批文又是恭楷,不存在行書草書的筆跡,如果照準還好辦,如果打回重擬,內閣能分清是皇帝的意思還是司禮監的意思嗎?

分不清。

天大的權力給到了司禮監,站在深淵邊上的掌印太監會不會動心?有動心的也有不動心的,完全看皇帝運氣。

王振 劉瑾 魏忠賢 等公公就偏頭疼,迷失在了權力的遊戲,他們透過批紅使司禮監的職權超越了內閣,把原本雙軌輔政的並列線改成了單箭頭,誰不服就射死誰,從而締造出了一個個大麥克權監怪獸。

尤其劉瑾,常把奏疏帶回私宅,他自己也懶得看,家裏等著一堆進士出身的幹兒子幫他批改,甚至有時奏疏不是內閣遞上來的,是劉瑾自己寫自己批自己蓋印下發,連內閣都給省了。(想起了我的一位語文老師,經常把我們的作文背回家,讓當公務員的老公幫忙批,話說批的還真不賴,緊扣時代的脈搏。)

比起劉瑾,劇中呂芳這樣摔杯子的就算輕了,至少他是打回去讓內閣重辦。

16. 呂芳摔杯

(3)傳宣諭旨

傳宣諭旨是司禮監的另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為什麽司禮監有 隨堂太監 的原因,要隨時留一個值班,皇帝指不定啥時候有話要說。這項工作不分人,誰陪在皇帝跟前誰上,大太監不在時守門的小內使也能傳。

諭旨分三種:正規公文、小紙條、口頭話。

1)正規公文

需要太監去傳的諭旨大多出自皇帝而非內閣,而且一式兩份,一份要留底存檔,這種也是影視劇中出現最多的宣旨。

17. 【紅樓夢】抄賈府的聖旨是忠順王去傳

普及個傳旨的小常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經常被劇組讀錯,這八個字要麽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斷,要麽不斷,但絕不能斷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18. 現代情感劇披了張驢唇不對馬嘴的古裝皮

這八個字是朱元璋發明的,奉天承運是皇帝受命於天的形容詞,起修辭作用, 奉天承運皇帝 就是皇帝的公文全稱,簡稱

這八個字的另一層含義指聖旨的出處,朱元璋定都南京時皇宮的正殿就叫 奉天殿 ,相當於北京皇宮的 太和殿 ,是皇帝的辦公室,象征皇權。落這幾個字是標明公文出自奉天殿,由皇帝簽發,以區別內閣的 廷寄

我們現在的公文也有簽發人和出處,只不過放在文末,同樣也要蓋公章,沒章不算數。

我猜常被讀錯可能是因為書寫方式:

19. 大清入關後迅速中文化,順治時的聖旨格式繼承自大明。

皇帝 」最大自然要放在最高處,不能被其他字超越,但皇帝又是天的兒子,所以把「 」字再擡高一級。可以再看下上圖聖旨,正文最高處是「皇帝」,結尾最高處是「順治」,皇帝和順治的高度平齊,都超過其他字,同時又都比天字低一點——這就是大中華的

以後如果有人給你打傳旨的電話,說只需999元就能封你當太子,你就讓他把聖旨讀一遍,如果斷錯了句就知道他是騙子,不要給他轉賬匯款。

我還註意了,劇中有正規公文的幾處傳旨都沒有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是違了朱元璋的祖制啊。

20. 黃錦傳旨私放了蕓娘,回去就脫光了和陳洪幹仗。

這種正規公文的傳旨做不了假,也不會出問題,傳達正確率百分百。

2)小紙條

小紙條傳旨並非正式公文,往往是皇帝的私事或者給內閣的辦事意見,一般都是皇帝口述,司禮監的 隨堂太監 迅速寫下來(這就是為什麽叫隨堂),這個小紙條叫

小紙條怎麽傳要看傳給誰,如果是給內閣的,隨堂太監就要把小紙條裝進 黃袱篋 (黃綢布包起來的小匣子),不能讓別人偷看,打發專門跑腿的小內使抱著匣子送到內閣門口,宦官不能進去,由內閣辦公室專門的典籍官出來拿進去。

劇中有給內閣的小紙條,但不是小內使而是隨堂太監親自去傳的,也無關緊要,就沒有裝匣子。

21. 嘉靖給徐階的「好自為之」啞謎

嘉靖這首啞謎很有名,出自 西漢 李延年 ,是首樂府詩,叫 【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擅長音律。李夫人能唱會跳,她給漢武帝生過兒子,就是昌邑王劉髆(bó),圖11印章上的海昏侯劉賀就是劉髆的兒子,劉賀封海昏侯前當了27天的皇帝就被權臣霍光給廢了,當皇帝前劉賀是第二代昌邑王。李夫人還有個哥哥叫李廣利(和飛將軍李廣不是同一個李家),李廣利是劉徹的貳師將軍,後來領兵投降匈奴,李家被滅族,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有這段。好像跑偏了……

這首歌是李延年寫他妹妹的,佳人指李夫人,傾人的人指漢武帝,傾國的國指大漢。我第一次知道這首歌是張藝謀的電影【十面埋伏】,章子怡跳舞時唱的就是這首歌。

當年上高中,學校旁邊的「紅蜘蛛」網咖開業免費,晚上溜出宿舍在網咖打了半晚上War3,打累了看的就是這個電影,後來就被政教處揪回去了,因為穿的校服,而且溜出來好多學生,被找孩子的學生家長舉報了……然後沒多久月考,語文的古詩詞賞析居然又是這首詩,出題的老師可能剛好看了【十面埋伏】,欺負學生不看電影。考完語文老師又講了一遍……從此我就再沒忘這首詩,可也沒再考過……

隨堂太監恰好都不在皇帝跟前時守門的小內使也能傳,但得皇帝自己寫。劇中有這段,嘉靖自己寫了兩句裝了信封,讓小內使去找陳洪猜謎。黃錦陳洪傳紙條都直接拿著,小內使就得裝起來,這是信任程度不同,這點小細節劇組還是做足了。

23. 史籍記載的嘉靖就這樣,特愛和臣工玩猜謎。

這裏有個小bug,信封中裝的是禦箋,而且有嘉靖的寶印,說明是嘉靖自己寫的,嘉靖寫應該蘸朱砂而不是墨汁。圖21黃錦給徐階傳的小紙條也是墨汁bug。

24. 小內使給陳洪的信封裏裝的小紙條

這種bug直到後面陳洪給裕王傳小紙條時才被修復。

25. 猜猜看,答案是海瑞和李時珍。

這種小紙條不好摻假但能摻假,如果是隨堂太監寫那傳達正確率就得打折,皇帝說的是口語,太監寫的是書面語,漢字意思又豐富,想動歪心眼還是很容易的。

3)口頭話

皇帝的口頭話也許是事關朝野的大事,也許是晚上吃什麽飯或者和哪個娘娘睡的私事,不分輕重,純粹看皇帝自己的辦公風格。由於沒有文字記錄,傳旨的太監就有極大的發揮空間,而大明出權監的時代幾乎都是皇帝推行口頭話辦公的時代。

比如 王振 ,就把啥都推到 英宗 朱祁鎮的口頭話上,以傳旨控制了朝局。

朱祁鎮 簡直是火星來的皇帝,隨身帶了許多記錄來地球:

  • 大明年齡最小的太子——兩個月大被立儲。
  • 大明年齡最小的皇帝——九歲繼位。
  • 第一位出生在紫禁城的皇帝——洪武 朱元璋 生於鳳陽,建文 朱允炆 生於南京,永樂 Judy 生於南京,洪熙 朱高熾 生於鳳陽,宣德 朱瞻基 生於北京燕王府。
  • 唯一被俘虜的大一統朝代的皇帝——非亡國之君。
  • 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5萬瓦剌軍擊潰20萬大明中央軍。
  • 大明唯一兩次繼位的皇帝——只能是大明,大清有個三次繼位的 溥儀。
  • 第一位在紫禁城大婚的皇帝——最後一位是 溥儀 ,之前寫大明繼承者們時提過一嘴,現在 坤寧宮 的陳設就是按照當年溥儀和 郭布羅·婉容 結婚時的樣子陳列的,也許還是溥儀親自指導過的也說不準。
  • 坤寧宮

    王振 能專權是因為他打小陪著朱祁鎮,朱祁鎮是兒皇帝時有 三楊 張太皇太後 攝政,這些人都死時朱祁鎮才十五歲,司禮監掌印王振便從精神上控制了他,對外把自己的話都說成是皇帝的諭旨,大臣不敢去問皇帝是不是你說的,何況也見不到皇帝。

    朱由校 純粹是辦公風格不好,沈迷玩木頭,跟你打排位時最煩身邊人問東問西一個樣, 魏忠賢 借此發揮,甭管是不是皇帝說的都說是皇帝的諭旨,大臣同樣不敢問真假。

    口頭話傳旨騙外庭臣工一騙一個準,但要騙內廷就難了,尤其同在司禮監競爭掌印的太監們,大家都是幹這個的,還能讓你忽悠瘸了。

    28. 同行是冤家

    第3部份司禮監的職權還有(4)(5) ,以及第4、5、6大章,大綱都拉出來了,但內容還沒寫完,想看的乎友加個關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