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範誌輝
萬物互聯的未來,從未如此真實。
在行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透過一台手機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滿足基礎的生存需求;而隨著互動載體從手機擴充套件到周遭的各種智慧裝置,一個「隨時在場、即時互動」的全場景時代正在到來。
在場景延伸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受益的不只是音樂,音訊消費正迎來新的轉折點。
近期,在備受矚目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音樂分論壇」上,華為音樂描繪了從手機到音箱、手表、車機等IoT場景音訊消費的現狀與未來,其提出的場景化新模式也為如何滿足全場景時代的音訊內容體驗打了個樣。
從手機到全場景,音訊內容消費正加速崛起
隨著5G技術和商用終端的加速發展,以人-智慧穿戴、車-智慧汽車、家-智慧家庭等為代表的IoT生態初見雛形,硬體生態的打通,使得音訊消費從「手機時間」延伸到「全場景時間」。
不難預料,這一全新的連線方式不僅將大大改變人機之間、人與內容之間的互動場景和方式,也將深刻影響各個產業的業務邏輯和服務模式。
在全場景時代,不同內容平台比拼的不是某個業務線之間的城池之爭,而是升級到了「軟硬結合」的生態比拼。誰能夠率先打通從內容聚合、場景搭建到全場景服務之間的閉環,誰就提前釘選了下個競爭階段的入場券。
目前來看,華為音樂已經落下了關鍵棋子。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搭載HarmonyOS的裝置已經突破1.5億,成為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終端作業系統,預計到年底,這一數位將達到2億。同時,鴻蒙智聯已有超過1800家硬體合作夥伴、4000款生態裝置,今年新增發貨量超6000萬台,超過400家夥伴開發的相關服務數量突破1.6萬個。
![](https://img.jasve.com/2024-6/9745a7298f4ca39fcd372ce91fd5d5d1.webp)
這也進一步加速了隨著華為"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的落地,從手機這個主入口擴充套件到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鏡、手表、車機、耳機為代表的8個輔入口。
根據華為音樂平台數據顯示,目前手機人均播放時長 84min,主流種IoT裝置的人均播放時長 113min(音箱 66min+大屏 15min+車載32min)。雖然主流IoT 播放裝置數是手機的5%、播放次數是手機的 6% ,但IoT上的音訊播放頻度比手機高16%,人均播放時長更是達到了手機的6.9倍。
也就是說,雖然手機現在還是主入口,但透過場景驅動的音訊內容消費,卻已經比我們在手機上的消費要多很多。
隨著全場景生態下多終端裝置和消費場景的不斷更新,以及對於內容品質要求的提升,既帶動了音訊內容需求的擴容,也為音訊產業在新時期的發展提供了消費升級的機會。
例如,早年間大家主要用手機聽歌,而且更多時候是下載到本地「離線聽歌」,而隨著行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的發展,未來的聯網裝置將越來越多樣化。
無論是手機、耳機、手表還是音箱、車機,透過不同終端線上播放歌曲或有聲內容成為常態,也將居家、健身、開車等碎片化的時間變成了音訊消費的新場景,借助HarmonyOS系統使用者可透過音訊卡片享受音樂、有聲內容在不同裝置間隨時隨地、無縫銜接的內容體驗。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互動媒體BU副總裁魏武在音樂分論壇上所說,「全場景,我們認為重要的方向是場景化,真正把場景打透,把消費增長起來」。圍繞「人」「車」「家」3大類別及多種套用場景模式,基於華為帳號、HarmonyOS系統的統一分發及營運,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得以形成真正的消費場景。
![](https://img.jasve.com/2024-6/f71a29ab4df8f1eed4772ea7ad961bfc.webp)
與此同時,如何將這些消費場景順滑連線,並提供從硬體到軟體、從內容到服務的完整解決方案,讓使用者更靈活、更沈浸地體驗各種音訊內容,也成為了考驗各大平台的首要命題。
整合內容、裝置、服務,場景化新模式如何打造智慧新體驗?
據艾媒咨詢數據也顯示,2020年中國線上音訊使用者規模達5.7億人,預計未來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將達到6.9億人。
要滿足這6、7億使用者在全場景時代的多元化音訊內容需求,一方面考驗的內容生態是否足夠多元、豐富,另一方面則對場景化服務的個人化、客製化要求很高。
在數位化生存的時代,很多使用者都有很多聯網裝置,從手機到音箱、智慧屏、車機等,這些新的裝置既是新場景的載體,很容易忽視的一點是,使用者在每個裝置上聽的音樂內容和聽歌時長有比較大的差異,不同場景也與某些音訊內容存在著強關聯。
比如,相對手機功放,聽Hi-res、聽古典最好的聽歌裝置還是音箱;而在家庭使用者中,智慧音箱會播放更多的兒童類音樂;在車機場景,人們主要聽的是相聲小品、小說、評書;而在家庭會客、晚餐、聚會等等社交場景,對應的音訊消費需求也都沒有被充分滿足。
從消費時長來看,同一個場景下的內容消費也會有不同。數據顯示,相對於手機來說,音箱上的人均播放時長是手機的4倍;如果是助眠音樂,這個比例會提升到8倍,浪漫燭光音樂是9倍;如果是古典音樂,音箱上的人均播放時長是手機的12倍。
對此,華為音樂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軟硬結合」的場景化新模式,即圍繞優質的音訊內容、在不同使用終端之間、提供高效連線和無縫流轉服務。
![](https://img.jasve.com/2024-6/a954b8fdc6e058420e5bba772c982a6e.webp)
在兒童教育領域,針對兒童斷續、重復話語特點持續最佳化AI語音服務,實作交流順暢、用童聲回答;依托專業內容(內容資源、專業體系、課表客製、百科知識)的資源優勢和超級終端音訊無縫流轉,大大降低了家長的操作負擔和使用者內容獲取難度,減少使用者低效的內容搜尋時間。
在論壇上,華為音樂還介紹了即將在智慧座艙體驗上的諸多創新,與車內音響深度調校結合,甚至還能根據傳感數據,實作自動場景化推薦,打造了車機場景的極致音訊體驗。在不同裝置之間,華為音樂也做到了車跟人、家等音訊裝置資產權益統一,實作了音訊場景的無縫切換。
在「音樂+耳機」的探索中,華為音樂也玩出了新花樣。無需開啟外放,使用者透過耳機的一鍵點選,就可以辨識出當下聽覺環境中BGM 對應的音樂,而且辨識地又快又準。一舉解決了使用者聽歌識曲操作不便的難題,讓連線短、平、快,啟用了更多音樂場景。
同時,基於三維聲的標準、技術、開放的平台和工具,華為音樂還將與合作夥伴一起把三維聲內容透過「人、車、家」 的場景化裝置,讓好內容最終觸達到潛在使用者。
從前端的標準、工具、內容生產到後端的內容宣發等,在華為「1+8+N」全場景的協同能力下,華為音樂透過軟硬結合打通端到端各個環節,突破了場景和裝置的限制,真正實作「一鍵接入,全球分發,全場景觸達」,以場景化新模式打造了全場景時代的智慧新體驗。
結語
不遠的未來,不同平台、不同終端、不同品類之間的「墻」將進一步打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交集甚至互為子集。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所說,「萬物互聯時代,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
從服務驅動到如今的場景驅動,音訊內容消費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期和機遇期。而手機時間進入到全場景時間,華為音樂場景化新模式也做到了內容場景的智慧化聯動、沈浸式體驗和高效分發,為全場景時代的音訊內容體驗打了個樣。
排版 | 安林
——看完以上內容,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三個忙:
1、點個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
2、關註我和專欄,也可以加微信:chumo_01,互相交流,共同成長。
3、關註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第一時間收到音樂產業解讀。
![](https://img.jasve.com/2024-6/02f5fc16a71ccecdf92ef11f130fe1c1.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