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小文我夏天的時候就寫好了,一直沒有發。
因為聊的是一套商業模式的叠代,從黃岡,到衡水。
對的,和教育沒關系,是商業模式。
很多人詬病衡水地獄式特訓,把學生當成沒有感情也沒有疲勞值的機器零件,在熱血口號和題海轟炸下把人異化成紅榜上的正面激勵或者落榜下的零價值藥渣。
但很不幸,這僅僅是衡水模式裏面不起眼,甚至毫不重要的賣點。
我糾結的點就在於,那麽痛苦,甚至還隨著很多學校去拙劣模仿進行了痛苦的泛化,我卻告訴大家這在整個商業模式裏面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太地獄了。
所以我等了很久,等到現在才來發。
也希望大家有個評估,這不是順著情緒罵幾句的那種,會聊得比較深,甚至深的顯得毫無感情,異常冷漠。
前提說完,我們馬上開始。
黃岡和衡水,代表了兩個時代的版本應許之地。
應許之地,就如同很多西方聖地一樣,也是絞殺之地。
我讀書的時候,還沒衡水這個第二個版本呢,黃岡中學就是耶路撒冷,黃岡密卷就是時代噩夢。
黃岡是什麽地方?
在明清時期湖廣諸府裏面,就黃州府出的進士最多,人傑地靈會讀書,崇文重教考得好,說一句自古以來就是學霸之鄉,沒毛病。
但到了現代,要說黃岡發展的給力,可能黃岡人可能自己都會笑。
2022年GDP在湖北全省排名第六,可惜搭配上600萬的常住人口,人均GDP排名才第十六。
這就是大環境。
但這樣大環境裏面,誕生了「北海澱、南黃高」的說法。
黃岡中學,從恢復高考開始,叱咤風雲了二十多年。
做到這點,靠的自然不是古時候的名臣才子輩出、人文底蘊厚重,而是現代化商業執行。
當你把辦學校當做企業來看,黃岡中學的崛起就一目了然,也順理成章了。
先是打造旗艦產品的口碑引爆,然後是出口轉內銷的口碑再強化,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中學產出的最終商品是什麽?
是考試成績,一切都是圍繞這個核心轉圈的。
原料,就是學生自己,學校完成了一個加工的過程。
到底是加工重要,還是原料重要?
結論我先放在這裏,在第一個版本黃岡中學,兩個都重要,在第二個版本衡水中學,原料更重要。
好原料,搭配上匹配這些原料的師資,教學進度安排,學習復習強度規劃,就能出結果。
而好原料在哪裏?
正態分布的。
一個市裏面,這個縣有幾個尖子,那個縣有幾個尖子,隨機分布。
黃岡中學當年就搞了一個商業創新,把隨機分布給聚合起來,用最好的原料來打造旗艦產品,也就是尖子班。
一個班裏,都是狠人。
恢復高考第三年,黃岡中學尖子班23名學生,13個人考進清華北大。
其實按照清北1979年在湖北招生總數255人,搭配上當時黃岡占湖北人口比例的11%,13個人進清華北大沒什麽了不起。
但是,當你把這些全市能進清北的人放在一個學校,放在一個班級裏面,視覺沖擊就出來了,行銷質感就拉滿了。
而且,還有個彩蛋,這個尖子班,是提前一年高考的。
高中少讀一年,超過一半的孩子都能輕松上清華北大,玩兒一樣,你說這宣傳頂不頂?
黃岡中學一炮而紅。
紅了以後,全市的好學生都想來,原料就越來越好,成績也越來越好。
當然,也不能說黃岡中學一炮而紅完全就是靠生源好。
邏輯很簡單,1979年那年高考湖北省的狀元、榜眼、探花,都是這個尖子班出來的,說明學校和老師的加工能力能讓黃岡市尖子生力壓其他城市尖子生,很明顯是在那個應試教育初級階段裏面有降維打擊的能力的。
總歸,靠著創新性的推出尖子班模式,在最優秀的學生上傾註最好的師資,黃岡中學有了理由拿資源了。
對的,好原料僅僅是商業模式閉環裏面的一個起點,要運轉下去還要資源的推動。
什麽資源呢?
強化加工能力,也就是師資。
黃岡政府看到黃岡中學成績,那是非常的支持。
資金什麽的我不都不說了,就提一個點,優秀教師的家屬,全都安排到電業局、稅務局等體制內單位,你說威力大不大。
好,這就開啟了全流程的良性迴圈之路。
學生,看到這裏清北率那麽高,都想來,更優秀的生源就來了。
老師,看到這裏福利這麽好,都想來,更優秀的老師就來了。
兩「秀」一結合,不論是升學率還是清北率,都起飛,這就反過來帶來當地更大力的政策和經費支持,飛上加飛。
之後的幾年的狀元爭奪賽,黃岡在湖北都穩占第一。
1986年,那時候還沒有高考擴招,黃岡中學能做到91%的升學率,是什麽概念,各位大佬應該都能體會。
但如果僅僅是透過尖子班打造旗艦計畫,那黃岡中學也就是在省內稱王稱霸,還不至於全國聞名。
黃岡中學很快就找到了第二個突破點,出口轉內銷。
那時候咱們國家剛開放,一直想要透過各方面的出彩表現來證明自己,讓世界看到中國。
只要是國際賽事,全國上下都極度重視,不論計畫,能拿獎回來,就是民族英雄。
而黃岡中學就在當時全國很多人都沒聽過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的時候,下了大投入,用奧運會的模式來選拔和培養參賽選手。
中考之後,黃岡的老師就四散而出,就千騎卷平岡,從各縣掐尖招生,組成一支代號為「9班」的奧運特種部隊。
1990年,機會來了,北京拿到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主辦權。
這和2008年的北京一樣,叫家門口辦奧運,關註度更高。
這次比賽裏面,中國隊也非常厲害,五金一銀,團體總分230分,和第二名的蘇聯隊拉開了37分的差距,更是暴打美國的174分。
而這支奪冠隊伍裏面,6名中國選手,2個就是黃岡中學的。
這比例,就非常具體了。
不是湖北省做到最好,甚至不是全國最好,而是能喊一句,我們的學生,用奧數暴打全球。
弄得【人民日報】專門發特寫報道,就點名表揚黃岡中學的數學實力。
一時間,黃岡中學的名號響徹全國。
好老師,又來了,好學生,又來了,又把良性迴圈進行了一輪強化,當然更重要的,又拿到了更多的當地經費和政策。
故事如果就這樣發展,那仿佛就沒衡水中學什麽事情了。
黃岡作為第一個版本,在上個世紀末把業務閉環跑通了。
高升學率、高畫質北率、高競賽成績,吸引了好生源,這是原料好,吸引了好老師,這是加工好,最後就是產品更好,好產品反過來又成為招生廣告和招聘廣告。
但很不幸,從商業的角度,這閉環有漏洞。
因為支撐這個迴圈的錢,是撥付的。
咱們之前就說了,黃岡的經濟並不是太給力。
如果業務閉環本身並不能自己造血,比如收高學費,實作完整商業閉環,那撥付總有上限,你得再多狀元,有再多人去清北,就這麽多經費了。
當其他地區和湖北原生的其他學校,帶著更多的錢來了,搶學生,搶老師,業務閉環就破了。
舉個例子,2004年,深圳中學把黃岡中學物理競賽教練挖走了,深圳中學自己立馬實作了該校在物理競賽獎牌上零的突破,教練帶著學生在深圳中學拿到3塊國際奧賽金牌。
為什麽教練要走?
很簡單。
在黃岡月薪不到5000,到深圳起點就20萬一年,越是優秀的老師給的越多,你本地再怎麽給家屬安排穩定工作,都穩不住。
黃岡中學也試圖提升老師的收入,但同樣在2004年,黃岡中學在城東新區建設新校區,試圖透過多招生來獲得額外收入,但這舉動讓學校背負了1億多的債務,待遇就提不上去。
而學生層面,也是一樣的。
你掐尖,別人也來掐尖,別人還是帶著錢來掐尖。
免學費、免住宿費、給獎學金。
你家住的遠不遠?我每個星期包車送來回。
你是不是能得獎?我每個獎明碼標價,讓你讀書的時候就收入超過你爸媽。
對一部份尖子生來說,這吸重力是很大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就是黃金屋限制住了黃岡中學,遊戲規則就這麽直白。
沒了好學生做原料,沒了好老師搞加工,1999年以後,黃岡中學就沒有再出過省狀元;2007年以後,黃岡中學就沒有拿到過國際奧賽的獎牌;再到2013年,黃岡的一本上線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一代神話,就此終結。
其實在錢上,黃岡也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的,那就是利用當年非常優秀的師資進行教輔編撰,也就是黃岡密卷模式。
當時黃岡的老師能猛到什麽程度?
九十年代末有次高考,應屆生都放假回家,進入自由復習階段。
7月5號晚上,有個語文老師福至心靈,說不對,高考已經連續幾年沒考過文學常識了,今年大機率就要考這個,要讓學生加強一下,就拉著教研組幾位老師連夜編了一份復習提綱。
7月6號,學生去熟悉考場,老師就站在門口,見一個學生發一份,說趕快回去看。
7月7號上午,高考語文,果然有這方面的題,整整7分,就是前一天學生們剛剛復習的內容。
就這麽生猛。
靠著這一手的名氣,黃岡密卷和當年的海澱派教輔書,口碑上打的五五開。
要知道那時候高考還沒有各省出題,用的都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命題,因此出自北京的所謂「情報」是有天然優勢的,就這,黃岡老師都能硬用紮實的能力硬扛,說實話,不容易。
所以黃岡中學如果搞黃岡密卷,賺全國學生買教輔的錢,那就完全不需要撥款了,給老師提待遇手到擒來,形成另外一套有現金流支撐的新良性迴圈。
很可惜,這麽好的教師資源並沒有用在教輔上。
黃岡密卷,和黃岡中學,沒半毛錢關系。
就是一個做教輔的人,接著黃岡中學闖出來的口碑,在蹭而已。
甚至很多年,黃岡中學都在不斷地澄清,黃岡密卷並非來自黃岡中學,學校在職老師沒有參與編寫,學校的學生也不會去做黃岡密卷。
那個年代獨有的清高,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市面上打著黃岡旗號的教輔層出不窮,真真假假至少上百種,品質層次不齊,黃岡中學愛惜羽毛,因此不斷地辟謠,也堅決不讓教師做教輔。
但也就是這種清高,讓黃岡中學只停留在了第一個版本裏面。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水量就那麽大,整個閉環就慢慢生機減退了。
順便也說一句,隨著黃岡中學成績的下滑,黃岡密卷也失去了背書,讓位給了第二代教輔版本之神,【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好,我們來講第二個學校版本之神,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靠什麽崛起的?
是對學生時間的管理細化到分鐘,是連玩筆這樣的日常習慣都禁止,是過度嚴苛的準軍事化封閉管理模式和突破生物學極限的題海戰術?
不。
之前就說過了,這重要,但不是重點。
如果說這些行為管理有用,那衡水中學宣傳的,應該是「升分率」。
就是我招了一群多普通的學生進來,你看,三年的磨練之後他們提升了多少。
但衡水宣傳的,還是多少人考上了清華北大,還是一本升學率是多少,和當年黃岡沒什麽區別。
更關鍵的是,衡水中學也不招那些升值空間巨大的差生,也是在掐尖。
衡水中學崛起的真正原因,是他們在黃岡中學沒有跑通的錢上面,彌補了錢方面的短板,真正把高考經濟的迴圈給玩通了。
衡水市在河北的經濟排名,比黃岡在湖北的排名還差,是個老九,或者反過來說,倒數第三。
所以衡水中學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做的再厲害,錢也要靠自己來賺,不然自己就是下一個黃岡中學。
雖然不想重蹈覆轍,但衡水中學第一桶金的得來,反而是把黃岡中學的成功經驗發揮到了極致,也就是掐尖,找最好的原料。
衡水中學每到中考前,就會給一部份老師放假,讓他們自由行動。
這些老師有專門的稱號,叫學探。
學探一手堪比朝陽群眾的資訊收集能力,一手裝滿現金的帆布包,又是一輪高配版的千騎卷平岡。
比如邢台市下威縣教育系統的一個工作人員就回憶,有一年中考成績出來後,衡水學探90分鐘後就出現在一個考生家裏,放下兩萬元錢和聯系電話後就走人,趕去下一家。
有些縣為了保留本地生源憋急了,直接不公布中考成績,然後本地老師拿著內部成績單按圖索驥找到學生家中時,發現衡水學探坐在客廳,茶都喝了幾輪了,考生家裏狗叫什麽名字都打聽清楚了。
當時就有縣中校長哭訴,衡水學探所過之處,優秀生源將寸草不生。
有了好生源之後,只要考好一兩年,就能開始迴圈起來,不斷有好的生源過來,就能慢慢做大,衡水中學第一桶金可以說毫無創意性,就是比河北其他學校做的更猛一點。
有沒有對抗的?
有。
比如石家莊二中也去掐尖,兜裏也有錢,掐尖也迅速。
為什麽幹不贏衡水中學呢?
這就要說衡水中學在商業模式上超越第一代版本黃岡中學地方了。
衡水中學的波粒二象性。
學校,有公立和民辦兩種模式。
公立學校有好的教育資源,但要等撥款,你名氣再大,規模都是受限的,一方面是財政沒那麽多錢,一方面是上面給的條條框框也很多,比如不許你大規模的跨區域招生。
私立學校雖說教育資源比不上公立學校,但在過去沒那麽多限制,可以跨區域的招生,還能收高學費。
衡水中學,就用了一個招式兩邊的優勢都占了。
借殼。
衡水中學本身是公辦學校,但2006年收購了滏陽中學這個民辦校,變成了衡水中學的東校區,2014年又和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辦了衡水第一中學,也就是衡水中學的南校區,2017年,又和一家房地產公司辦了衡水中學實驗學校。
一個學校,四大校區,一公三私,操作空間就出來了。
借的這些民辦殼解決了兩大問題。
第一個,是能比其他有限制的公立學校更好的在整個省內不分地域限制的找最好的原料,透過這些好生源的升學成績來打造吸重力。
第二個,就是能撈錢了。
比如衡水中學的南校區,衡水第一中學,2014年落成的第一年你知道招了多少人麽?
高一,60個班。
各位大佬,你們當地有什麽高中,一個年級能有60個班?而這還僅僅是其中一個校區,反正試圖對抗的石家莊二中肯定是比不過了。
人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衡水中學在宣傳的時候,總喜歡說自己一年一百多個清華北大的,這些清北考生其實是很多校區加在一起的,但統一往上報是出自衡水中學。
完成了自己內部的一次優質濃縮,宣傳效果再上一個台階。
宣傳好了,學生就都來了,又由於有民辦學校的名頭,學費就能多收點。
衡水第一中學這個南校區是9360元一學期,大家可以算算60個班一年能有多少。
慕名而來的復讀生,那就更高,25000一學年,如果復讀生的高考分數排名沒有達到全省總考試人數前四分之一,就是35000一學年。
這些我都聊得是明碼標價的學費,還沒有說那些沒有明碼標價的中考分數不夠的擇校費。
靠著這些收入,衡水中學就能給老師發很高的福利,比如衡水第一中學邯鄲分校2017年成立的時候,直接給老師50萬年薪,挖人的時候直接說原單位薪資2倍以上。
然後,對於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視情況減、免學費,再給1萬到5萬獎學金,如果考上清北,30萬現金送到家。
就問你,18歲賺30萬,頂不頂。
但各位大佬應該也感受到了,衡水造就了衡水模式,而不是衡水教育。
因為這套跑通了的迴圈裏面,加工過程本身的重要性被相對淡化了。
當你能掐尖拿到最好的生源的時候,當你能用波粒二象性擴大招生收取費用的時候,這模式就已經通了,第一個確定了繼續保持沖擊清北的人數來做宣傳,第二個確定了好的師資來扶持這些有潛力沖擊清北的尖子。
其他的包括什麽嚴格限制吃飯時間,監控自習課的擡頭率,甚至還有被其他學校借鑒之後玩壞的魔鬼作息和體罰傳統,都僅僅是這個模式裏面可有可無的註腳,一個和清北人數包裹在一起,售賣給家長的虛幻而已。
很簡單,如果衡水中學直說了,我高考榜單拿出來漂亮是因為掐尖,那些不是尖的家長就不會送孩子來交學費了。
說個很殘酷的話,有潛力上清北的那群頂尖學生,不會覺得衡水這些行為管理是限制,他們能學好,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高度自律的一幫極其聰明的人,沒人管他們也這樣,絲毫不覺得痛苦。
覺得痛苦的,是那些被這套模式卷入的,自家家長被「你家孩子進來以後也能沖擊清北的餅」吸引的,在這個無情規則裏面只充當繳費角色的,普通學生。
當然,我並不否認衡水模式能在一定程度對普通學生有成績提升的作用,但還是那句話,在衡水模式之所以跑通迴圈的邏輯裏,這些普通學生承擔了原本不需要這種烈度的痛苦。
理解了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大家就知道為什麽衡水,這個第二代版本的極致,也會逐漸成為下一個黃岡,一個時代的記憶。
不是我們罵的學校怕了,收斂了,而是原本成立的閉環又出漏洞了。
河北省教育廳明確提出,從2024年開始民辦普通高中只在審批地招生。
全省掐尖來維持吸重力變難了,透過民辦的殼全省大範圍招生來收錢變難了,僅此而已。
這不是說我們罵的沒有用,而是說對於一個邏輯成立的閉環,我們的觀點不重要。
好在,有人聽到了罵聲,有人的觀點是重要的,有人有能力給閉環捅出漏洞。
不過,只要整體的遊戲規則依然是,「受苦或許沒有意義,但成績有」,第三個版本大機率還會出現。
這個版本會更有自我迴圈的能力,有更溫良恭儉但同樣抓住家長和學生心裏的噱頭,有更永續的營收模式,甚至更量化也更異化的評估系統。
只希望,永續的不光是營收,也有學生健康的身體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