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2024中國經濟銘印:流動顯活力、政策更給力、創新增動力

2024-12-26心靈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中國證券報】23日刊發文章【2024中國經濟銘印:流動顯活力、政策更給力、創新增動力】。文章稱,快遞業務量突破1500億件,鐵路旅客發送量突破40億人次,創紀錄的物流客流彰顯「流動的中國」的生機活力;新增專項債發行3.9萬億元,多次降準降息,創設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更給力的政策增添攻堅克難的底氣;啟用創新投資,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節能降碳減排,更踴躍的創新積蓄面向未來的動能……回顧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是總基調,「政策加力」是關鍵詞,「改革創新」是主旋律。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經濟執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面向2025年,著眼於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擴大需求、促進創新,進一步暢通國民經濟迴圈,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經濟的航船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流動折射生機活力
回顧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執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呈現前高、中低、後揚的態勢。
「中國經濟執行一季度開局良好,二、三季度壓力有所增大。面對復雜的局面,黨中央科學決策,加大逆周期調控,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後,四季度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積極變化顯著增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說。
從客流到物流,一連串新紀錄的誕生,成為2024年中國經濟活力持續恢復的生動寫照。
——40億人次!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釋出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0.08億人次,年度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0億人次大關,創歷史新高。中國鐵路客運量、客運周轉量等主要旅客運輸指標穩居世界首位。
南來北往,人享其行,「流動的中國」活力湧動。「鐵路旅客發送量正以億為單位實作快速增長,2023年全年發送旅客38.55億人次,2024年前11個月即突破40億人次。」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1500億件!國家郵政局釋出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大關,重新整理歷史紀錄。1500億件快件背後,是年人均收快遞超100件,平均每秒產生5400多件快件……
快遞「小包裹」,映照經濟「大棋局」。「當前,中國已進入年快遞業務量超千億件、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新階段,建成了世界上最為通達、最為普惠、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寄遞服務網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二級巡視員李永松說。
——10萬列!11月15日,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
跨越山海,美美與共,中歐班列築牢中國與世界之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穩定增長,為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註入強勁動力。」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積累形成了一系列優勢,新型城鎮化、綠色化、數位化也在推動總需求潛力持續釋放,具備應對外部不確定沖擊、實作持續向好的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許偉說。
調控彰顯決心信心
回首來路,2024年中國經濟答卷來之不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存量政策與增量政策持續用力、疊加發力、更加給力,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我們貸款了1000萬元,享受的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用於核心技術的研發。這筆資金的註入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資金需求。」貴州高速集團所屬貴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廷新說。
年內數次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啟用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貨幣政策工具箱持續上新……實施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12月18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在臨近年底收官之際,再次推動10個重大科技產業及40個配套計畫實作開工,總投資114億元。
預算支出增加,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關鍵支撐;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擴大,3.9萬億元為歷年之最;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12萬億元地方化債「組合拳」推出……「積極」成為今年財政政策的基調和特點。
「家裏的洗衣機和油煙機都應該換新了,原價要3300多元,享受以舊換新補貼,能優惠近700元,真劃算。」北京市民姚女士表示。
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出台兩輪,範圍更廣、力度更大;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於「兩新」領域,提升地方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兩重」領域,助推中國標誌性工程建設……在「兩新」「兩重」政策推動下,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投資關鍵作用更好發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
在實施層面,許偉認為,要增強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強宏觀政策與其他結構性舉措的配合。提高發展品質,關鍵要靠落實好改革舉措,接下來還要推動政策和改革協同配合發力,進一步增強各方面對明年經濟發展的信心。
「財政政策強調增量,貨幣政策重回寬松,各類政策將加大協同配合力度。」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
創新增添動力潛能
2024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創新驅動,積極發展數位經濟,加快綠色轉型,向「新」勢能持續匯聚,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
——高技術產業增勢較好。1-11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長。
——數位經濟發展向好。11月份,積體電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長20.7%,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9.3%,均保持較快增長。
——智慧、綠色轉型持續。11月份,智慧無人飛行器制造、智慧車載裝置制造增加值分別增長60.6%、13.9%;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1.1%和10.9%。
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背後,是創新的中國積厚成勢。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釋出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超過去年的24個,位居世界第一。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釋出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66萬件,其中,專利權人為企業的達341.7萬件,占全部有效發明專利量的73.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培育未來產業」「超前布局重大科技計畫」成為關鍵詞。
「未來產業已明確進入‘政策匯入期’。」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表示,下一步需要最佳化政策體系,特別是在產業鏈前後兩端著力。在前端,要推動顛覆性創新,補齊科技成果轉化薄弱環節;在後端,要開拓技術和產品套用場景,以擴大需求帶動產業發展。
許偉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計畫,積極推進套用示範;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和市場化力量的結合,尤其是要註意激發創投和風險投資活力;要抓住綠色轉型和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催生更多科技和產業新賽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