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教育的調整一直在進行
近日陸續有報道顯示,全球範圍內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趨勢是文科正在式微。據統計,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國已有19所大學釋出相關公告,撤銷或暫停招生的專業共計99個。四川大學撤銷了諸如公共事業管理、電子商務、音樂學、廣播電視學等31個專業。此前,中科大撤銷了英語、傳播學、考古學等專業,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撤銷了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無獨有偶,去年10月,哈佛大學取消了30多門秋季課程,其中以歷史和文學系課程為主。有媒體以「全球文科倒閉潮來了」為主題,對相關事件進行報道,引發了廣泛的社會擔憂。
相關的社會擔憂來自多個方面。一是高校撤銷文科專業仍被普遍解讀為對人文精神的忽視,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打壓。二是認為撤銷文科專業會導致高校學科設定的單一,失去高等教育應有的多樣性和創新力。三是認為這一調整與堅定文化自信的理念相悖,甚至是在國際文化競爭中自我弱化。四是認為文科專業遭到削減,會導致未來一些領域的人才短缺,人才市場結構性失衡,公共服務品質下降。
雖然在學科分類體系當中,「文科」並不是一個十分嚴謹的概念,但因為簡單明了,非常流行。實際上,中國基礎教育中文理分科中的文科,包含了人文、哲學和社會科學三個部份。一般將人文區別為文學、歷史和哲學,社會科學則主要是我們經常講的政經法、教育、藝術,還有社會學組團的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
對於文科教育的調整一直在進行,不只是2024年的事情。一是文科招生人數一直在下降。英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但目前的調查能證明,人文學科,特別是現代語言學、歷史、哲學、教育等學科的入學人數正在下降,一些神學和宗教學科正在關閉或縮小規模。二是文科教育的投入也在相對下降。在一些高校,資源往往集中於就業前景較好的理工科專業。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這種傾向更加明顯。有的文科研究與教育即使沒有撤銷,得到的支持力度也在減少。
對文科專業調整沒必要擔心,也沒必要做過度解讀
大學調整專業結構是適應市場的表現,無可厚非。國內部份高校調整文科專業,是這些高校使人才培養更貼近市場的一種努力。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評估後果,但對這種努力沒必要擔心,也沒必要做過度解讀。實際上,這種調整常常面臨很多壓力,學校能走出這一步,也是多方努力甚至是自我革命的結果。畢竟,大學有這個權力,這也是一種責任。還有一些調整,未必是文科被砍掉,而只是調整。比如,大連理工大學撤銷了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但同時也成立了人文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並獨立設定了高等教育研究院,這是對原有文科專業的升級。
綜合分析一下近年來高等教育的總體規律,我們可以發現,文科專業的調整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其中,人類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的沖擊是來自外部的主要原因,人文社會科學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原因之一。當然,這些調整,還有經濟社會發展、全球化等很多其他原因。
第一,文科教育的脫節。文科教育還需要從自身找原因,比如距離實踐太遠,脫離社會需要。從專業設定來看,本身過窄過細專業在社會變化後可能會面臨撤銷的危機。從培養方案來看,很多課程與社會脫節嚴重,起不到人才培養的作用。就文科教育的從業者來看,很多社會科學類的教師並沒有相應的實踐經驗。如果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師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對接社會需求,培養的學生就很可能脫離實際,他們自身的研究也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
第二,科學技術的沖擊。全球高等教育結構正處於顯著的變遷之中,這一變化主要表現為部份國家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文科教育的相對衰退,而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卻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這一變遷背後的推動力包括經濟全球化、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公眾教育觀念的演進等多重因素。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系統在資金投入、教育資源分配上都相應地傾斜於這些領域,以期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
第三,人工智慧的沖擊。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首先沖擊的是語言和教育,其次是對繪畫、動畫、影視等藝術行業的沖擊。以轉譯為例,現在的轉譯平台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其能力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甚至正在超越專業的轉譯。這使得轉譯專業存在被替代的風險,前景不再被看好。但實際上,隨著AI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的推進,這一變化不僅會沖擊人文社會科學,也會沖擊到理工類科技領域。
今天的文科必須作出改變
人文社會科學的初心和使命,是造福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越是發展,就越是需要文科。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人類的發展,需要的是能跟隨人類發展的文科。因此,今天,我們需要的,是能擁抱現代科學技術,透過學科交叉不斷創新的人文社會科學。今天,我們需要的,是關切人類和社會,透過自身努力造福人類的人文社會科學。今天,我們需要的,是能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透過人工智慧變得更加智慧的人文社會科學。因此,人文社會科學必須改變。
第一,文科教育必須結合中國實踐。科技越是發展,人類社會越是復雜,人類個體越是向內關註自身的精神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就越是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人才就越是需要。文科教育必須根據社會需要靈活調整相關的專業,尤其是調整培養方案當中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課程。同時,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也要自我反思,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深入社會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一方面,要調整科學研究的方向,更好地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加強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第二,文科教育必須擁抱現代科技。現代科技對文科教育的挑戰是現實存在的,但帶來的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文科教育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更多與理工科交叉,形成學科交叉的學科和專業體系。同時,還要抓住現代科技帶來的機遇,運用現代科技創新教育,培養學科交叉人才。透過將科技融入文科教育,我們能夠培養出更具人文關懷、社會導向和創新精神的學生,為他們未來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文科教育必須面向數位時代。人工智慧的挑戰正在以幾何速度不斷增長,不斷地重新整理人類對自我和社會的認識,產生顛覆性的革命效應。文科教育必須接受挑戰,抓住機遇,運用數位技術推進教學和科研的進步。比如,運用大語言模型,人文社會科學比以往更容易走到研究的最前沿。再比如,運用大語言模型,文科的教育會更有效率,效果也會更好,這必然會提加文科教育的品質。
總之,今天的文科必須作出改變。面向數位時代,擁抱現代科技,打造更加創新、更加智慧的人文社會科學,造福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作者是天津師範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