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因素之一:自己身邊「 不變的東西 」。
這一點從小孩到大人,從心理健康的人到極度病態的人身上都一樣。
人需要以自己身邊不變的,有規律,自己可以影響的事情為核心,逐漸構建對自己的認知。
從孩子剛出生開始,由於孩子自己是無法獨立生活的,很多事情會需要大人幫忙。這時候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一部份也是孩子自我的補充。
如果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比較穩定、有規律,那孩子可以更好的內化一個安全、穩定、有力量的自我。
這樣孩子也有更多時間把註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去探索周圍的世界,而不是時刻活在焦慮、緊張裏——以及應對這些感覺的原始機制裏。
如果父母不能用自己的直覺和孩子在一起,比如總是按書上說的教,或者太情緒化、太分裂,孩子會很難知道父母是怎麽樣的。
或者是孩子如果一直沒有獨立的空間,沒有自己能決定的事情——很多邊緣人格障礙的人會有這個問題,以致於之後經常把自己當成一種「物件」,而不知道怎麽對自己好。
其次在於外界的回應:
人需要把自己的感覺和外界的回應結合,才能知道自己是怎麽樣的。
人和人之間會根據彼此交流中創造的環境互相塑造——發展和認識自己,心理學把這個叫「 主體間性 」。
雖然外界的回應不可能總是那麽匹配,人也能以原來核心自我為基礎,逐漸在別人的片段式的回應,和誤差中接近自己真實的體驗。
把原來復雜的感覺轉化為可以表達的語言。
而核心的那部份需要得到父母的一些支持:感覺父母能被自己影響,又不會被自己的情緒淹沒。
如果人得到的回應品質很低,或者總是被要求滿足別人而忽略了自己,人可能意識裏會不知道自己是誰,但直覺裏卻總會在生活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只是很多時候自己並不知道那些是什麽。
比如一些人可能讓自己很痛苦,但人的直覺裏會感覺和他們在一起有自己需要的部份,在自己的直覺被理解之前,人都會覺得放不下那些人。
另外,人的自我感分為四個層面:
自我能動性 :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也是一切的基礎。這部份通常需要人能實實在在做點什麽,尤其是積累一些正向的經驗才能發展。
自我統一性 :感覺自己是一個整體,發生的事情有可理解的規律。
自我情緒性 :能對感覺保持開放和覺察,遇到問題時能及時調整。因為情緒是人對自己的第一手感覺,也反映了人內部的狀況以及和外界的互動。
自我延續性 :這是最高級的部份,需要人能發展出「敘事自我」,理解自己的發展歷程,對自己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從歷史中得到借鑒,並從過去發展出對自己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