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接納承諾療法好用嗎?

2020-06-06心靈

每一種療法都有其適應力,單純就療法出現的時間來說,act接納與承諾作為cbt經典認知行為的後續療法,肯定是對前者有不少整合與改進。但即使如此,在沒有具體情境的前提下真的無法討論好不好的問題。

所以不如借這個題來介紹一下它們的核心邏輯,供需要的人自己判斷吧。

不管是認知行為系列的哪一種療法,主要解決的是什麽?是認知的僵化。僵化的認知會導致人們無法適應復雜的外部環境,進而引發心理功能紊亂。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說的習得性無助,就是一種典型的認知僵化。當一個人僵化地堅信自己沒有能力,並拒絕應對任何挑戰時,這個人就會陷入長期無助、抑郁的狀態中,工作和社交全面停滯,甚至會因為不去工作而無法養活自己。

所以認知行為重點討論的就是「你到底對過去的記憶賦予了什麽僵化的意義,進而對當下造成了妨礙」

以厭學為例,cbt和act分別會怎麽去工作呢?

厭學的人通常都有大量的關於「權威的苛責」或者「學業失敗」的記憶,這些記憶是永遠無法消除的,而且會因為當下類似的學習情境不斷被啟用。

所以,當一個人在當下背英語單詞時浮現了這些記憶,他們通常就會習慣性地為這些記憶賦予某種消極意義——

「我過去經歷了大量的失敗,所以這意味著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同時意味著我當下的努力同樣不會取得成功。」

一旦有了這樣消極的想法,學習是不是就進行不下去了?

當他們果然因為學習效果不佳而失敗時,這個「我未來肯定會失敗」的意味就會反復被施加到相關記憶上。長此以往,這個人是不是就什麽努力都不想做,情緒也變得悲觀抑郁了?

在cbt的技術中,強調的是去替換認知。比如「我過去從未取得過成功」,這就是一種消極的篩選視角,事實上只要不是嚴重智力或精神、軀體障礙,一個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一事無成的。

在這個時候,cbt咨詢師就會帶著來訪者去研討這些假設——你過去的努力是每次都不成功嗎?除了沒有學習天賦,還有別的原因來解釋過去的失敗嗎?過去的失敗真的能成為未來也會失敗的誘因嗎?未來的失敗和什麽關系更大?如果真的失敗,是不是立即就會發生淪陷性的災難?如果真的遭遇失敗,有沒有什麽改進措施?

總之,透過咨詢,就是要改變來訪者「我過去失敗就意味我將來一定也會失敗」的不良認知,學會多角度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包括錯題集,刷題,求助專業輔導老師。應試教育內容都是考綱裏的,一套組合拳下來真的可能毫無效果嗎?要不要做個行為實驗試試看?

總之,認知僵化總會產生自我實作的預言,一個覺得自己笨的人總是回避用功,成績就一直差;一個社交焦慮的人總是不跟人打招呼,人緣就真的不好;一個偏執的人總是相信別人會害自己,所以對誰都兇神惡煞、斤斤計較,結果就真的容易被針對和報復。

而cbt的目標就是用技術去替換僵化思維模式,讓思維活動起來,進而改善僵化思維指導下的不良行為模式,讓生活重新走上正軌。

act的最終目標也是靈活性,走的路就不太一樣,它強調的是不去和想法搏鬥,也不與之纏結,而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這和cbt強調的先改善信念,想清楚了再行動的技術特點截然相反。

人一開始是不會立即向消極想法妥協的,而那些與想法搏鬥的行為反而就成了癥狀。

還是以厭學舉例,當一個人陷入「我笨」的僵化思維後,就總會用「調適情緒」的方式去搏鬥。畢竟情緒狀態好,能夠擠壓出來的心理資源就多,這可以彌補笨的影響。於是這個人就可能每次學習前都會拖延準備很久,總是要等著玩夠了再去學。

但隨著每次都把失敗歸咎為「我笨,我沒有準備好」,拖延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最後就可能發展為貪玩厭學。

而act所努力的,就是讓思維與消極想法保持距離——我看書有煩躁感,我就接納它,並且與「我狀態不好,意味著我不夠聰明,我的學習效果不會好「的想法保持距離。

煩就是煩,沒有那麽多意味,學習本身就反人性,哪有可能一點都不煩的?只要不停下來與感受搏鬥,不浪費精力去消滅那些負面感受,學習就不會停止,只要學,就肯定會在現實層面發現積極反饋,負面的預期自然也就緩解了。

接納負面情緒,不與產生這些情緒的意味和想法發生融合,承諾堅持朝著真正有價值的目標行動,這就是接納與承諾的含義。換句話說,我知道我在焦慮擔憂,但僅此而已,這與我的實際行動無關,該咋辦就咋辦,只要一直朝著價值方向前進就好,不要停下來與那些想法反復纏結,因為一停就纏住了。

就我個人的喜好而言,我比較喜歡用act解決自己的迷茫、糾結、害怕等癥狀,喜歡用cbt解決簡單的焦慮抑郁癥狀。而做咨詢則一般哪種更熟練就用哪種,然後從另一邊借鑒一些零碎技術。

千萬不要相信單一技術治百病的說法,害死人!有這個時間慢慢爭高下,不如隨便選一種先買本書回來看看,最快兩晚上就看完了。一直問,一直想,一直糾結,一直痛苦。動起來,問題就已經化解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