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樊嘉退任兩個月前已定,近十年帶領中山醫院實作轉化約2億元

2024-09-15心靈
9月13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召開幹部會議,宣布周儉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
這一突然決定讓業界頗感意外。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了解到,中山醫院院長人事變動的計劃兩個月前就已經確定。
多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對樊嘉退任的惋惜之情。「樊院士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儒雅的學者型院長。」一位醫療行業資深人士說道。
另一位醫療系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樊嘉的退任公告突出了年齡的因素。」
公開資訊顯示,樊嘉生於1958年3月,年齡已滿66周歲。他於2013年12月起擔任中山醫院第十二任院長。2017年11月,樊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一般公立醫院院長的退休年齡在63歲左右,院士可以有一定年限的突破。」上述醫療系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目前中國頭部三甲公立醫院中,在任時間最長的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院士。胡盛壽出生於1957年4月,自2002年起擔任院長至今。
樊嘉作為頂尖肝腫瘤外科學家,長期從事肝臟移植、肝癌轉移復發機制以及轉化研究。他首創肝癌合並門靜脈癌栓多模式綜合治療技術,使合並門靜脈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變為「部份可治」。
樊嘉在任期間尤其強調醫院創新轉化,中山醫院透過遴選推薦創新計畫,專利推選轉化形成閉環。在截至2023年底的十年中,他帶領中山醫院申請專利超過3000項,專利授權1600余項,實作專利/電腦軟體著作權轉化370余項,簽約總金額超1.78億元。
中山醫院鼓勵醫務人員將科研思維貫穿在臨床工作中。「做既懂臨床、又懂科研的'研究型醫生’和‘醫生科學家’是中山醫院對每一位醫生的要求。」樊嘉表示。
樊嘉的退任正值中山醫院大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當口。樊嘉曾公開表示:「圍繞中國人群疾病譜相關的重大疾病防治問題,我們對標的是梅歐診所(Mayo Clinic)、克里夫蘭、哈佛醫學院等頂尖醫學中心,期待推動一批臨床研究成果轉化,促進一批創新藥品以及醫療器械的臨床試驗和市場套用。」
他還稱,科技創新是國家戰略,也是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生命線,成為一家國際一流的創新型、智慧型現代化醫院是中山醫院的定位,也是國家對醫院的期望。
接替樊嘉成為中山醫院新任院長的周儉是中山醫院常務副院長、肝外科主任。周儉出生於1967年8月,年齡剛滿57周歲。他同時擔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APPLE)候任主席。
周儉和樊嘉都師從著名肝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周儉長期致力於肝癌臨床診療技術的提高與轉移復發機制研究,以及肝外科術式的創新。他與樊嘉共同首建立立基於7個血漿microRNA的肝癌診斷模型,已成功轉化為診斷試劑盒,獲中國藥監局批準,套用於肝癌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後的評價,造福了大量患者。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