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校一名在華外籍專家發文,稱自己做了一個實驗,測試了三位北大的中國博士生,發現他們都記不起「噴嚏」的「嚏」字怎麽寫,並由此推論,認為中國社會中提筆忘字的「漢字失憶癥」正越來越普遍。
客觀來說,這位專家所說的「提筆忘字」現象確實一定程度上存在,且特別集中在一些相對生僻、筆畫較復雜的漢字。這其實並不是什麽嶄新的「發現」,多年來已有不少研究者註意到這一問題。早在2006年,央視某節目組的一份抽樣調查就顯示,超過4000人的受訪者中,寫字「偶爾覺得很費勁」者占48%,而28%的人表示「經常覺得很費勁」;2013年,據某機構調查顯示,94.1%的受訪者曾提筆忘字,其中26.8%的人經常提筆忘字。這很大程度上是電腦、手機鍵盤「拼音」式輸入愈發普及,擠占了傳統手寫的出場機會、「用進廢退」所導致的。因此也有一些人質疑,資訊化時代「提筆寫字」還是不是人類發展所必備的技能?漢字這類「拼形」文字還有什麽意義?
首先,「漢字失憶癥」實際上是當下漢字處理方式便捷化所附帶的問題,而非根本性問題。自五四運動以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關於漢字「前途」的相關議論廣泛存在,一度有過漢字拼音化的潮流。從結果來看,雖然拼音化在當時加快了普通話的普及,但既難以在語意上承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又不能在傳播中形成高效的模式,因此逐漸被漢字發展的主流所放棄,漢字「拼形」為本、拼音為輔的教學模式也在經受歷史的驗證後得以確立。資訊時代拼音輸入法在同五筆輸入法的競爭中勝出,更大的原因在於前者比後者少了重新背誦「字母—字根」鍵位圖的再學習門檻,而非「拼音」勝過了「拼形」。
其次,在非鍵盤輸入領域,漢字的文書處理不僅不比拼音文字慢,甚至還顯示出了多方面的優勢。一方面,許多研究都證明了漢字作為一種獨特的表意文字,較拼音文字在提升學齡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一些優勢。另一方面,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也是文明形態的最重要呈現方式。漢字是人類古典文字系統中唯一流傳至今且仍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文字,在發展演變中長期保持了相對穩定和連續性,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誌和基因。掌握好漢字,就如同手握中華文化寶庫的鑰匙,可以隨時隨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養與賦能;反之則好比全面推進「去漢字化」50多年的南韓,如今已很少有年輕人能看懂他們本國的古籍、碑文,造成了歷史文化傳承的斷代。
「漢字失憶癥」其實是一種「症候群」。在拼音鍵盤輸入的主要影響外,其成因還包括透過社交媒體打字交流時嚴謹性降低、「玩梗」等常見公共空間不良表達的幹擾等。因此要解決社會性的「提筆忘字」問題,需要全面施策。第一,最佳化電子產品的手寫輸入辨識效率,創新個性字型等手寫輸入呈現方式,增加書寫在資訊化時代互動中的參與和占比,在便捷與傳統間找到平衡。第二,推出更多有趣、有文化底蘊的文字類綜藝節目,吸引更多人重視漢字之美。如2013年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都曾取得不錯的收視數據,也喚起了不少人對漢字學習的喜愛與重視。第三,媒體與平台針對「玩梗」、造詞等網路行為要拿捏好分寸,對於不尊重語言的規範性、過度扭曲語言的固有結構或文化內核的「玩梗」、造詞行為應旗幟鮮明地反對與制止,引導尊重文化的輿論價值判斷。
實踐已充分證明了漢字在傳播、表意方面的強大生命力。「提筆忘字」現象是資訊化時代以鍵盤輸入模式為主流所造成的階段性問題,對跨越歷史長河、文化樹大根深的漢字而言如同一時雨打風吹,並不能動搖根本。無論時代如何嬗變、技術怎樣革新,傳承者們應該做的是同一件事:激發人們對漢字所承載文化內涵的興趣,讓漢字文化歷久彌新。(作者張頤武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