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一個總是在東拉西扯又綿綿軟軟打太極的咨詢師,可以考慮更換了。
心理咨詢不背這個鍋,心理動力或人本主義也不背這個鍋。
先從基礎層面來說,看起來這位咨詢師:
上述都是咨詢的基本功,與流派取向無關。目前看起來,這位咨詢師可能連基本功都是不過關的。Ta看起來似乎只是坐在「咨詢師」的位置上,戴上了「咨詢師」的厚重面具。很遺憾的是,ta的所作所為是與職業身份不那麽相稱也不那麽合格的。
再回到流派取向上,人本主義的Rogers所會的並不只是「嗯哼」一下就完了,他本人的共情是可以讓來訪者感到整個生命都發生振動的。具體的可以看看以下他與 Gloria的30分鐘晤談片段。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回應都踩在了點子上,並在必要時推進了咨詢。
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琢磨的。我們在咨詢受訓的時候,無論是老師的課堂示範,還是對於15分鐘逐字稿的研讀,都是細致到如賈島寫詩那般反復推敲的,是「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都得討論好久。
再說起常常在知乎上被黑的心理動力學,以我淺薄的了解來看(我自己並非心理動力取向),動力學的要點在於詮釋,即找到不同的煩惱與煩惱、不同的困境與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這些煩惱啊困境啊可能只是表層的現象,動力取向所做的就是抽絲剝繭,逐層下去找到表象底下潛藏的動力性因素,然後把這些訊息呈現給來訪者。
換而言之,心理動力取向的咨詢師或許真的熱衷於探索來訪者的內在狀態,常常將來訪者拋來的問題視作是一次次探索的素材與機會。但他們探索的方式並不是透過粗淺地去問「你是怎麽想的呢?」「你為什麽會問這個問題呢?」來進行的,也不會只是如此單薄地提問。
我見過功力深厚的心理動力咨詢師,他們的詮釋與分析是可以如藕片的絲兒一般,一條一條細細相連的;或至少也可以由淺入深,由薄轉厚。相反,詮釋一旦做得魯莽了,與來訪者的生命經驗相悖,就會演化為野蠻的分析或是僵化的標簽,甚至帶來受傷的感覺。
這麽一說或許已經有些繞遠啦。回到題主的困惑上,一千個咨詢師可能有一千種樣貌,流派固然會帶來某些差異,但那並不是關鍵因素。好的咨詢師帶給人的那些好的感受,是可以超越流派的分歧視野的。
在那些好的感受裏面,就包括了很重要的一條——「我感覺到咨詢師在跟我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我並不是獨自一個人。」這正是治療聯盟的形成。
然而,在這場咨詢裏面,你感受到的是如此深切的,不被回應的孤獨,是彼此之間的不斷錯頻。
我相信,你已經給了這位咨詢師很多次機會,也嘗試換過不同的方式去詢問ta你心中的疑問。然而,ta似乎一次也沒給過你正面的回應。
我也試著理解,你的咨詢師或許也有ta自己的限制與難處,在那些問題當中,或許真的有一些是不那麽適合回答的,有一些是ta不能夠回答的。然而,哪怕只是一句「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或是一句「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也勝過了目前呈現出來的種種搪塞與推卻。
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個正面的回應,更是一次真實的互動。咨詢師時常強調「咨詢關系」在共同有效因素中的重要作用,連真實的互動也沒有,又何來的咨詢關系與咨詢療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