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記憶力下降、代謝紊亂!「碎片化睡眠」危害有多大?

2024-12-11心靈
「睡了一夜總感覺睡眠斷斷續續」「明明睡著了,但又感覺像沒睡著」「睡到半夜總是醒,醒來又半天睡不著」……這種「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經歷過。
有研究發現,長期處於「碎片化睡眠」會導致大腦加速衰老、記憶力下降,全身炎癥水平上升。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改善睡眠?一起來看↓↓↓
03:37
「碎片化睡眠」有哪些危害?
「碎片化睡眠」,指各種原因導致晚上睡覺中斷或多次醒來。 經歷「碎片化睡眠」的人能非常明確地意識到自己醒了,且每次醒來後都難以入睡。
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負責人、主任醫師余翔介紹,「碎片化睡眠」不能進入深睡眠期,而是處於思睡期和淺睡期,無法達到解除疲勞的目的,不利於大腦清理「垃圾」,也會對身體代謝造成影響。
這也是長期「碎片化睡眠」的人容易在白天出現嗜睡、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甚至進一步誘發代謝、認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統問題的原因。
湖南省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賀國華介紹,「碎片化睡眠」主要有四大危害:
損害人的認知功能: 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代謝紊亂: 增加高血壓、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削弱人體免疫功能: 增加感染、腫瘤等疾病的患病機率。
什麽樣的睡眠才算好睡眠?
通常,判斷是否擁有好睡眠的標準有四個:
從躺下到睡著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睡著後到起床前,中間醒來的次數不超過兩次。
不早醒。早醒即比平時起床的時間早半個小時以上。
睡醒之後感到輕松,也就是常說的「滿血復活」。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湖南省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賀國華介紹,「碎片化睡眠」既與個體基因、年齡以及基礎性疾病相關,也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長時間看手機、熬夜、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加劇「碎片化睡眠」的情況。
醫生建議改善「碎片化睡眠」可以:
養成規律作息時間: 按時睡覺、起床,形成穩定的生物鐘。
避免睡前長時間看手機: 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睡前避免喝咖啡、喝酒: 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或辛辣食物會幹擾睡眠。
堅持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放松心情避免焦慮: 學會放松心情、解壓,減少焦慮和緊張情緒,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徑。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