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npd 對自身是否有害處?自戀型人格障礙與同條件的人相比為何好像普遍過得不差?

2024-11-12心靈

題目的疑問是錯覺。

自戀型人格障礙,絕大多數是具備一些相對顯耀特質的。

顯耀特質(至少在幼年和少年時代)客觀存在於與周邊人群的眾位數比較。

即,可能由於原生箱庭世界的過擬合競爭,而襯托了當事人的某種(在這個箱庭中欠擬合的)優秀、天賦、美貌等等,使之超越眾人,而這種超越在原生箱庭世界中,是客觀的,但在更廣闊的視角下,是主觀且可能泯然眾人的。

患者絕大多數會將這些顯耀特質,作為堅定的自我意象,與他人的欽佩和尊重相關聯。

由於在較大的箱庭中,這些顯耀特質並不客觀,因而在維護自我意向和維持優越感和偉大感的驅動下,會表達出更多對平凡人的否定、歧視,有貶低他人成就和能力的強烈傾向。

這也是會在情緒上,對社交中的其他人形成剝削的原因。

實際上,自戀型人格障礙,不太可能過的「普遍不錯」,這種患者對於外部評價非常敏感。

他們的自詡偉大和顯耀的自我意向造成了誇張的高自尊,且這種自尊是建立在被他人關註、崇拜、誇耀及贊美的基礎上的,因此並不穩定,非常脆弱,很容易對批評敏感,對困難心煩,並為此感到羞辱和挫敗。

這種高自尊也會阻止他們去進行沒有把握、可能失敗的事情,從而遏制了執行力。

當下社交平台中,對於NPD的討論,其實多數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討論者總是用身邊的某個親近者或者仇人,扣上NPD的帽子,拿過來做具象的分析。這很可能是討論者偏見導致的錯覺,即,被評價者有極大可能不是NPD(發病中位數約1.6%,很低),而有可能是社交沖突導致的(基於巴納姆效應的)汙名化。

比如,只要情緒被剝削,就說剝削者是NPD,但其實情緒剝削者在人格障礙中很常見,且即使是正常人,長期交往也或多或少存在情緒剝削的情況。

另外,NPD共病是很常見的,通常還患有抑郁癥、神經性厭食癥、物質使用障礙或其他人格障礙(表演性、邊緣性、偏執性)。

不要再邪惡化或者美化NPD了,也不要見個人就扣帽子了。

經常把別人臆想成NPD的話,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人格障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