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中外學者反對將考古問題政治化

2024-08-22心靈
本報記者 趙覺珵 黃蘭嵐 陳 茜
當中國科研人員與當地同行一起在烏茲別克的大漠戈壁尋找遊牧民族月氏留下的歷史痕跡時,他們可能不會想到,考古工作也會成為一些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的工具。近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與美國【華爾街日報】不約而同地將中國學者進行的考古工作作為報道選題,並提出「中國政府把考古當成武器」「中國可能會透過考古提出領土主張」等荒謬言論。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外專家直言,這些媒體的觀點學理上是站不住腳的。它們打著「學術幌子」,試圖透過質疑歷史來質疑中國的政策主張,而事實是中國的考古國際合作致力於推動各國民眾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精神交往、交流、交心,實作不同文化的和諧共處、文明互鑒。
「對於絲綢之路的研究不應只被西方視角所限制,而應以事實為依據」
「中國擴大全球影響力的新戰線:借海外考古挑戰西方歷史觀點。」【華爾街日報】近期發表以此為題的文章,渲染出一種並不存在的場景:在考古等歷史研究領域,中國試圖與西方「觀點對立」。該報道介紹了中國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與當地專家合作在烏茲別克南部挖掘一處墓葬遺址的情況。這處距今約2000年、名為契納爾特佩的遺址於2019年被發現,被考古人員認為是貴霜帝國的重要城鎮,能為厘清歷史上的遊牧民族月氏和貴霜的關系提供新的實證。
這一考古計畫是中國-烏茲別克聯合考古隊取得的若幹成果之一。多年來,中烏聯合考古隊已在烏境行內合發掘了撒馬爾罕撒紮幹遺址、拜松拉巴特遺址等。然而,【華爾街日報】將這種歷史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形容為「將中華文明的影響擴大到遙遠的過去」,並宣稱這一系列考古工作「正在挑戰人們長期以來的一些史學觀點」。這篇報道參照「一些學者的觀點」稱,這些工作可能改變考古學領域本身,以及中國在人類歷史行程中的地位。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與中亞考古隊隊長王建新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國際社會對絲綢之路的理解主要由西方學者主導,西方學者自然傾向於關心探索西方如何影響絲綢之路沿途的其他文化,「我想要為這個領域增加中國聲音」。王建新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多次表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交流要道,對其研究不能缺乏東方視角,東西方視角結合,對絲綢之路的認識才是全面的,復原的絲綢之路歷史才是真實的。
多元,而非對立;真實全面,而非單一視角,這是中國考古專家希望為學界帶來的變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陳淩是最早參與中亞聯合考古的學者之一,曾主持烏茲別克明鐵佩古城等遺址發掘工作。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絲綢之路的研究不應只被西方視角所限制,而應以事實為依據,糾正歷史偏差,提供一個科學準確的定位。「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在於它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體現了世界的多元和諧。」陳淩表示,一些西方人希望以一元價值取代多元世界,但事實是,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面對一些外媒關於「中國借海外考古挑戰西方歷史觀點」的報道,陳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的歷史觀點本身也在變化,許多西方學者也在反思西方中心主義,因為世界歷史在幾千年中本就不是以西方為中心的。這些報道可以被認為是保守極端的西方中心主義觀點,西方學術界並不完全認可,「他們是打著學術的旗號,做著政治的事,跟學術無關」。
美國學者:中國在中亞進行的研究有望闡明跨亞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問題
在渲染「對立」的同時,【華爾街日報】和【經濟學人】雜誌的報道試圖將考古這一科學問題政治化。【經濟學人】雜誌在報道中國學者對喀什莫爾寺遺址的發掘時,對新疆是中國固有領土這一客觀事實提出所謂「學術上的質疑」。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考古學家羅泰·馮·法爾肯豪森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采訪,他稱贊了王建新在考古領域的貢獻。在回復【環球時報】記者的問詢時,法爾肯豪森稱,【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可能對考古問題存在誤解,「他們可能是政治領域的‘專家’,我則是考古學的專家。我能說的是,中國考古學家在烏茲別克和其他中亞國家進行的研究在學術上是合理的,並有望闡明跨亞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問題」。
在報道中,【華爾街日報】甚至提出了一種假設,「中國是否可以利用關於月氏人的考古提出領土主張」,而這一想法被王建新批評為「十分荒謬」。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賈春陽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兩篇外媒報道有著相似的目的,即試圖透過質疑歷史來質疑中國對新疆主權的合法性。
「每個文明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近年來,一些西方國家不僅在科技、經貿等領域試圖遏制中國發展,在歷史、文化等領域也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攻擊。賈春陽分析稱,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從歷史問題、學術問題切入,實質上是企圖否定中國學者正常的學術研究,否定中國正當的政策主張。
一位不具名的中國歷史學者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本就掌握著考古領域的一定話語權,如果任由一些人對中國的考古工作與成果肆意歪曲抹黑,將危害中國「考自己的古」的權利,也將阻礙中國和世界真正認識中華文明與絲綢之路。
其實,從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了40多項聯合考古計畫,在傳播考古技術和理念的同時,這種中外聯合考古機制也架起了溝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作為親身參與者的陳淩對【環球時報】記者分享稱,中國在中亞考古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是因為地理和歷史上的親近,更是因為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解讀中亞歷史文獻中的關鍵作用。中國考古隊的工作方法和對古代文明的深刻理解,為世界文明的研究作出獨特貢獻。
中烏聯合考古隊隊員坎巴羅夫曾撰文稱,對中亞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學習。透過共同修復著名的希瓦古城,中國的考古修復方法在烏茲別克得到極大普及,「我相信,與中國考古學家的合作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文化學者方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昔日的絲綢之路故事正透過今天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延續,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全方位聯系也得到進一步加強,考古只是一個例證。陳淩認為,世界歷史應由全世界人民共同書寫,每個文明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文明交流的通道,也是現代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的橋梁。透過多元視角的對話與合作,全世界人民才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共同書寫世界歷史。▲#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