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批準首款猴痘疫苗的當天,剛果(金)就開始了疫苗接種部署。剛果(金)是本輪猴痘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全國26個省份都有報告病例。
WHO日前宣布,已批準總部位於丹麥的巴伐利亞北歐公司(Bavarian Nordic)所產猴痘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這是第一個獲WHO批準用於抗擊猴痘疫情的疫苗。
由於很多國際機構只采購和捐贈經WHO批準的疫苗,所以WHO的「點頭」對非洲國家抗擊猴痘疫情至關重要。
WHO總幹事譚德塞在9月13日表示:「猴痘疫苗首次透過預審,這是我們抗擊猴痘的重要一步,無論對目前非洲疫情而言還是對未來(疫情而言)。」
不過在歐美國家,此款疫苗在2022年就已獲批,外界有質疑WHO行動緩慢的批評。對此,世界衛生組織負責藥品和健康產品可及性的助理總幹事中谷祐貴子(Yukiko Nakatani)向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此輪猴痘疫情的流行毒株與此前不同,加之歐美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疫苗儲藏條件不同,這些都是WHO在批準猴痘疫苗時需要考慮的。
WHO曾7次拉響「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包括2020年的新冠疫情。最近兩次(2022年和2024年)發出最高預警,都是因為猴痘。
首款獲批的猴痘疫苗
巴伐利亞北歐公司所生產的MVA-BN(在美國的商品名為Jynneos;在歐洲為Imvanex)疫苗獲得批準後,18歲以上人群可間隔四周接種兩劑這款猴痘疫苗。鑒於剛果(金)多數猴痘確診和死亡病例為未成年人,WHO說,這款疫苗也可用於嬰兒、兒童和青少年,以及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剛果(金)政府13日晚宣布,將於10月2日開始第一階段猴痘疫苗接種工作。根據該國政府13日晚釋出的會議紀要,剛果(金)已接收26.5萬劑猴痘疫苗,第一階段疫苗接種工作從10月2日至11日在全國開展。
巴伐利亞北歐公司先前說,可在2025年年底前供應1300萬劑猴痘疫苗,整體應該能夠滿足非洲國家的接種需求。WHO還表示,在疫苗供應有限的情況下,建議采取只註射一次單劑疫苗,這樣在暴露前的有效率也能達到76%。
巴伐利亞北歐公司所產猴痘疫苗原本用於預防天花病毒感染,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都屬於正痘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按WHO緊急委員會主席奧戈伊納(Dimie Ogoina)先前說法,「目前掌握的證據表明,這款疫苗起到重要保護作用」,但並不能放松警惕,檢測和追蹤密切接觸者等其他公共衛生措施也同樣重要。
WHO在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按WHO說法,猴痘病毒新毒株「Ⅰb分支」去年在剛果(金)出現並迅速傳播,已蔓延至蒲隆地、肯亞、盧安達和烏幹達等國。
猴痘病毒分為兩個前進演化分支。分支Ⅰ,曾稱為中非分支或剛果盆地分支,數十年來在剛果一直有零星暴發,通常對兒童的影響大於成人。自Ⅰb分支在去年出現後,專家表示此變異株更易傳播,今年8月中旬,瑞典報告了首例病例非洲以外的Ⅰb分支感染病例。
而分支Ⅱ,曾稱為西非分支,進一步分為Ⅱa和Ⅱb分支。其中引發2022年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區猴痘暴發疫情的毒株為Ⅱb分支。
此前猴痘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熱帶雨林的偏遠村莊中較為常見,幾十年來由於猴痘僅在少數幾個非洲國家傳播,在很大程度上被外界所忽視,它甚至不在WHO公布的「被忽視熱帶病」清單中。
「被忽視熱帶病」是指主要流行於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炎熱潮濕氣候環境下的貧困地區人群中的疾病,這些人群常因缺少社會地位而容易被忽視。即使在當前重點關註全民健康覆蓋時代,投入到被忽視熱帶病防控的資源也非常有限。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癥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之後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感染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但也有感染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猴痘的感染持續時間為14到21天,可自行痊愈,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致命,尤其是對幼兒等高危群體。
WHO的多重考慮
談起批準猴痘疫苗的事,中谷祐貴子感嘆到這真是時下熱議的話題。此前對於WHO為何不迅速批準猴痘疫苗,她表示她和她的團隊有不少的考慮。
首先,此次猴痘疫情與此前流行的毒株有所不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重新評估。其次,雖然此前歐美國家批準了猴痘疫苗,但WHO的批準是面向全球的,特別是需要考慮到中低收入國家的特殊情況。
她舉例表示,對於疫苗在歐美國家儲藏溫度要求是零下20攝氏度,而WHO為了確保疫苗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具有永續性,對於儲藏的溫度要求是2~8攝氏度,並且儲藏時間也需要拉長到4~6個月,這些具體的要求都需要與疫苗制造商密切溝通。WHO在8月23日收到了疫苗制造商送出的更新數據,然後開始審查。
WHO批準猴痘疫苗MVA-BN將有助於加速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如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采購和捐贈,同時還可以助推非洲國家對猴痘疫苗的監管審批。
巴伐利亞北歐公司在2022年向高收入國家出售MVA-BN疫苗時,單劑價格約為115美元(約合815.8元人民幣);對於向非洲國家的售價,公司首席執政官(CEO)查普林(Paul Chaplin)表示,將取決於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的采購數量。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卡塞亞(Jean Kaseya)表示非洲疾控中心致力於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WHO和其他主要利益攸關方合作,確保在整個非洲大陸迅速、公平地分配疫苗。非洲國家的統一應對對於遏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保障健康福祉至關重要。
同時,可能還有更多的猴痘疫苗在路上。日本KM生物技術公司所產猴痘疫苗LC16目前仍在接受WHO的評估,日本承諾將提供300萬劑LC16疫苗。此外,今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準天花疫苗ACAM2000,用於幫助高風險人群預防猴痘病毒感染。
值得關註的是,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間「肩負重任」的mRNA技術也有望用於猴痘疫苗的研發。今年9月初,知名學術期刊【細胞】釋出美國莫德納(Moderna)mRNA候選猴痘疫苗mRNA-1769的最新研究結果,該疫苗在預防猴子感染後發生嚴重疾病及降低體內病毒水平方面,表現顯著優於目前已獲批的猴痘疫苗。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分時析說:「上一次疫情絕大多數病例為青壯年,病死率很低,絕大多數能自愈,很多人篩查意願隨之下降,這也是後來取消公共衛生事件警報的原因。這次疫情中造成大量兒童死亡,傳播途徑應該是動物傳染給人,加上Ⅰ型分支的毒力更強所致。」
此外,國內許多40歲以上的人已經接種過天花疫苗,可提供85%的保護率。
截至目前,中國尚無猴痘疫苗產品上市,但已有研究和準備。上周,首款國產猴痘疫苗已獲批進行臨床試驗。2023年9月20日起,國內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采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也就是與新冠、非典、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同級別管理。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