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我的個人生活放在火上烤。我爸爸患了心臟病住在醫院裏,第二天看到報紙上寫關於他的各種謠言,他幾乎馬上心臟病發作去世了。」
坐在碩大黑色麥克風前侃侃而談三小時的阿根廷總統米萊,用接受美國右翼播客主Lex Friedman采訪的方式,紀念自己上台一周年。一頭卷發的米萊,雙眼緊盯著前方,說到激動處,眼珠怒突,仿佛一頭發怒的獅子。
「犧牲自己,進入權力中心跟邪惡的權力機器搏鬥。」
這是米萊一直以來試圖給自己樹立的人設。他拿著一把電鋸,穿著一身皮革,在集會上聲嘶力竭地吶喊,宣稱自己的激進經濟措施,將解決多年以來在阿根廷難以根治的通脹難題。
2023年9月12日,在阿根廷拉普拉塔的一次競選集會上,米菜揮舞著一把鏈鋸
在他看來,貿易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大自由。不僅貨物應該被自由買賣,人體器官甚至作為人的個體,也有買賣自由的道德支撐點。
「經濟無政府主義者」,是 「瘋子」米萊闖入阿根廷最高權力的一張王牌。
上台一年,這位「電鋸總統」砍掉了超半數的政府部門,裁掉5萬多個通心粉面團(無所事事的公務員),稱阿根廷通脹率來到三年以來最低水平。他公然嘲諷左翼與肯恩斯主義者的「遊戲結束了」,但自己的電鋸還不會停,2025年將繼續大刀闊斧地鋸下去。
川普勝選後,米萊還成為首位前去拜訪的外國領導人,他得意洋洋地表示,美國要向他學習了。
的確,現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無政府主義者」,也把米萊視為這個時代的英雄,這也預示著,從川普到馬斯克,「經濟無政府主義革命」將會席卷多國,成為了新的政經常態。
「政府部門,通通廢掉!」
在一個廣為流傳的視訊裏,米萊對著一張白板上貼著的政府部門,每喊一聲「Afuera!」(廢掉!),就撕掉一個部門的名字。
「旅遊和體育部?廢掉!」
「文化部?廢掉!」
「環境和永續部?廢掉!」
「婦女、多元化和性別平等部?廢掉!」
從開始競選到執政一年多,米萊最鮮明的政策口號,就是要把政府介入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程度縮減到最小。這種把政府職能和國家角色打壓到最小的一攬子方針,米萊自稱是「經濟無政府主義」。
在米萊看來,政府對經濟生活的介入,造成了阿根廷多年停滯的經濟局面。
在南美洲的範圍內,阿根廷公共部門的經濟體量和開支是出了名的驚人。根據阿根廷財政分析研究所在2020年的數據,阿根廷55%的登記受雇人員是給政府打工。在2012年,同樣的機構顯示「打政府工」的阿根廷人,只占整體受雇勞動力的42%。
過去十多年,阿根廷政府部門不斷擴張,給政府打工的阿根廷人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例。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政府經濟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強弱對比,進一步加劇。
阿根廷經濟部官方帳號稱,當地時間2024年10月,阿根廷國內批發價格指數(IPIM)總體水平為1.2%。這是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批發通脹率,也是自2016年以來10月份的最低批發通脹率
在國土、人口和經濟規模等方面,阿根廷在南美洲相當有分量,但在過去一百多年裏,其經濟猶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阿根廷人均GDP在20世紀初一度媲美法國,是世界前十的已開發國家,但進入50年代就開始衰退。
惡性通脹,成為了阿根廷定期發作的怪病。在2001年那一次惡性通脹引發的政治危機中,阿根廷兩個星期之內換了五個總統。
來到了2012年到2022年這個時間段裏,阿根廷舊病復發,其經濟經歷了長達10年的停滯期。國民生產總值在這10年沒有增長,通脹率卻居高不下。2011、2012年,阿根廷每年的通脹率徘徊在25-35%左右。進入2020年代,通脹來到極端惡化的階段:2020年初還是50%,到了2023年新年通脹率就破百了,然後一直攀升,到2024年的四月,達到了289%。
由於阿根廷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出口產品以農產品為主,在國際貿易的位置並不強勢,因此外匯也短缺。為了維持經濟的運轉,阿根廷不得不大量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根據2024年四月的數據,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了429億美元,位居所有借款國家的榜首,借款數位甚至是處於戰爭狀態的烏克蘭的三倍多。
阿根廷環比&同比通脹率/圖源: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
面對如此駭人的經濟形勢,阿根廷政府也如過山車一般,十年間三任總統立場各異,從民粹左翼,擺蕩到右翼,但卻逐一鎩羽而歸。
來到2023年,對多年頑疾失去耐性的阿根廷選民,確信這個國家需要一劑猛藥,他們索性把權力交給了在任何場合隨時情緒失控暴怒的米萊。
殺入「敵人內部」
一下子問鼎最高權力寶座,米萊自認為是犧牲了自我,殺入了「敵人堡壘內部」,完成外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在采訪中,這位阿根廷總統擺出一種「悲壯」的姿態,在他看來,「政府」和「國家」架構在本質上是一種惡,「有任何能夠減少政府幹預的措施,我都會盡量去做。」
米萊從小被家暴,年輕時癡迷搖滾樂,多年單身未婚,把自己的五只寵物狗稱為「五個毛孩子」。此前,他擔任過溫和右翼政黨「共和提名黨」的國會議員,並無多少行政經驗。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伊利斯,阿根廷新總統米萊在總統府玫瑰宮陽台上向民眾發表演說/新華社 發 赫爾曼·阿德拉斯蒂 攝
上台第一年,米萊就削減了一半的內閣部委,只留了履行政府基本職能的八個部門。他還在一年內辭去了五萬多名公務員,政府部門在短期內不再僱用新的員工。
米萊的電鋸也伸向了民眾的福利開支,退休金被縮減了,長期以來給平民提供的能源、電力和交通補貼,統統取消。教育部取消了,給大學的撥款也被裁減了,阿根廷的公立大學開始出現搖搖欲墜的財政危機。
如此猛烈的經濟措施,在米萊看來,為的是扭轉阿根廷多年來的公共財政赤字。效果的確很顯著:相比起2023年4.6%的財政赤字,阿根廷在米萊上台幾乎一年的時候,公共開支見證了多年未見的盈余——0.5%。
米萊的一攬子經濟政策,聽起來怎麽有點熟悉?
的確,這其實跟80年代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掀起的「柴契爾革命」有高度的相似性。40年前,指揮英國海軍特混艦隊在馬島戰爭中大敗阿根廷的「鐵娘子」,多年來被阿根廷人視為頭號邪惡女巫,如今成為了米萊的精神導師。在當年,英國規模龐大但是效益欠佳的國有企業——電信、煤礦、煉鋼和鐵路國營巨頭,被紛紛出售或者關停。
「柴契爾革命」需要樹立一個被征討的物件,米萊的革命同樣需要一個討伐目標。如今,米萊把阿根廷多年以來由軍事強人貝隆留下的龐大國有企業和產業補貼遺產,視作「左翼流毒」,正如柴契爾夫人當年把戰後大量公營企業視作「毒瘤」一樣。
當地時間5月9日,阿根廷各大工會、左翼組織和民間經濟機構舉行歷時24小時的全國大罷工,反對政府各項新政及經濟措施,圖為米萊/圖源:@Javier Milei
柴契爾夫人當年的猛藥,在任期之初促發了險象橫生的經濟衰退,同時催生了大量的失業工人。被裁撤的工人,成為了失落的一代,他們子女的教育成長條件也惡劣,在英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社會撕裂,留下的疤痕如今歷歷在目。
把貝隆主義視作阿根廷通脹惡疾源頭的米萊,同樣在阿根廷社會割開了一道大傷疤。米萊上台沒多久,阿根廷經濟陷入衰退,失業率急劇攀升,全國人口共有53%處於貧困線之下。在批評人士看來,「經濟無政府主義」政策,口頭上聲稱能帶來自由,實際上卻為大資本和寡頭們創造了掠奪和搜刮資源的便利條件。
如果說,吞下柴契爾革命猛藥的英國,其底子還是處於世界舞台前沿的已開發國家體質,那麽米萊要投餵猛藥的阿根廷,則是一個人均富裕程度和社會堅韌度薄弱得多的開發中國家。
柴契爾夫人的藥方,讓英國贏得了世界資本源源不斷地進駐,倫敦搖身一變,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被米萊大刀闊斧改造的阿根廷,恐怕難以帶來類似20世紀初的繁榮景象。
誰抄誰的作業?
在電視攝影機面前舉起剪刀,柴契爾夫人把手中的一張英鎊鈔票剪成了兩半。以此姿態,柴契爾夫人對國民宣示決心,將減少英鎊流通,以打壓通脹。
在米萊看來,阿根廷貨幣比索也處於濫發狀態。
在貝隆主義的主導下,阿根廷大量印發貨幣,以維持公共部門雇員的薪資。進入2020年代,阿根廷中央銀行發行的比索量急劇暴增。到2024年11月為止,有2千億比索現金在阿根廷流通,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元流通數量的貨幣。由於比索的面值過低而且一直疲弱,政府長期把公民兌換美元的額度限制在每個月200美元。這催生了阿根廷國內成規模的比索兌換美元黑市,普通家庭在隱蔽角落藏著一疊疊美元現金保值,成為了日常。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0日,阿根辛布宜諾斯伊利斯,阿根廷即將上任的總統哈維爾·米菜的支持者在他宣誓就職儀式前聚集在國會外
在過去的通脹危機中,阿根廷政府一度讓比索面值跟美元掛鉤。隨著米萊上台,取消中央銀行,讓美元直接取代比索成為阿根廷流通貨幣,也被提上了議程。如果執行,也就相當於廢除了阿根廷中央銀行的職能,金融主權完全讓渡給美國聯邦準備局。
阿根廷「美元化」並非新的提議,只是在米萊看來,過去的阿根廷右翼總統們並沒有執行到最後。而之所以半途而廢,全賴左翼媒體和學者們把名聲搞臭。所以,要執行米萊的「經濟無政府主義革命」,就要在經濟、文化和思想領域跟左翼敵人開戰。
然而,在經濟上標榜「無政府主義」的米萊,在文化和性別議題上,其實特別保守,跟過去右翼軍政府的各種保守社會舉措曖昧不清。
米萊在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美洲的另一個大國——美國看在眼裏。今年大選,馬斯克和川普就和米萊擺出了惺惺相惜的姿態。在選舉集會後,川普和米萊還摟抱在一起,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友軍。
「他理解文化戰場的本質」,這是米萊對川普的贊賞。
米萊和川普/圖源:@Javier Milei
在米萊和川普們看來,主串流媒體和學術圈從90年代開始早已「被左翼滲透」,而他們往往用性別和身份議題去攻擊「經濟無政府主義者」的個人生活,從而阻止他們在選戰中獲得勝利。
「他們連我的四條腿毛孩子都不放過!」
米萊如此形容自己受阿根廷國內媒體攻擊的波及面。
「但是他們(主串流媒體)的話術開始失效了,因為他們的控制欲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慘淡起來。」
以相同敘述角度,在社交媒體日復一日聲討「主串流媒體」(legacy media)的,正是如今社交平台X大股東馬斯克。
米萊和馬斯克/圖源:@Javier Milei
隨著馬斯克被川普任命為「政府效率部」的負責人,一場類似米萊大量裁減政府雇用人員,用激進的私有化措施重塑美國經濟面貌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一個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和學術綜合實力處在世界前列的超級大國,竟然向以農業為主而且多年以來被歐洲殖民者以掠奪式發展經營多年的南美後發國家學習,實在是罕見。
美國選民把票投給「經濟無政府主義者」,到底是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還是自毀經營多年的教育、文化和科技優勢,摧毀中產階級繁榮的根基,接下來四年將見分曉。
「經濟無政府主義者」們的在全球範圍內的革命,才剛剛開始。
文中配圖部份來源於網路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遠遊
編輯 | 阿樹
值班主編 | 張來
排版 | 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