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我太害怕上學了,怎麽辦?

2022-02-22心靈

精神專家不會告訴你的真相,關於雙相、抑郁背後的學習障礙......這篇文章更適合家長閱讀,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

很多青少年在學校裏出現情緒爆發後,會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同時原本努力學習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對這樣情況發生會不知所措,往往帶孩子去看各大醫院的精神專家。往往發現效果不佳,同時孩子的狀態日益嚴重。

病理性記憶在被校園的情景啟用後,會幹擾孩子的情緒和睡眠狀態,這兩點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會出現問題。較差的睡眠會讓孩子很難早起,和保持上課的精力,經常會在課堂上打瞌睡。學習成績的下滑又加劇了心理障礙的嚴重程度,這兩方面互相影響導致了進行心理幹預的難度。

孩子的學習問題很嚴重,引起了情緒波動,但好像沒有所謂的雙相那麽嚴重。可看了好幾個精神專家都說是雙相或者非典型雙相,幾分鐘就給出判斷了,這真的靠譜嗎?

一個北京的男孩,初中成績非常拔尖,但進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後他顯得沒那麽出色了。尤其是偏科嚴重,數學怎麽學都學不好,最後連其他科目都學不進去了,情緒受到嚴重影響。但除此之外,參加學校文娛活動、運動、社交一切都很活躍。

男孩的媽媽帶著他看了很多權威的精神專家,得出的判斷都是雙相。媽媽對此質疑,孩子明顯就是學習導致的情緒起伏,其它正常得很,怎麽就雙相了呢?雙相可是重性精神障礙啊!

孩子的媽媽反映,這些醫生面診的時間都特別短,「有一個才2分鐘,我和孩子進去剛說完情況,他眼睛都沒擡起來,就說是雙相。最長的也不超過20分鐘。這麽短的時間,醫生了解孩子了嗎?作出的判斷真的準確嗎?」。

最後,她帶孩子找我做面診,我們談了1個多小時,我得出的判斷是:學習障礙。

另一個個案更能說明問題:這個女孩也跟上面提到的孩子一樣——只要不學習,日常生活一切正常;但只要一學習,焦慮、緊張、完全坐不住,簡直判若兩人。

女孩的母親帶著她找到北京一位非常有名的精神專家,醫生一聽癥狀描述就馬上說:「這是典型的學習障礙。」

「那怎麽辦?」

「吃藥沒用,只能做心理幹預。」

「心理幹預怎麽做?」

「我不知道,但吃藥肯定沒用」。

「那您知道能去哪治嗎?」

「這個我不知道。您得自己找找!」

這位母親一度感到絕望,全國名氣數一數二的精神專家也給不出明確的方向!?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國內精神專家對學習障礙問題有全面深刻認識的極少,就算能辨識出來,涉及到心理幹預的知識關註的就很少了。

這導致不少只是學習障礙的孩子被誤診為抑郁、雙相;或者抑郁、雙相孩子普遍存在的學習障礙問題得不到高效解決,病情總是反復。

大部份學習問題其實是「學習障礙」!

這裏所說的學習障礙跟孩子的智商無關,與腦部器質性病變和大腦發育遲鈍也沒有關系。學習障礙是指孩子的後天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妨礙其正常完成學習任務的一切不適應行為。

大部份所謂的學習問題,在專業上可稱為「學習障礙」。最典型的核心癥狀是:上課分神,作業拖拉,考試焦慮或粗心,偏科等。孩子想學但學不好,一學習或考試就焦慮、恐懼,很多青少年發展為厭學,甚至反感老師、同學等一切與學習有關的事。

有的孩子在家、或課外補習班學習時一切正常,但一提上學、學校就煩躁、抗拒,在學校裏反而學不進去,這也是廣義上的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是絕大部份青少年精神心理來訪者都有的共病或繼發問題。也就是說,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孩子,一般都有嚴重的學習問題。學習問題又跟孩子本來的情緒問題互相影響,形成惡性迴圈。

一開始,孩子出現了情緒問題,但比較輕微,沒有達到抑郁或雙相的判斷標準。可這必定會影響學習狀態,上課和做作業很難集中註意力,考試成績越來越差。孩子變得焦慮,可越是敦促自己努力學習,越是難學好,這又是一個惡性迴圈。到後來,孩子對學習、學習相關的人事物形成病理性記憶了,一接觸就煩躁甚至恐懼。到了這個階段,問題就變得錯綜復雜了。孩子本來的情緒問題、學習障礙、成績下滑導致的親子關系惡化,這三者纏結在一起,孩子的障礙便越來越嚴重。

所以,學習障礙的處理應成為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幹預中的重要環節。如果處理得當,不但能遏制學業和情緒的惡性迴圈,甚至能讓孩子因禍得福,找到高效學習的狀態和方法,快速跟上學業,可能表現得比患病前更出色。

有的精神專家或家屬可能因此有疑問:不少被判斷為抑郁、雙相的孩子是有學習問題,但一直服用,恢復得不錯,也能回校學習,並不用對學習障礙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為什麽呢?

孩子的情緒和學習問題形成了惡性迴圈,但如果服用起效明顯的話,確實能夠快速地打破這個惡性迴圈:孩子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減弱了,失眠減輕了,學習狀態可能就會好一些。尤其對於障礙不十分嚴重的青少年來訪者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多見。

不過,要註意後續隱患。一是如果有心理病理性記憶沒有得到重組,障礙可能會反彈;二是長期服用大劑量,可能會產生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嗜睡、發胖等副作用,這也可能會影響學習狀態和情緒,導致障礙反復。而且,對於障礙嚴重的孩子,即使情緒相對穩定,學習也往往還是低效。

學習障礙的成因到底是什麽?這跟孩子的智商沒有多大關系。有學習障礙的孩子10個裏有9個都是天資聰穎,學習成績本是很不錯的。他們的學習問題大多始於一些創傷事件。

一方面,創傷事件可能源於學習本身。就像我面診的兩個孩子,非常聰明,小學階段都是尖子生。但到了初中,學業難度加大,競爭更激烈,他們以前的學習方法跟不上節奏了,被同學比了下去。這樣的事件往往發生在小升初、初升高或轉學後。學習環境的改變,成績的重大受挫,嚴重打擊了孩子的信心,自我評價降低導致心理創傷,便逐漸出現學習障礙的癥狀,越想追越追不上,最後情緒崩潰。

有些則是出於「學不好的科目更加不想學」的心態。這是很多偏科學生常見的現象,可能在一開始孩子對某一個科目感到困難,成績不好,便對該科目產生抗拒,又掉入了惡性迴圈。

另一方面,創傷事件可能源於校園的其它因素——老師,同學。比如,老師過於嚴厲、粗暴、偏袒,或遭到同學孤立、嘲笑、背叛甚至暴力欺淩,甚至早戀等問題,都可能造成病理性記憶。遭到老師粗暴對待、同學嘲笑和校園欺淩的例子特別、特別多。被老師辱罵「蠢貨」、脫了褲子當眾打屁股的;跑步受了傷不但沒有人關心,還不允許哭的;被同學拳打腳踢、扔到垃圾桶裏的;明明患了抑郁,還被師生嘲笑是裝的……

總之,雖然這些事件都跟學習沒有直接關聯,卻讓孩子在校園裏感到非常壓抑、自卑和恐懼。試問在這種環境下,還怎麽安心學習?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來自於家庭,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分嚴厲、甚至動用暴力,也容易造成創傷。有一位成都的母親,只要女兒奧數題做不出來,直接一巴掌扇在孩子臉上;女兒考試90多分,別的孩子受到表揚,她回家則要挨母親責備。這樣的方式不但給孩子留下嚴重的心理病理性記憶,影響學習狀態,還會令親子關系惡化。

綜上所述,學習障礙可能源於學習上遇到的挫折,自信心和興趣遭到打擊;更可能源於與校園、家庭相關的應激事件,孩子對學習產生負性情緒。事實上,很多孩子同時存在這兩方面的問題。而且,導致孩子學習障礙的病理性記憶,很可能也是導致孩子患上抑郁或所謂「雙相障礙」的創傷。

可能有些家長會產生疑問,大部份孩子升學時都會不適應,而被老師罵、被同學欺負的孩子也不在少數,可為什麽偏偏就這些孩子出現嚴重問題呢?

如果要深究,那要說到孩子的性格問題了。大部份這樣的孩子有以下全部或部份性格特質:內向,敏感多疑、偏執,對自己要求非常高,或自卑或盲目自信,自尊心過強、抗壓能力弱等。那這種性格又是怎麽養成的?這又要追溯到原生家庭的不當教育。父母過於看重成績,教育方法粗暴、嚴厲,忽略孩子的感受;又或是長年繁忙,疏於關愛孩子的,往往導致孩子在性格上有缺陷。

分析了學習障礙的癥狀和成因後,再談幹預就清晰多了——必須修復背後的心理病理性記憶,以及幫助孩子建立對學習的積極情緒下的場景重建。

記憶重組的大體過程是這樣的。先利用深度潛意識記憶重組技術(MRP)將孩子帶回病理性記憶的情景,再引導孩子釋放負性情緒,如憤怒、屈辱、悲傷等。孩子的情緒比較平靜後,繼續在潛意識下給孩子做記憶重組,將病理性記憶重組成健康向上的記憶。

經過記憶重組後,大部份孩子的情緒都會趨於平靜,癥狀大振幅緩解。不過,有的孩子可能一開始效果不明顯,但經過一段時間沈澱後,情緒和觀念的轉變就慢慢體現了。

而深度潛意識下的場景重建技術(SRS)則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高效學習的狀態,對一系列學習場景建立健康、積極的情緒場景,孩子學習時是感覺自信,甚至是興奮的。這對孩子快速追上學習進度、提升學習成績很有幫助。

對於心理創傷比較小、不太明顯,主要以學習障礙為主的孩子,可以嘗試先做學習場景重建,建立高效學習狀態。孩子學習好了,信心增強,本來就不大的心理病理性記憶的影響就更弱了。有的孩子甚至不做記憶重組,也能恢復得挺好。

可是,對於有重大的、數量多的、明顯的病理性記憶的孩子,必須先做記憶重組,再做學習場景重建。

我們曾經幹預過的一個孩子,因為父母離異,又遭遇校園欺淩,很多重大的病理性記憶。我們建議先做記憶重組,再處理學習障礙,否則效果容易產生波動。但父母當時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入,對我們的技術信任度也不夠高,堅決不同意,「孩子只要學習好,其它自然就好了」。

我們只好先給他做學習障礙。孩子的上課狀態明顯改善了,考試成績好了很多,父母開心極了,向我們道謝。可我提出不如趁熱打鐵,把病理性記憶重組了,可再次被父母拒絕。

果然,過了大約3個月,因為一個事件的刺激,孩子障礙復發,學習狀態嚴重下滑,我原來幫他建立的興奮的學習狀態一下子沒了。父母輾轉找了幾個精神專家,服用後但效果還是不行,只好又回來找我們。

當時我內心長嘆,如果一開始就能按照我們的思路來治療,孩子該少吃很多苦啊!可能很多家長會發現,所謂的「學習障礙」其實非常普遍,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有這樣的毛病。

有一個樣本研究表明,在一個班級裏面,有學習障礙的癥狀的孩子占比高達30至40%。可絕大部份家長、老師都不曾意識到這其實是學習障礙,而是給孩子貼上「不是學習的料」、「不好好學習」、「不求上進」的標簽,更加打壓孩子的信心。

甚至,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面對孩子學習狀態差,愛磨蹭等問題時,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學習障礙,一味地著急、生氣。前段時間還出現了33歲媽媽因輔導孩子功課,氣出急性腦梗的悲劇。其實,世界上並沒有那麽多「真正的天才」,他們只是因為引導得當,一學習就特別興奮、專註,腦子轉得快,對知識吸收效率特別高。

反之,也沒有那麽多「天然的學渣」,每個孩子在一開始對新鮮的事物和知識都有渴求,希望自己表現出色、得到認可,這是天性。可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這種天性被扼殺了。

所以,大多數的孩子,包括從孩子成長過來的成年人,一說起學習就感覺是遭罪,學習狀態平平,雖然能應付學業,但成不了天才、學神。

各位家長如果想預防孩子學習障礙,想讓孩子有高效學習狀態,就一定要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不要過多地強調不足,而要對孩子優秀的地方要給予足夠的肯定,換言之,就是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面診中,有位女孩就給我講了一個反面教材。她一年級的語文老師特別嚴厲,檢查練字作業時拿著一根紅筆,看到哪個寫得字醜,就狠狠地在那個字上面打一個紅色叉叉,要求重寫。如果寫得醜字太多,老師會把整頁撕下來。

這樣的教育方式哪能讓孩子有成就感?只有挫敗感!更好的做法,應該是找出那些寫得好的字,表揚孩子,讓他們朝這個目標努力。可能兩種方式的表面結果是一樣的,孩子終於把字寫漂亮了,但過程的心理感受完全不一樣。

另外,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千萬別逼他學習。很多家長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孩子本來就因為學習的事鬧別扭;大人卻更加不依不饒,威逼孩子去學習。其實,大人這個時候與其說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好,還不如說是想體現不能被反抗的威嚴。孩子帶著一肚子氣去學習,能學好嗎?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緩一緩,逗孩子笑一笑,或者讓他們去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等到情緒好了,再談學習。至於上面提到的校園創傷事件,家長更加要註意,及時察覺出孩子情緒的波動,盡早疏導。

總而言之,希望家長和老師,能對學習問題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積極地預防學習障礙,辨識學習障礙,找到高效解決學習障礙的方法,讓更多的孩子成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