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好好分手,真的很難嗎?

2024-09-08心靈


這期「一封信」的主題是「分手的決心」,共收到157封來信。

分手這件事,好像很共通,談及其中情節和細節,只要經歷過的人,對此都能理解,但其中的悲歡又不盡相同,因為它太個體、太細微,或許不是寫信這種形式,很多人不會將這種體驗表達出來。通常,我們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分手帶來的影響會釋然,實際上它早已嵌入潛意識,成為很多人心底裏的隱秘往事。

好好分手,真的很難。從來信裏看,大部份人沒有經歷過好的分手,無論是在主動還是被動放棄關系的一方。分手的決心雖大,但分起來總是一地雞毛。到了關系不得不終結的那一刻,也是人最羸弱、最不堪的時候。所以,大部份人無法釋懷的,不見得是一段情感,而是一個沒有被好好對待的自己吧。

這次我們摘選出來的四封來信,代表著四種不同的分手處境。有人多次遭遇了「斷崖式分手」,由此在精神上也受到了強烈的「降維打擊」;一個31歲的女性,決然拒絕了一個合適的結婚物件,分手後卻陷入更深的迷惘;有人在一段關系裏,因為反復分手,而對自我、喪失等命題產生了很多思考——大概這就是愛情會讓人變成哲學家吧;還有一個男生,因為考慮現實因素而放棄了愛情,在信中講述了自己的權衡和自責。

有時,分手之所以顯得那麽狼狽,是因為在那一刻,總有人不敢直面它。而此刻,我們可以坦誠地講述那些遺憾、委屈和傷害,回望那些沒有完成的殘缺感,在精神上給它們一個圓滿的安撫吧。

策劃| 【人物】編輯部

✉ ️

第一封信

【人物】各位:

你們好。

說來可笑,我經歷過三次「斷崖式分手」,這已經是我此前所有的戀情了。

所以,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為自己短暫地感到了悲哀——人生行進至而立,在這幾段戀情中,我沒有抱著懷疑的心情去打量時間帶給我們的改變,也沒有仔細地權衡愛情的利弊,我從未體會過與戀人認真告別的滋味。

相反,我被動地接受結束、接受撤離,反倒是體會了很多遍「他人的決心」帶來的瀟灑和果決——分手之前,她們主打不分析、不交代、不解釋。而且,她們的做法也出奇地一致:發一條微信,寫著「我們不要在一起了,謝謝。」之後,微信直接棄號,尋人無果,情分與本分統統拋諸腦後。

每次被分手,我投入全部精力進行一場又一場自我賽局。第一個人離開之後,我把我們的全部合影都貼到了她的宿舍門上,並留下一張怪矯情的紙條,寫著「這些都忘了嗎?」試圖讓她憐惜那一點甜;第二個人離開之後,我給她所有的朋友、親人發了訊息,拜托讓她給我回訊息;第三個人離開之後,我從正在留學的地方坐上了飛機、高鐵來到她的城市,最後吃了閉門羹。

做這些好像是想最後見一面,也好像是有很多話想說。但如今想來,對一個傲嬌的獅子座來說,已經實在是把自己的姿態放到最低了(笑),想要的只有「自己到底哪點不好」這樣一個答案。

「斷崖式分手」除了給我帶來了一些可笑的經歷之外,更主要的,則是精神的降維打擊。我從陽光開朗,突然自我懷疑、自我放棄,健身停了、最愛的烘焙也停了,每天就躺著,看啥都沒意義。第二次分手之後,我還給朋友留下了一個終身笑柄——大年初七那天,我們去北海散步,我倆圍著湖一圈一圈遛彎,都不說話,突然想哭,開始蹲在湖邊朝著兩只綠頭鴨哇哇大叫「為什麽?為什麽?」眼淚飈了出來。

找回自我的過程往往都是獨自捱過來的,看書、發呆、旅行,在自己的世界裏,熬時間。也會發現,沒有什麽能真正擊垮自己。

現代人對親密關系的需求有了轉變。前不久,我看到法國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思在【愛的終結】一書中說,現在很多人都不再追求忠貞的、一生一世的愛情,人們「逃離關系,不能或不願意進入關系,從一段關系中跳到另一段關系。越來越多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處於流動的狀態,離開又進入、進入又離開越來越多的關系。」

過去幾年,我切近地看到了自己的變化,對親密關系始終保持了本能的疏離。我覺得這是一種成長,但我不喜歡這樣的變化。與投入相比,這個變化是一種畏懼和警覺——當人不再需要緊密、長久的關系,就意味著「斷崖式分手」的威脅越來越大,如果有些關系還沒好好開始就宣告消逝,我還有接受一個糟糕自己的能力嗎?對此,我只有擔憂。

子敏

圖源電影【秘密

🖋 ️

編輯部 回信

子敏:

你好, 展信佳。

看到你來信的開頭,我的心忽然就沈了下去,一個人經歷過三次「斷崖式分手」,這或許是一封滿浸悲傷的信箋吧,可讀到第四段,請原諒我,真的被你蓬勃的愛的能量和宛如脫口秀作者般的幽默感擊中。

我不禁會想,信的那頭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好像看到了一個在愛情海裏的勇士,劃著自己的精神號槳板,被浪拍下,又站起來,拍下,又站起來。雖然之前的幾次戀情,你是「被分手」的那一位,但好像每一次,當對方提完分手完全逃避告別時,你都會用自己的方式,試圖去分析、去交代、去解釋、去爭取。

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過這樣的愛情故事了。好認真,好純粹地去愛一個人,才會想要好好告別吧。現在網上流行「斷情絕愛」「封心鎖愛」「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每個人好像看起來都很灑脫,但或許,這也是一種愛的逃避,逃避愛的行程中帶來的麻煩,也逃避了一次更深刻認識自己的機會。大家都缺失愛的能量,不僅消費降級,愛情也在降級。

分手需要好好告別嗎?從我有限的兩次分手經歷來看,我認為是需要的。說到這裏真的很慚愧,我犯過類似的錯誤,第一次戀愛,我好像就是那個主動「斷崖式分手」的人,那時候剛上大學,非常不懂事,不想談異地戀,匆匆提了分手,之後也避免和對方溝通,美其名曰「不想耽誤對方」,實則就是回避責任,給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比較幸運的是,若幹年後,我們還是有了交集,我主動說起這件事,鄭重地和對方道歉了,給自己的青春做了一次訂正,所幸,他現在也擁有了非常好的愛人和人生。

再下一次分手,我吸取了教訓,真的好好告別了,兩人分手了還出去聊了好幾次,眼淚嘩嘩流,微信大段大段地寫,說來說去無非兩個字,愛過。這些交流真的能解決實質性問題嗎?好像完全沒有,但經過那些眼淚的洗刷,兩個人來來回回攪著杯子裏的吸管,從什麽都想說到什麽都不想說,彼此都真正確認了這份感情真的走到了盡頭,我們一起給這段戀情畫上了句號,而不是只留下一個突兀的逗號,讓人一直回望。不得不說,人類有時候真的很需要儀式感。

你說,「過去幾年,我切近地看到了自己的變化,對親密關系始終保持了本能的疏離」。這句話讓我切實感受到了「斷崖式分手」給人帶來的長久的隱秘的傷害。你曾是那樣熱烈的一個人,這封信的前半部份,你甚至都鼓勵到我了,因為我完全沒想到竟然能從一個主題為「分手」的來信中,收獲到愛人的勇氣。如果有機會,真希望那三位愛情世界裏的「不法分子」能夠好好給自己的行為做個修正。

但我還是捕捉到了一點,你說,「這已經是我此前所有的戀情了」,而不是「這已經是我所有的戀情了」,這句「此前」,是不是意味著你現在正在戀愛中,告別了錯的3個人之後,你依然遇到了一起探索愛的人——這真是個好訊息。希望你好,希望你幸福。

枕木

夏安

圖源劇集【 我們由奇跡構成

✉ ️

第二封信

看到這次征集,好了,適合我!分手2個多月了,我還處於情緒反撲中,每天都會或多或少陷入過往細節的糾結纏繞中。

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好」的分手。

分手是我提的,和他交往快半年,整體相處也算舒服,他經濟不錯,也有責任擔當。但是我始終覺得我們是淺層戀愛關系,沒有建立起信任感、安全感和內心的親密。我有和他討論過想要更多的情感交流,但他說自己從小環境就習慣壓抑情感,不會表達。而我一進入親密關系就很沒安全感,也不夠主動袒露內心,不知道如何改善這一問題。除此之外,在親密還沒真正建立的時候,他明確說過自己想明年結婚。這得提下年齡,今年我31,他38。我一直認為婚姻不是我人生的必選項,不排斥但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但他說自己是一定要結婚的,且壓力挺大。所以,當我聽到他結婚deadline的時候,覺得結婚這個目標對他來說更重要,而不是結婚物件,分手前那些天午睡時一想到結婚這事我就被嚇醒了。

至於分手場景,是在平常的一天晚上,我那根弦繃不住了,微信視訊提的。對方很震驚,因為我們日常相處看著也算和諧,我有很多內心掙紮,但他並不知道。他長長沈默,有些生氣,表示尊重我的想法。事後我又覺得視訊分手不太好,兩天後又找他面聊說明了我內心想法,至此我們再也沒聯系了。

分手的那刻我是下定決心的,可始料未及的是,我的分手症候群如此強烈。我沒想到我沒準備好一個人生活,每天下班回家、每到周末,我就習慣性陷入深深的孤獨和悵惘,一種心碎的真切體驗。可在戀愛前,我有3年空窗期,長期以來我都覺得一個人過得自在瀟灑。而分手後,我卻不適應了。另外,我陷入了對未來的憂慮中,也是因為分手後,有了年齡和金錢焦慮,不確定我是否可以一個人好好面對未來。因為接下來再找物件,我也不會將就了,如若沒遇到契合伴侶,那就獨自花開吧。

前段時間和朋友見面,朋友脫口而出,說我做這個決定很勇敢。因為很多人在所謂的適婚年齡就結了。那一瞬間,有被朋友狠狠鼓舞到。只是,這也無法避免我還是情緒反撲。不過我也透過這段戀愛更了解了自己,確認了我是渴望親密關系的,我的不安全感也是確實存在的,這需要我給自己構建安全,而不是一味地靠他者給予。以及我因為害怕沖突,不會表達自己想法,導致了情緒累積爆炸,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學會合理表達面對沖突。

當下,我的精神狀態還是沒那麽美麗,我只能提醒自己,要好好愛自己,不能沈湎過去了,過去了就告別了。也告訴自己,要勇敢,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懼怕未來,專註過好當下才是正經事!

嗯,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或許就在某個時刻!

Lily

圖源電影【 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 ️

編輯部 回信

Lily:

你好!

以前看到崔慶龍老師發過一段微博,大意是在說,在戀愛初期,兩個人的自戀借助對方實作了一種共同的滿足,可能也就是你所說的淺層戀愛關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關系的遞進,真正意義上的親近需要跨向「第二階段」,濾鏡褪去,建立依戀和信任,不再局限於浪漫敘事,而是從「我」變成「我們」。

我們常常把愛和直覺、感受聯系在一起,但其實,漸深的親密關系同樣也需要認知、學習和行動,用崔的話說,「它考驗一個人全方位的心智水平胡情感功能」,這是很美好的事,也是很難的事,更是兩個人共同的事,但看你的描述,你選擇離開的那個人,好像並沒有這個意願和能力,只是為「明年結婚」這一目標選擇一個恰當的物件,那請便吧他!

看到你說情緒反撲,我想,或許未必是沈湎過去,或者有多麽放不下這個人,只是把自己的惶恐和焦慮投射到了這個具體的物件上,那些看上去舒服的相處、和諧的關系背後,「掙紮」也是真實存在的,那,別委屈自己就對了。

而關於惶恐和焦慮,每個女孩都能感同身受。那些陳舊的、異化的觀念和文化,把人推向逼仄之地,不得不面對噪音帶來的壓力,也不得不面對選擇的局限。

但你的朋友說得對,就是很勇敢。比起被社會時鐘推著草草結婚,然後溫水煮青蛙煮到沒有了改變的勇氣和力氣,現在的決定顯然更好啦。或許還需要那麽一點點時間,重新恢復屬於自己的心理空間和生活空間。

婚姻不是必須的,「封心鎖愛」同樣不是必須的;一個人快樂生活挺好的,期待和擁抱親密關系也挺好的。說不定站在以後回看現在,此刻是非常好的狀態,過著有未知和期待感生活,人生向所有可能性敞開。

王唯

圖源電影【 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 ️

第三封信

我想,有不少人是透過「分手」來習得與直面「喪失」的,我也不例外。

在更年輕的時候經歷過無果的暗戀、糾結的單戀以及痛徹心扉的愛而不得後,會十分珍惜一場雙向奔赴的愛戀,確認心意的那一刻會忍不住在心裏感嘆,「果然宇宙是能量守恒的啊,終於輪到我擁有一段健康平等的關系了吧?」

但維持一段親密關系的難度好像並不會因為兩個人都很喜歡彼此就變低。於是,甜蜜有之,爭吵有之,妥協有之,成長有之,直到你開始察覺自己的愛意在一些「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面前一點一點消失殆盡,「愛」本應是個抽象的東西,對嗎?但一個從不相信「愛是會消失的」的人,就那麽清晰地看到了它消失的路徑,當下的無力與無奈甚至蓋過了失戀之苦。

上面是我最後一次下分手決心的心路歷程。這段關系從開始到結束,兩個人加起來至少提過5次分手,而且幾乎都集中在每年夏季,巧合到最後都快恐懼7月的到來了。在這4年裏,決心當然不止下過一次,仔細回想起來,每一次的心情好像都不大一樣。有剛談戀愛動不動就鬧脾氣的「分手型吵架」,有自己提分手又痛苦到極點去尋求復合的,還有對方提了分手自己難以接受勇於去修復的,以及最後這一次主觀上完全放棄任何努力了的分手。

但無論和對方是因為什麽原因分手,那些曾經產生過的深度聯結與彼此剖白過的心跡都不會因為分手了就能自動消失。所以我以為,與其說是「分手的決心」,不如說是「面對自我的決心」。進入關系後的我們其實是帶著兩個人在生活,與他者的距離貼到極致後,會看清很多自己,也會逃避很多自己。而最讓我們感到疼痛的大抵是,我們真的能夠接受徹底地失去這樣的一個人嗎?我們真的對於回到一個人的生活狀態這件事有信心嗎?逃避疼痛是人的本能,而假性親密也並非無人接受,不然也不會有那篇經典的【 一百個不分手的理由 】了吧,哈哈。

最後,決心下了。然後開始面對漫長又潮濕的「喪失」,開始變成張口閉口就是「主體性」的十級心理學愛好者,開始聽懂一些老情歌裏的纏繞反復與哭哭笑笑,開始無奈地感嘆「愛情是什麽人間疾苦?」又忍不住用「愛不適合嬌慣者,愛適合戰士」當作再次上路的信條。惟願所有下了決心的戰士,都能繼續去愛。

祝好!

小兔砸

圖源電影【機器人之夢

🖋 ️

編輯部 回信

小兔砸:

你好呀。

看完你的信,我感受到分手不僅教給了你如何面對「喪失」,而且帶給你很多成長。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段關系中的5次分手,幾乎也是你的5次成長,從鬧脾氣,到試著去修復一段感情,到最終能夠正視相處中那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告別一段不合適的關系。

我也是在一段具體的關系中,學習怎麽去愛,怎麽去成長的。小時候,父母對我的教育很保守,怕女孩在戀愛中會受傷,會影響學習,仿似戀愛是洪水猛獸,以至於到了大學,我對戀愛始終是戰戰兢兢。周邊的同齡人大多也如此,記得大學時,有同學進入一段關系,有同學經歷分分合合,這些都會成為宿舍夜談的話題。我們幾個女孩探討著,將來會遇到怎樣的另一半,如果不合適怎麽辦,如果分手太痛苦了又該怎麽辦?

你就能想象,面對戀愛,曾經的我一點兒也不「戰士」,而是有太多的恐懼和猶疑。記得認識現在的物件時,我還在讀大二,但真正走到一起,卻已經是大四。最終是怎麽排除疑慮,下定決心的呢?回過頭看,好像不是一種「決心」,而是熟悉多一分,恐懼就少一分,真心和信任也就多開啟一分。到點上了,心自然就牽引著我,告訴我該怎麽選擇。

任何一段關系都有磨合期,這個過程就像你所說,雙方成了一組對照,逐漸認清對方,也認清自己。我會發現對方的很多缺點,比如性格優柔寡斷,一件小事遲遲下不了決定。而我對自身的體認也越來越明晰,比如沒那麽多耐心,當看到對方一件事處理不好時,會不自覺變得強勢,主動攬過要幫他解決。我們都感受到,戀愛關系裏不僅有吸引,還有「強弱」「捆綁」「不自由」,這天然就會帶給人不適。

但我們對彼此的缺陷沒有回避,而是把感受直白地拋給對方,能夠彼此傾聽,彼此領會,並做出改變。我們學習怎麽給對方空間,怎麽去愛,怎麽平等地相處,各自獲得了不少成長,而越長大越感知到,遇到願意和自己一起去做這些的人,是一件多麽幸運的事。

這個過程,我覺得自己是開啟了,接受自己的缺點,也接受著對方的不同。我好像越來越「戰士」了,敢於付出,敢於毫無保留地去愛。而最初的那種「強弱」「捆綁」「不適」,在調整中漸漸就消散了,原來好的關系,是可以抵達彼此都過得自由,過得輕盈的。

除了不同,很重要的也是主觀點上的一致,讓我們沒有產生什麽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的靠近,不是因為對方多麽有才華,有多麽高的見識,而是我們都是真誠的,善良的,好玩的人,而這點不會因為成熟而對對方「祛魅」,不會隨著閱歷的增長而改變。漫長的時間裏,我們一起好玩著,真誠著,就這樣走到了今年的第七年。

因此,我漸漸意識到,分手可能也不是一種「決心」,因為是快樂多一些,還是痛苦多一些,是捆綁多一些,還是自由多一些,是相似多一些,還是分歧多一些,心都會直接地告訴你。到那個點上了,你自然知道要做出什麽選擇。

分手的過程是「愛的消失」嗎?可能也不一定。或許是我們更加知道,追求的「愛」具體是一種什麽模樣,怎麽去「愛」自己,和「愛」另一個具體的人。這麽說來,愛很抽象,但也可以具體,只不過,每個人對於愛的理解不同,做出的選擇也會不同,答案都是自己去找尋的。

你說分手後,開始面對喪失,面對疼痛,面對一個人的狀態,這些其實都挺好的,你慢慢會感知到,自己想要選擇怎樣的關系,想要過什麽樣的生活。而我也理解你所說,愛似乎只適合「戰士」,因為我們總是一邊期待著遇到契合的人,一邊又恐懼不好的關系會再次帶給人消磨。但還有沒有可能像我一樣,當一個值得愛的人出現時,自己慢慢就會開啟,又重新變成一個「戰士」了呢?

不管如何,願我們都能夠保持真誠和勇氣,能夠繼續去愛。

胡蘿蔔

圖源電影【稍微想起一些

✉ ️

第四封信

我的第二個女朋友是我自己認識的。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她不好,不用心,因為我的第一個女朋友對我不好,我憤恨,不願意對女人付出。她喜歡我,經常和我視訊聊天,看我的時候眼睛帶笑,冬季還用她的手捂熱我的手,我也把我的帽子給她戴。

慢慢地,我也開始真心對她好了。我怕她在家吃不好,每次見面就帶她吃好的。我處處為她操心,給她報名考試、查坐車路線,就是希望她好,我什麽都管,非常累。她說我不懂什麽是愛,告訴我什麽是愛,愛是信任、包容,還有什麽我忘記了。

遇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父母生日之類,她會主動邀請我去她家玩。但是我每次去她家都不快樂。原因一是她家在農村,交通不便,坐班車要五點多起床,很累,而且班車是私人承包的,票價是亂的,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二是她家重男輕女,全家圍著她哥哥的小家轉,她父母給她哥哥帶孩子,什麽好的全給她哥哥,對女兒差些。每次我去她家吃飯,大家庭親戚也來,一大桌人,嫂子首先坐最大的座位,不等長輩吃就先動筷子,令我很驚訝。我和女朋友坐在最下面的座位吃,我感覺受冷落,如果我娶了她,在她家也是被邊緣化的,大家庭人際關系難處理。

她從沒問我要過錢和禮品,但是她哥哥的幾個小孩我卻給了幾次紅包。如果我娶了她,以後會有很多人情往來,因為農村大家庭喜歡找事情擺酒,還攀比紅包,比城市人情開銷大得多。我到她家每次都提東西,但是她父母從沒打發東西給我,我都是一個空人回來。據此,我又聯想到,她父母是農民,沒有退休金,所有的人 、財、物資源都會給她哥哥,不會給女兒支持,從女兒這裏是汲取資源的。

其實我家經濟條件也很一般,我的父母是工人,父母在30來歲就遇到了國有企業破產倒閉、工人下崗失業,他們靠打工維持生計,艱難度日,供我上學,社保也是自己一年年攢錢交的,熬到了退休,才有退休金。我最後一次到女朋友家裏去之後,回來做了一個夢,夢到我給女朋友的彩禮回不來了,結婚的錢全部要我家出,我的表姐對我說:「小姨那麽辛苦地省錢,就被你這樣敗了?」

經過反復考慮,我還是決定和第二個女朋友分手,主要原因是她家重男輕女,大家庭關系難處理。我對她說,希望她早點結婚,我寧願自己晚五年結婚,她卻讓我早點結婚,她晚五年結婚。

我對不起她,我是「渣男」,被人戳脊梁骨的,但是我有什麽辦法嗎?後來的一年我心境低落,一年沒相親。去年9月,我得知她有男朋友了,非常高興,希望她能早日結婚,幸福一生!

寫於2024年7月24日

圖源電影【祈禱落幕時

🖋 ️

編輯部 回信

因分手而自責的你:

見信好。

回信時斟酌許久,原因是你提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實困境。而個體似乎在這個現實面前,看上去很渺小。但我並不想因此說不用自責,我也沒這個資格,但我想與你討論一下這份自責。

從你的信裏,我讀到一種很復雜且難過的情感。因為愛不光會給人帶來快樂,也一樣常常會給人帶來痛苦,尤其是在失去它的時候。你的情緒裏有遺憾,有不舍,有痛苦,也有釋懷……總之,寫信時的你很不好受,就像是你所寫的那樣,分手之後,「一年心境低落,一年沒相親」,你說自己對不起她,甚至把自己說成是一個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渣男」。

有時候,人們會去主動索求一種譴責。尤其是覺得自己做錯了某些事情,或者是做錯了某些選擇的時候。這時候我如果再說什麽諸如「沒關系」「你在這段關系裏也盡力了」「未來還能遇到更好的」之類的回應,不僅是一種敷衍,也是對於你所承受的痛苦的不負責任。而這個社會上,這樣的「安慰」比比皆是,也不缺我這一份。

來信的欄目已經做了大約十期,在信裏,編輯部收到過許多型別的信。其中絕大部份講述,對自己的描述都以肯定或是中性為主,像你這樣強烈的自我否定的則比較少。尤其還是在這樣的公開平台上。你很坦誠,並且看得出來,你也不願意傷害他人,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直面自己的勇氣。

信裏,你提到愛是什麽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會面對的,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對於愛的理解。尤其是愛的側重點,每個人由於成長與處境不同,更是都不一樣。以你的前女友來說,她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重男輕女且並不富裕的家庭裏的女生,她是獲得家庭的關愛更少的那一方,所以會更在乎愛這件事本身。她甚至也不要求你提供多麽富足的物質條件,這一點,從你所寫的「她從沒問我要過錢和禮物」上也能看出來。在你因為第一段感情而憤恨的時期,她所用來治愈你的東西,也並非是物質和金錢,而是愛本身。很多時候,這才是金錢都買不到的東西。

不過你也可以有自己對於愛的定義,這也同樣是你的自由。這次我們的書信征集是關於分手,每對分散的戀人,都一定會有分手理由,而這些分手理由往往指向他們自己最在乎的東西。很顯然,在構成愛的一系列要素之中,對你來說,面子和物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份——你會更在乎人情往來,在乎吃飯時動筷子的順序,在乎有沒有從她的家裏得到相應的回禮……當這一系列來自對方家庭的漠視所帶來的痛苦,超越了你與她的愛情,那麽你們的分手,就幾乎成了必然。

所以,看似是你因為分手的失去而痛苦,實則是你捍衛了對你來說更重要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你成功了。

但最後的問題在於,這些東西重要嗎?當然重要。否則你為何甘心離開這樣一個愛著你,你也投入了感情的女生?但我知道,許多讀你信的人也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就像你心底的另一個聲音所告訴你的那樣——我因為這些東西而離開她,我真的做得對嗎?

但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在你心裏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銘印。這或許正是愛所帶給我們每個人的重要一課,它不斷地修正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引導我們遇見怎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這樣一封痛苦、遺憾和祝福的信裏,所流露出的你心底最柔軟的那一部份,或許才是這個越來越現實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東西。

祝好。

臨安

圖源電影【花束般的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