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你願意在北京過月薪一萬的生活還是在三四線城市過四五千的生活?

2017-08-16心靈

北京一萬的工作並不等同於縣城四五千的工作,也許加上戶口也不等同於。

在北京工作,一個某部直屬事業單位,月薪8000,但因為單位給單間宿舍,省了租房的錢,我就不要臉地把自己當做月薪1w然後其中每個月租房2000的人吧。

很多人會造成某種錯覺,在北京,就等同於享受到了北京的那些優質資源。我不否認,你可以看各種話劇演唱會音樂會,隨時都有不帶重樣兒的;你可以輕易地在居住地附近找到一家很不錯的商場,涵蓋各種你平時喜歡買的品牌衣著;你可以不時三五朋友小聚吃各種豐富特色的飯店和小吃,侃天侃地侃人生;你可以在周末去博物館藝術館遊樂園體育場。這些我都不否認,在大城市的生活會是豐富多彩的。你接觸到的人會更不一樣,如果平時你有其他的愛好,健身旅遊學音樂聽講座,還可以找到很多陌生人聚會,你會認識更多誌同道合的人。

這些生活都很美好,但生活美好的前提有幾個。1、你有北京戶口;2、你在北京有房子或者能夠租到一套略大一點的房子,而不是住一個單間;3、你住的地方離你上班的地方不太遠,或者你有車。

必須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否則你的美好生活將止步於你結婚並有孩子。除非你一直打算單身或者夫妻同意做丁克。

上知乎的基本都是年輕人,正在奮鬥,我欣賞有夢想並且願意為之奮鬥的年輕人。但,奮鬥往往意味著拋棄簡單安逸的幸福生活。有一句話叫:「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每天坐兩小時地鐵公交上班那不叫奮鬥,那叫浪費人生。別用自己能在地鐵上看書來反駁我。我坐十次地鐵也碰不到一個看書或背單詞的,基本上都在玩手機。是,在北京工作月薪一萬有可能變成月薪五萬,但也很有可能幾年過去你發現月薪一萬變五萬的人很少,你還是拿著一萬,每天坐兩小時地鐵上下班,到租的房子時已經八九點了,書也不想看,累得就想洗洗睡下。周末宅在租的房間裏一覺睡到大中午,醒了叫個外賣,上網一上上到晚上……過年就指著單位年終獎,什麽錢也攢不下。而你縣城的同學卻早已有車有房有模有樣。一晃七八年過去,你發現自己的青春貢獻給大城市,但大城市沒有給你留下什麽生活的空間,你仍然是遊走在城市邊緣的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要上幼稚園,上小學,上初中,沒有北京戶口你將寸步難行。戶口和北京繳稅五年證明似乎沒什麽差別?來試試就知道了,這就跟單位裏的在編不在編一樣,跟遊戲裏的付費玩家和免費玩家一樣。處處有關卡。

因為工作緣故經常出差,和地方一些對口事業單位的人打交道。看他們一個個生活的都很幸福。他們每次都會寒暄客套地說哎呀你們北京的多好多好。我可覺得他們其實心裏並不這樣認為。他們工作幾年就可以住著一百多平的房子開著車(很多單位還給分房),那才是真的去哪裏都方便……開車兩三個小時去附近的縣城,去鄉下,去野外,尤其南方有一些小城市真的氣候宜人生活美好。現在高鐵這麽發達,很多小城市現在不僅交通方便,市中心一般也有品牌比較齊全的商場,學校也不錯,醫院也很好。關於醫療資源,我認為除非真的是疑難雜癥,大病,北京的治療水平好些,一般的病癥現在地方醫院都還挺好的。我有個同事要補牙,在北京某個口腔醫院需要早上4點爬起來排隊,買號有黃牛漫天要價,由於工作壓力過大醫生態度也不會太好,價格賊高。同事家是石家莊的,於是他假期回石家莊一家醫院去補,醫生態度好,補牙技術材料都也很好,價格不及北京三分之一。當然石家莊不是小縣城。只是舉一個例子說明,現在資源並不是都往大城市集中靠攏了。

北京的發展已經達到飽和狀態,所以它正在一步步擡高門檻。留在北京變得越來越困難。國家在疏導人才往二三線城市流動。時代在發展,註定要有一大批二三線城市呈現出新的活力,它們將會一步步縮小與大城市的差距。有一天你將發現在北京能享受到的生活,在家鄉的城市也能享受到,甚至會過的更好。資源過度聚集在大城市的狀態已經過去。這是國家政策的方向,也是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標誌,更是時代的要求。

額,問我為什麽還在北京?因為我說的那幾個條件都滿足了。如果這幾個條件你也都滿足的話,基本可以放心留在北京。如果你不能滿足——或者月薪2w以上,或者你的物件滿足這個條件,或者自己拼出來~加油吧~

——————————分割線,補充一下——————————

北京正在疏解它的非首都功能。各省市正在加緊它們的城鎮化行程。北京由於過度擁擠正在不斷提高門檻限制新進的人才,而地方給的福利待遇在逐漸提高,盡力去挽留人才。這裏我覺得需要做一下區分,省會城市、旅遊城市等,不能等同於縣城。它們的生活成本會更高一些。部份旅遊城市房價那也是杠杠的,工作幾年就能買上房子這種事在這些城市也不是輕易就能實作的,但總體來說還是比北京容易多了。

大城市房價貴不是國內才有的現象,在很多已開發國家的大城市,房價也非常高,不是年輕人奮鬥幾年就能拼到的。在我看來,北京房價不會降下來,有錢人太多了,再貴也有人買。舉個自己例子~我上大學的時候是07年,北京才三條地鐵線,奧運會也還沒有舉辦。那時候房價平均在萬元一平。父母都是企業工作人員,家庭月總收入是5千。爸媽都說,買不起;2011年我上班了,第一年薪資是2500,父母的收入也漲了,家庭月總收入是1w,我上班的地方在三環,周圍有很多不錯的大中小學,算學區房吧,二手房價(沒有新房,只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的二手房)是3w5一平,仍買不起;如今我們全家薪資都漲了,三人加起來月總收入是2w,我們單位附近的二手房已經漲到了6w5一平(2016年漲到了8w5,2017年漲到11w)。買一套60平的房子需要400萬(現在漲到700+w了),把父母辛苦攢的那點養老錢全都獻給房地產商不說,還要繼續全家省吃儉用供著房子還貸款,房子還那麽小,三口之家勉強住下,多一個人住都會受罪。好吧,2017年是徹底買不起單位旁邊的房子了。薪資上漲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

是否留在大城市,要綜合分析:你掌握哪些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你掌握的知識或技能是否只能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才能有用武之地?你有想去的縣城是否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能否做到在大城市貢獻十年青春後再回到家鄉,從頭開始?你在大城市能否積攢到較好的人脈?你的人脈又能幫助你做多少事情呢?

莫要以為僅憑著夢想和一腔熱血就可以留在北京拼搏。你只看到了那些成功,你能否看到那些成功的腳下其實踩著的是無數的失敗?你能否看到多少年輕人將最好的年華都獻給這座城市,而這座城市可曾將他們容納下來?你可知道納稅連續繳滿5年是什麽意思?這意味著一旦你因為某種原因離職或者別的原因有哪怕是一次的間斷,這5年又要從頭算起。北京有26所211大學,還有各個研究院科學院,每年畢業的優秀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簡直太多了,所以這座城市對年輕人的態度絕不是溫柔和包容。甚至它會無情壓榨一些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做成燃料,來綻放自己的活力風采。

而你看到的只是城市的絢麗繁華而已。

還有人可能會覺得北京的機會更多,更加公平。我只能說,這個公平不公平只是相對的,你覺得北京公平,只是它開放時有大量機會,也就相應地給圈外的人增加了機會而已。當它收緊口袋擡高門檻時,沒有關系很容易被不知不覺刷掉。若是在北京沒有感覺到那些勾心鬥角,只說明你還浮在外面,沒有融入到更深的圈子裏,人家根本沒帶你玩而已。我有一位好朋友,在我工作時她去考研,拼命學習考進一所考研上線率1:10的學校裏學中德貝較法,花一年功夫過了司法考試,兩年內從零基礎到過了德福考試拿了獎學金去德國留學,拼命寫論文拼命考公務員。感覺從上大學到工作,她一直在拼命,最後考進北京某區(非郊區)法院,我們都非常為她高興。因為她在北京沒有任何親人任何關系,完全靠自己努力搞定了自己的學業和工作。雙眼所見,這個過程是非常艱辛的。but,進了法院之後被告知由於進京指標還沒批下來,三個月內不能辦理入職。不能辦理入職意味著這三個月拿不到一點薪資。上班的地點被分到遙遠的派出法庭,每天工作量極大,天天面對著一群因為拆遷財產而鬧到家庭四分五裂的村民,他們一點法律也不懂卻動不動就在法庭上指著法官鼻子大罵,法官敢回嘴,他們就敢拍下來傳到網上去。身在北京,透過正規的公務員考試來到法院工作,可她能透過什麽手段維護這幾個月內她身為一個勞動者的正當權益?所以認為北京更加公平的同學,也許這個例子能打破你們的一些幻想。北京公平的機率會大一些,但這不意味著北京處處公平。

想起自己來北京上大學時非要留在北京那豪情壯誌的模樣,忍不住笑笑當年的自己。不用抱怨為什麽有的人輕輕松松就可以生活得那麽好,也不必憐憫做著辛苦工作卻掙著微薄薪資的人們。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多元化的,每個人都在扮演著自己的社會角色。有富有,必然會有貧窮;有幸福輕松,也會有辛苦勞累。有些條件是我們從娘胎裏就已經決定了的,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知足常樂,不懶惰、不貪婪,腳踏實地的生活就好。

為什麽還要努力?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要獲得抵抗未知風險的能力,不要因為某個天災、人禍突然到來,頃刻間變得一無所有,沒有快速聚集起財富的能力,也沒有可以無私相助的中產朋友,一下子從原本還算富足的生活變得拮據。如果把家庭所有收入都用於在北京買房,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失去所有抵抗風險的能力(上保險還需要戶口~)。一旦家人生病或受傷,或者突發其他變故,那麽一個家庭很有可能因為這一次打擊,從「小康」掉到「溫飽」。有些事情,真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做到的。它會讓你感受到什麽叫做無能為力。

————————————接著割——————————————————

還有同學問:為什麽要買房?租房不行嗎?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當然,我這個問題僅基於我在北京所見來回答,也許有不周到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我前面也說過,即使是國外,很多大城市也不是年輕人剛工作幾年就要買房。我舉一個例子,德國,德國的租房率高達60%,可能一些大城市能達到90%。

為什麽中國人一定要買房,租房不好嗎?我想說的是,除了我們腦海中殘存的一些舊觀念,如「有房才像個家,才算有根」之類的想法,最最重要的一點—— 在中國,租房市場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完善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秩序, 監管混亂,或者說,幾乎沒有什麽監管。如果你在租房或者出租房的過程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問你可以向哪裏投訴?唯一的渠道只有打官司,但大部份人是不願意打官司的,因為其中浪費的精力、時間和金錢無從彌補。大家都覺得「打官司好麻煩,吃點虧算了」,所以房東可以以要漲房租,要給下一個客人住為由輕而易舉地提前收回房子;會有些租客因為是租的房子一點也不會愛惜房子裏的設施和房東提供的家具;絕大部份房東因為害怕租客不愛惜房子會用很便宜的設施和家具來裝修房子,等等……這樣一個惡性迴圈,決定了你如果不是交一大筆錢,很難租到一個讓你住得舒服的房子。我曾經看過一個華人房東寫的文章。他在國外將自己的房子短租給了一位國內某知名大學的教授,等租房結束房東回到自己的房子大吃一驚,自己臨走前打掃得幹幹凈凈的房子被弄得臟亂不堪像被台風刮過,給租客免費用的汽車被弄得像廢棄一樣車上車裏都是灰。

http://house.ifeng.com/detail/2015_09_01/50536293_0.shtml

或許房東要求過高,或者有誇大成分,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現在國內的現狀是人們對不是自己的財物往往不會愛惜。如果你是房東,你不會把好房子租出去;如果你是房客,註定了你不花大價錢租不到好房子。大部份人租的房子條件不好,家具簡陋,自己也不願花錢去改造(改造了房東也不會給你補償)。這樣下去,生活品質會高咩?

房子再補充一點,為毛那麽多人要買房而不是租房?因為他們覺得買了的房是自己的不動產,而租房的房錢是像打了水漂一樣滴,不如拿租房錢去還房貸最後還能拿到房子(租房的確也很貴)。目前就國內而言,租房不確定性很多,你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長期租房。一旦被轟出去你一時半會還不那麽容易找到下一個合適的新租房……就醬~

關於買房,最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將來的子女上小學怎麽辦。看這個

北京集體戶口2015年度幼升小入學指南

。在北京,你孩子的小學取決於你買的房子在哪片學區。光有在北京入職的集體戶口沒用。父母沒房,孩子基本上很難上小學,很多都是回老家去上,長期和父母分離,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現在也沒有具體措施解決北京落集體戶但無房的職工孩子上學問題。想讓孩子上好的小學嗎?西城實驗附小的學區房近10w一平。小學還對應著相應的中學,除非孩子小升初考一個超厲害的成績,有優秀中學的實驗班願意招收。孩子九年的義務教育都或多或少受學校環境影響——老師的水平,同學的行為,學校的風氣。這個環境,就是父母長輩們創造出來的。要不就讀私立小學,一年交個十萬二十萬,大學四年下來都沒這麽貴。所以現狀就是這樣。哪個城市有北京這麽高的門檻呢?倒不如輕松點,生活在房價低一點,環境單純一點的城市,大家生活水平差別不那麽大,生活幸福指數也會上升許多。

剛才看到了一篇報道,戶口不僅影響幼稚園小學中學,還有高考……

非京籍母子的高考掙紮:繞了半天還是只能考大專

說了這麽多,還要回歸一下,那就是北京是個貧富差距極大,非常多元化,非常立體的城市。你在這裏看到很多希望,你會感到很大落差。你會看到繁華滿目,看到紙醉金迷,看到艱辛困苦,看到漂泊迷茫。不要抱怨自己生在一個不如意的家庭,在北京,你永遠能看到比你過得好得多的,也永遠能看到比你生活差得多的。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把生活過好。不管父母給你怎樣的條件,你的生活過得好與不好,等你獨立五年以後,還是要看你自己。

——-————12月11日更新————————

最後,給大家分享幾篇報道,讓大家對相關政策有更多了解:

關於北京畢業的應屆生求職的:

北京舉辦最大規模招聘會 在京畢業生看淡北京戶口

這是去年的新聞了,不過每年畢業的學生人數不會有太大變化。需要註意的是,「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的意思,不是在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的學生,而是在北京參加高考,也就是家在北京原生的畢業生。

北京又將實行積分落戶政策。能在北京留下的都有哪些人呢?

北京積分落戶征求意見稿釋出

大家自己看吧,看看自己符合哪些條件。現在還沒有公布積分滿多少才能在北京落戶。政策鼓勵大家工作地和居住地從城六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石景山區)往其他行政區轉移。不過,移到那些行政區,很多人所期待的看演唱會、逛博物館、看展覽等等,需要周末花很多時間往返才能實作了。而且如果住在其他行政區,一旦落了北京戶口,也是那些行政區的戶口,那些東城西城海澱朝陽的優質教育資源,一樣沒辦法讓孩子享受到。留在北京的初衷,如何實作?

想要多加點分?每年納稅超過10萬,註意,不是薪資超10萬。

這項政策落實之後,能落得北京戶口的,我估計一般是:博士等高級專業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在北京創業並且有一定規模,利潤較高的企業老板、負責人;全國勞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