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患者與險惡肝癌共存20年 這份「奇跡」背後是一名醫生的堅守

2024-08-29心靈
2004年4月,鄭先生(化名)的體檢報告提示肝部有可疑占位,從那一刻起,全家開始了長達20年的抗癌之旅,也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科夏景林教授結下了「不解之緣」。最近,鄭先生的太太特地將家中喜迎「第三代」的好訊息分享給了夏景林教授,在他們眼中,夏教授不僅是一名醫生,更是全家人抗癌路上的「精神支柱」,是夏教授書寫了鄭先生與險惡的肝癌共存20年的「奇跡」。
鄭先生與夏教授合影(受訪者供圖,下同)
2004年,在中山醫院,鄭先生被確定為肝癌,當時腫瘤直徑約2.4裏面,屬於早期。夏教授告訴家屬:因腫瘤貼近下腔靜脈,手術有一定難度;可以先介入(TACE)治療,介入一方面可以控制腫瘤,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明確腫瘤是否為單發,在此基礎上再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綜合考慮後,鄭先生決定先做介入,在2004年4月29日,由夏教授親自動手在SEG 5/6部位做了第一次介入,三個月後,根據夏教授的計劃鄭先生又返回上海, 於2004年7月16日接受了第二次介入,以鞏固療效。不幸的是,在2007年1月的復查中,醫生發現鄭先生的肝SEG5部位出現了新的腫瘤,在進行介入失敗後,醫生對該部位進行了射頻消融(RFA)。2013年9月,鄭先生的肝SEG2/3部位也出現了腫瘤,由於RFA成功控制了SEG5的腫瘤,醫生對SEG2/3部位也進行了RFA治療。2014年1月,鄭先生的肝SEG4B,SEG6相繼出現了多粒腫瘤,2004年在SEG5/6經3次介入治療的腫瘤也出現了疑似復發現象。醫生對多發腫瘤進行了介入+射頻的聯合療法。2015年6月,鄭先生的肝部又出現了一個接近大血管的10公分大腫瘤。由於腫瘤巨大又接近血管,醫生采取了Y90 Rt 治療法。該治療迅速縮小了腫瘤但也嚴重影響了肝功能。鄭先生的狀況在Y90 Rt治療後迅速惡化,腹水抽之不盡,體重下降了20多公斤。醫生在3個月後經多項治療無效,下達了病危通知。 不幸之中的大幸是,在鄭先生在病危之際,經漫長的供體等待之後,等來了換肝機會。自2016年10月,順利換肝至今已近8年,鄭先生生活與常人無異。今年是鄭先生患肝癌後重獲新生的第二十個年頭,家裏迎來了「第三代」。如今,鄭先生一家含飴弄孫,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 「回顧我先生20年與癌抗爭並健康生活至今的歷程,我們全家最為感激的是夏教授。」鄭先生的太太感慨地說, 「2004年做完介入後,夏教授一直關心著先生的身體狀況,並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治療建議。如不是在早期接受夏教授的建議,我先生很大機率已因多次手術而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夏教授20年來對我先生病況的關心和出謀劃策也為我們全家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陪伴著我們全家一路走到現在。查出癌癥是我們全家的不幸,但在患癌初期遇到了對病人關懷備至,醫德高尚的夏教授又是我們全家的大幸!夏教授幫我先生實作了與險惡的肝癌共存20年的奇跡。」 事實上,在夏教授的患者中,有很多人罹患肝癌卻生存超過10年甚至15年以上。2008年,夏教授接診了一名「特殊」的患者——自己的老同學王先生(化名)。王先生在尋常單位體檢中發現6至7公分的占位陰影,同時AFP值飆升至100以上,初步診斷為肝腫瘤。作為醫學背景的王先生,面對自身病況,內心卻如天崩地裂,深知這一診斷背後的沈重與絕望。
王先生也已安然度過十六載春秋
向夏景林教授求助後,夏教授基於他的病情,提出了謹慎的介入治療方案。王先生在中山醫生接受了數次介入治療,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始終在夏教授的關懷下定期復查,並服用護肝片、復方斑蝥膠囊及抗病毒藥物。2014年他在中山醫院接受了右半肝切除術。如今,王先生也已安然度過十六載春秋,每年定期的檢查均顯示一切正常,未見復發跡象。工作與生活幾乎未受疾病影響,這使他堅信:肝癌患者同樣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就在這幾天,夏景林教授還收到了一封來自內蒙古的患者來信,感謝夏教授幫他治愈了肝癌。在信中,這名患者寫到:「在得知您的團隊創造了世界上介入治療巨型肝腫瘤並行高黃疸病例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摘除巨型腫瘤的歷史,都感嘆‘這是不僅是生命的奇跡’,更是‘醫學奇跡’。這是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最好證明。我深知,沒有你們的精湛醫術和無私奉獻,就沒有我的今天。願你們的事業蒸蒸日上,醫術更加精湛,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和光明。同時,也祝願中山醫院越辦越好,成為更多患者心中的‘生命綠洲’。」
內蒙古患者治愈肝癌已6年
醫生和患者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是一條船上的盟友,目標是抵禦疾病「惡魔」的侵襲,共同抵達安全健康的港灣。作為患者,誰都希望遇到「暖醫」;作為醫生,誰都希望遇到「暖患」。當人人都有溫度時,社會就不會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