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我見到國內某學派發起人,他一方面引進了國外的「心理學大咖」招生給咨詢師學員上課,下課結束後還請這些學員唱歌跳舞。
同時一邊自己給這些學員咨詢,還用他們做自己中心的助教、助理,關鍵是,他推的學派是精神動力學派某個分支。結果是很學員初始覺得沒有什麽,但最後很迷惑受傷,他把專業的心理學做成了生意,因為自己不專業導致了結果很糟糕。
現在心理圈已經看不到這個人了。
絕大部份咨詢是要保證「關系單一和純粹」的,如果有多重關系,日常接觸點較大,咨詢可能會破壞所有的關系(咨訪關系和現實角色關系雙雙破滅)。原因是咨詢的特殊性決定。
咨詢特殊在「真實」,但這份真實可能和關系角色發生沖突。咨詢在設定下時去關系角色的,咨詢師和訪客不在社會角色期待中,可以自由表達念頭、幻想、投射,並從中得到反饋、澄清、解釋、提升。如果有其他角色介入,則該角色很可能被破壞,造成現實困境。
舉一個例子。
比如,妻子給丈夫做咨詢,丈夫在自由表達中談到了自己的性幻想,這些幻想即使不會行動,僅僅存留在心念中,也會讓妻子對丈夫的信任大打折扣。早年,佛洛伊德給其女兒安娜做精神分析,安娜表達了對父親的性幻想,這被後世咨詢師詬病。
現實生活關系,大多是互利的。而咨詢關系,訪客對咨詢師的精神期待是單向的,如果現實角色和咨詢關系混淆,則會給咨詢師和訪客都造成混亂。另外,談話狀態也不同,做為咨詢師,需要無條件的中立、關註訪客的經驗世界,但現實中可能是較為隨意談話,這兩種狀態會沖突。
我見過一些新手咨詢師,開始學習心理學時不懂邊界,會嘗試和朋友交流談話「做成咨詢」,結果很受挫。以前朋友講話,她會直接回應,這是朋友樂於交流的,但學了咨詢師之後,她開始「非對方需要式理解澄清」,這種脫離了情景和語境的做法讓朋友很奇怪,問,你是不是學心理咨詢師學傻了。
這是因為不了解技能使用的情景,比如,在場和傾聽是可以提升日常談話品質的,但了解對方的需要是前提,為了自己的個人需要而交流,無論在咨詢中還是日常談話中都是有問題的。
除了咨詢之外,還有一種很像是咨詢但不是咨詢的交流,這是「咨詢式交流」、「指導式交流」,這是可以和朋友或親人交流的。這種交流非常具有主體間性,更自由和流動,可以促成對方領悟或者做問題分析及指導,這是咨詢師能幫助朋友或親人的重要方式。
我們來看一下案例對話比較。
咨詢:訪客:我看到女兒不寫作業就著急,現在覺得快忍不住了,真不知道哪一天我會打罵她,我也知道這樣不對。
咨詢師:你覺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可以談談女兒不寫作業時你的想法嗎? 咨詢式交流:
訪客:我看到女兒不寫作業就著急,現在覺得快忍不住了,真不知道哪一天我會打罵她,我也知道這樣不對。
朋友:我感覺到你最近特別著急了,我看到你女兒其實成績還可以的,你最近這麽焦慮是不是有家裏有什麽事影響了你,也影響了你對你女兒的感覺。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投射,就是說我們會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對方身上,覺得對方做的一切都讓自己焦慮。
咨詢式交流不以對方心靈成長為目標,而是以共同探索為目標,咨詢師的專業素養為探索提供了助力。越是資深咨詢師越能給對方更多新鮮觀點。
指導式交流如下:
訪客:我看到女兒不寫作業就著急,現在覺得快忍不住了,真不知道哪一天我會打罵她,我也知道這樣不對。指導者1:我最近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給你參考一下,說一個人童年時如果對學習過分緊張執著,長大後會把這個未了的情結傳遞給孩子。你女兒的情況我也大致了解,還是不錯的,這是不是與你自己有關系。
指導者2:你是不是心裏最近壓力比較大,我學了一些放松技巧,帶你體驗一下吧。
大家可以看到,以上交流方式和咨詢明顯不同。咨詢是需要設定,同時建立咨詢聯盟,訪客要給咨詢師敞開心理空間,咨詢師也是以訪客探索為目標的,這和日常生活中交流我們渴望獲得方法、資訊完全不同。
有一種特例,是朋友和親人可以咨詢交流的,這是一種互動式人本體驗技術,這種談話是彼此以反饋理解感應促成對方的領悟,這種技術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咨詢,可以廣泛套用於人際關系和親人談話。這是很獨特的,在實踐中,我發現,這種技術越是信任和親密的人之間效果越好。
除此以外,很多行為療法、認知技術都是可以套用在生活各個場景的。比如合理情緒療法,又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技術,這本身來源就是學者蘇格拉底遊學時和其他眾多學者討論學習促成領悟的技術,當然也可以適應當代學習者交流。又比如,脫敏技術,完全可以就某個親人出現議題時,設計脫敏情景幫助他克服這個困境,也是沒有問題的。
精細化各個技術理論的適應情景,並細化設定要求,是心理行業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習者更清晰,也有利於行業倫理更好的被遵守。
2024.1.12 隨筆、一點心理咨詢行業經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