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孝順很復雜,很長一段時間內孝順能當官,孝順是入仕途徑(舉孝廉),因此孝順逐漸從人的自然情感發展成規則、形式。
孝順,要能展示給外人看,要接受評測,孝順要分級,孝順要被打分,在某些歷史時期孝順的形式主義遠遠大於自然情感。
父父子子是為了推導君君臣臣,孝順要能展示、評測、儀式感,是為了服務於皇帝,兒子孝順父親,而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
孝順能入仕,能當官;不孝就可能入獄,受懲罰。多朝以孝治天下,其孝順與否都有明確的評分標準,父母去世守靈時間要求,守靈期間的禮儀要求等。
文化的本質就是一套生活方式,文化的演化就是生活方式的傳承與變化。
王莽開始能隨意逼死兒子,皇帝也是任意逼死臣子,這是孝與忠。但兒子逼父親,臣子以下犯上,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到近代,在很多地區孝順依然是形式大於情感:
- 父母的葬禮辦多少桌算孝順;
- 靈堂大夜守幾天是孝順;
- 請不請鑼鼓隊,收多少花圈;
- 甚至給參加父母葬禮的鄰居找什麽牌子的煙都是作為考察其孝順與否的標準之一;
- 要嚎哭,哭喪就是展示孝順給他人看,接受他人的檢驗。
至於父母開不開心,親子關系是否融洽,反而優先級靠後。中國人的孝順,往往最主要體現在生後事,重點在各種儀式。
即使最在乎養兒防老的農村落後地區,孝順主要也是以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後事,葬禮怎麽辦,每年清明怎麽祭奠,生前的生活,反而最不被重視。很多孝順的孩子,父母在世時,幾乎沒有任何溝通,彼此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國人的孝順,主要是展示給他人看,接受他人的評價,形式大於情感本身。
追逐情感的孝順,反而最顯得不孝,因為修補親子關系必然要解決各種情感問題,其中肯定會伴隨各種痛苦的溝通甚至爭吵,慢慢弄清對方的心意,慢慢表達清楚自己的心意,慢慢互相支持滿足其情感需求。
情感向的體驗,起伏都在彼此內心。
其實不追求孝順,不試著當孝順的孩子,就能逐漸從那些孝順的規矩、形式、考核中疏解開,享受父母的陪伴感。照顧父母的感受,對父母好,都是滿足個人需要,給父母付出並不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而是給付出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有情緒價值的體驗。趁著父母在世,多跟父母相處,滿足父母,建立更多回憶,這是能充盈內心產生幸福感的個人訴求。越不追求表演孝順的人,越不害怕被批評不孝,越能引導跟父母的親子關系,慢慢能體會到那種愛人跟被人愛一樣感覺好。
別被孝順損壞了原本難得的情感體驗,孝順是單向的,而任何高品質的情感體驗都是互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