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銀發族」課堂新氣象:青年教師點亮老年大學

2024-09-11心靈
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9月9日電(記者吳曉穎 郭傑文 吳劍鋒)新學期伊始,「銀發族」迎來了屬於他們的「開學季」,練芭蕾、學直播、拍短視訊……在老年大學,不老「青春潮」湧動。「風」起「潮」湧的背後,離不開年輕教師的加入,他們靠專業、熱情和奉獻,為老年大學註入了朝氣和活力。
「小」老師帶「銀發族」追「風」趕「潮」
「註意,像跑步一樣,一二三四……」上午9點,江西九江市濂溪區老年大學音樂班坐得滿滿當當,學員們跟隨「90後」聲樂教師董福順的「號令」做練歌前的呼吸操,精神飽滿、動作整齊、神情專註可愛。
2017年,董福順第一次到老年大學任教,原本只是幫人代課,沒想到,一教就是七年。他的課從最初鮮有人報名,到如今成為難搶的「網紅課」:董福順自創「四菜一湯」練聲法、「魔幻甩手操」,透過簡單、有趣的方法教授樂理知識,受到學員們的熱捧。
有的老人跟同伴來聽了一節課,就不想走了。「上董老師的課開心熱鬧、有意思」,花甲之年的李珍鳳說,更重要的是,她唱歌不跑調了,和老姊妹聚會能唱上幾句,「露一手」。
董福順在為老年學員們上課。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走進福建老年大學,走廊裏回蕩著講課聲和討論聲。「把視訊匯入到軟體,點選音樂符號,選擇喜歡的音樂……」在視訊剪輯課堂,35歲的喻歆桐邊講解邊走下講台,穿梭在學員間指導操作。
老年大學的教師不僅要求相關專業背景,更要懂老人的需求。喻歆桐把給老年人上課歸納為「三心」:愛心、耐心、細心。「一堂課講的知識點不能多,多講例項,手把手教學員多操作幾次,要耐心細致、慢條斯理。」
喻歆桐說,許多老年學員起初抱著和社會接軌的心態學習這門課,一學期下來,不少人掌握了視訊拍攝剪輯技巧,爭相把記錄生活的視訊作品發到朋友圈、微信群。有的甚至當起了博主,吸引不少粉絲關註。
「朝」「夕」相伴的「雙向奔赴」
在不少青年教師看來,老年大學的師生關系,更像是一種「雙向奔赴」,在這場「朝」「夕」相伴的「忘年交」中,他們彼此成長。
七年來,董福順的「老學員」已有1000多人。這學期他一周有5天要去老年大學,一個月的課時補助加起來也就兩千多塊錢,董老師卻樂在其中:「叔叔阿姨們飽滿的情緒也會傳染我,我上一節課,一天的狀態都很好。」
每周去成都市老年大學上古典舞和芭蕾形體課,是「95後」舞蹈老師溫淳被「治愈」的時刻:這節課嗓子啞了,下節課她就會發現講台上放著潤喉糖、蜂蜜水;遇到困惑,熱心的學員阿姨以過來人視角開導她、傳授人生經驗;當然也逃不過為她介紹物件。
溫淳在為老年學員們上課。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回憶剛來老年大學任教時,溫淳坦言:「有點緊張,擔心教不好老年人。沒想到老人們包容、熱情,給我很正向的情緒反饋。」經常和老年人打交道,她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有了變化,原本的「急性子」也變得更加平胡。
說起自己的學員,喻歆桐眼神裏也透著贊許:「年過半百可以開始學習新事物,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習的熱忱,對自我的挑戰和突破,讓我每次上課都精神振奮。」
讓青年教師留得住、教得好
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老年大學講台。以往老年大學「老年人學,老年人教」的局面,逐步變為「老年人學,年輕人教」。
成都市老年大學教務教研部部長王小琴說,2024年秋季學期學校外聘老師210余名,4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約占60%,其中「90後」教師就有50余人。為讓年輕教師上好課,學校每學期會對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幫助他們更快適應老年大學的教學特點。
老年大學師資隊伍普遍以兼職為主,為提升教師隊伍的穩定性,青島市老年大學探索采用教師派遣制聘用模式,保障教師的基礎薪資和福利待遇;福建老年大學評優評先向有實績的青年教師傾斜,激發年輕人的工作積極性。
「只要跳得動,我會一直在老年大學教下去。」舞蹈老師溫淳說,「老有所樂、老有所學才是生活的模樣,希望我的晚年生活也能像他們一樣多姿多彩。」陽光灑進教室,溫淳和學員們身著舞蹈服,伴著悠揚的樂曲【天鵝湖】,搖曳身姿、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