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最高檢:「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公平正義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作

2024-09-11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文化涵養人的思維意識,浸潤人的道德情操。」2024年9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廳副廳長周惠永在新聞釋出會上說,刑事檢察履職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切實擔負並充分履行好「雙重責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服務保障文化強國建設。

周惠永介紹,最高檢找準刑事檢察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切入點、著力點,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弘揚健康網路文化等重點領域積極發力,以高質效辦案守護中華歷史文脈、維護網路空間安全,為服務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比如,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依法嚴厲懲治和有效預防文物犯罪,加大追捕追訴追繳力度,實作全鏈條打擊、一體化防治。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483件1060人,起訴719件2089人。在網路文化領域,檢察機關深入推進網路謠言、網路水軍打擊整治工作,依法懲治「網路水軍」造謠引流、輿情敲詐等違法犯罪活動。去年以來,最高檢先後釋出「依法懲治網路犯罪 助力網路空間綜合治理」「依法懲治利用網路暴力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等典型案例,凈化網路輿論環境。

周惠永介紹,最高檢自覺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監督辦案各環節,把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貫穿在檢察履職全過程,加大以案釋法、普法宣傳力度。檢察機關在監督辦案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期待,既維護個案公正,又緊密結合履職實際,開展好普法宣傳,把相關法律問題對當事人講清楚、向社會宣傳好,以更接地氣、更深入人心、更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社會主義法治風尚,傳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正如電影【第二十條】以檢察機關辦理「正當防衛」的真實案件為故事原型,透過生動形象的鏡頭語言、直擊人心的經典台詞,再現檢察官在公開聽證中釋法說理的場景,使觀眾共情、共鳴、共振,讓「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深入人心,並充分詮釋了「公平正義不僅要實作,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作」的聽證價值追求,以及「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

此次釋出會,最高檢釋出了【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並首次釋出了新時代檢察傳播創新事例。

【意見】指出,把大力培育弘揚「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作為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新時代檢察精神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的核心價值,是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的思想之魂、行為之基、立身之本。檢察人員必須將新時代檢察精神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這次【意見】把大力培育弘揚新時代檢察精神作為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目的就在於強調,新時代檢察精神是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核心,應該成為全體檢察人員的思想之魂、行為之基、立身之本,應貫穿檢察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在檢察業務工作、文化建設、隊伍建設中一體培育踐行,使之成為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日用而不覺的內在信念和行為準則。」最高檢檢察新聞宣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雪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