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年伊始,由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日本商工會議所和日本經濟同友會組成的日本三大主要經濟團體,都會齊聚日本首都東京,透過新年祝賀會的形式,把脈來年的日本經濟。
公開資訊顯示,經濟團體聯合會(下稱「經團聯)的成員都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主機板上市企業,有日本「經濟內閣」之稱。經濟同友會則是日本著名企業家們以個人名義參加的經濟俱樂部。日本商工會議所是中小企業參加的經濟團體,在日本各地都有分支機構。
參加今年祝賀會的一位日本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此前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的失敗,成為會上各方談論的焦點。此外,大家也看好今年日本股市的走勢,與會大企業紛紛表示要從今年4月起延續加薪的勢頭,使得每年加薪5%成為制度化。
令日美同盟生出猜忌?
當前距離川普重返白宮僅剩10天,而在這一節點,日本制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案被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引發日本經濟界對川普2.0時代下日美關系尤其在經貿領域關系的擔憂。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拜登3日以對美國國家安全和關鍵供應鏈構成風險為由,阻止日本制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日本制鐵公司和美國鋼鐵公司6日正式以拜登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等為物件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拜登的阻止收購令,並對該收購案進行重新審查。
在祝賀會上,日本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表示,他對美國政府的做法感到遺憾。日本是世界上對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阻止收購可能會影響日美關系,令人擔憂。
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小林健稱,令人對日美同盟產生懷疑猜忌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日本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新浪剛史表示,對於想要推進汽車產業發展的美國來說,能夠生產出優質的鋼材本該是一件好事。然而如今的美國卻無法理解這一點,這令人心生疑問,希望日本制鐵能夠「戰鬥到底」。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院長陳言對日本鋼鐵產業發展有深入研究,他對收購案的最終失敗並不意外。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本制鐵並不是第一家對美國市場感興趣的日本鋼鐵公司,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諸如新日鐵、住友金屬、日本鋼管等企業都前赴後繼地投資美國市場,但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看到一個成功案例。2023年12月底,日本制鐵宣布以141億美元的「天價」收購美鋼,這一報價高出美本土鋼鐵生產商克里夫蘭-克利夫斯公司近一倍。
並購案被拜登否決後,日本經產省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日本制鐵以擴大產量為目的的並購在當下時代能否提升企業效應、增加企業影響力,值得觀望。
陳言表示,日本企業依舊從日美同盟關系的視角來看待這一並購案,「想得還是太簡單了。當前的事實顯示,美國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而非所謂的同盟關系出發來審視這一並購案。」
陳言還解釋道,拜登在選舉已結束且與選舉無關的當前,也就是任期最後的「垃圾時間」作出這一決定,肯定有政治上的考量,不單單是為了選舉。
至於拜登的這一決定,能否如日本企業所期待的「撤銷」,甚至說服川普「重新審查」,陳言並不看好,一方面,他表示,【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修正案(埃克松·弗洛瑞奧修正案)明文規定,總統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相關事項作出的決定,任何人不得去法院訴訟。另一方面,他強調,當前川普也公開表示不贊成這一並購,「如果日本制鐵一定要把這一起訴送出至美國法院,(未來)作為總統的川普也可能使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布解除美國企業與外企的兼並合約。」
因此,在陳言看來,無論是日本經產省的表態,抑或美國國內的相關法律,甚至是川普作為總統擁有的特權,日本制鐵在這一並購案中幾無勝算可言。
如何影響未來日本對美投資
值得註意的是,在日本制鐵打算不遺余力訴諸法庭之際,根據合約,並購案的失敗,意味著日本制鐵也可能要向美國鋼鐵支付5.65億美元的違約金。陳言認為,後續或可能對日本制鐵的經營產生影響。
陳言表示,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內部也是按行業來區分,比如細分行業中的高爐行業協會對這一並購案特別反對,而電爐行業暫時沒有反對的聲音。「日本制鐵比較專長的是高爐。為了這一並購,此前已在加拿大購買鐵礦,提前布局收購美鋼高爐部份後的規劃。」陳言說,「後續日本制鐵會不會僅選擇並購美鋼的電爐部份來保全顏面等值得觀望,畢竟這一並購案的數額不小。但美鋼的電爐部份體量並不大,即便並購成功,實際意義也寥寥。」
對於事件是否會影響日企後續在美投資,陳言表示,當前的日本對外投資中,占絕對多數的是金融投資,體量大且效應好,「這一事件或許會對日本的產業流向美國產生影響,日本產業界透過這一事件知曉美國不會讓外資輕易進入,但日本對外主要投資集中在金融領域,比如股票、國債等,這一部份的影響不會很大。這也是日本對美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張牌。」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統計顯示,2023年日本企業對美國的投資額為635億美元,與2022年持平。日本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余額截至2022年底為6965億美元,10年前,這一數位為2865億美元。
但是,陳言強調,美國以經濟安全保障這一視角,而不是同盟關系,來處理這一並購,會對日方的心理產生強大沖擊。「2022年後日本政府也提出了經濟安保法,這一政策限制了日本企業在中國的高科技市場獲取高額利潤的可能,也讓日本企業和國家利益受到巨大影響。」他分析到,「如今美國以經濟安保為由阻止了日本企業的並購,其實對美國來說也沒有什麽好處,至少美國鋼鐵業不會有大的發展。日美產業可謂是兩敗俱傷。」
在陳言看來,所謂的經濟安保,其實就是自我束縛手腳的政策,「當下日本經濟界在批評美國的時候振振有詞,但卻沒有自我反思,即日本政府所謂的‘經濟安保’是否真的利於企業和國家利益本身。後續日本政府是否會因這一事件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安保政策,值得觀望。」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