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轉讓、閉店、甩賣……曾經在青島年輕人中風靡一時,如今涼透了?

2024-09-14心靈
本文轉自【半島都市報】;
轉讓、閉店、
部份劇本低價出售
dm(劇本殺主持人)走入「裁員潮」
......
從娛樂行業新寵
變為「時代的眼淚」
劇本殺似乎不再火熱
老顧客流失
新顧客「青黃不接」
好本低產
劇本殺店只能走起菜市場模式
打本9折
盒裝本再「走」優惠
青島劇本殺的旺季過去了
他們目前面臨怎樣的市場
記者來到青島多家劇本殺店
進行走訪
多家門店轉讓,
閑魚平台「白菜價」轉出
記者透過美團研究院釋出的相關數據了解到,截至2021年上半年,國內劇本殺門店漲至4.5萬家。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聯合美團研究院釋出【中國沈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研究報告(2021—2022)】顯示,從2018年至2021年,密室逃脫類、劇本殺類經營場所的總體數量增長振幅超過400%。
由此可見,劇本殺曾在娛樂行業掀起大浪,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探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經營者選擇在紅利期進入行業,如今在市場的裹挾下不得不選擇結束。
「不轉沒辦法,但凡每個月收入可觀點也沒想轉出去,這個店從裝修到現在都是我一步步盯著,也很舍不得。每天耗費的精力太多,不成正比。」9月2日,青島市區一家大型劇本殺店負責人在朋友圈發出了門店轉讓資訊。
據了解,該店占地230平方米,包括店內員工、消耗品,多個劇本同時轉出,好價可議。
據該店老板張先生(化名)介紹,劇本殺店於2020年年初開業,至今已營業4年之久,生意一直在走下坡路,去年年底門店兩位合夥人先後撤資,只剩張先生苦撐。
「本來還有兩個朋友一起做,但是現在一個成家了沒時間,另外一個轉身做民宿行業了,資金不夠,從今年年初開始,我也是拆了東墻補西墻自己堅持做下去。」張先生告訴記者。
有劇本殺資深玩家向記者透露,劇本殺店的轉讓資訊不僅出現在微信朋友圈,甚至活躍在門店「約車」的劇本群中,當前為了更快地將店鋪轉出,網上平台也有店家發出資訊。
記者在閑魚平台檢索關鍵字後看到多條轉讓資訊。
其中有青島市北台東商圈成熟劇本殺店鋪轉讓,400多個盒裝本加20多個城限本,四年老店,青島市劇本殺行業開創者之一,全部轉讓費用6萬元,價格可議;
青島嶗山區劇本殺店轉讓,同為四年老店,店內面積達200平方米,正版桌遊50多個,4個玩家群,轉讓費4萬元。
此外,還有市南區以及黃島區的多家門店正在轉讓。
記者以收購人的身份了解到,多家門店承諾員工同步「轉讓」,其中有老板表示,每個月門店利潤達1萬元左右。
好本子越來越少,
老玩家不買單
除了「轉讓潮」,「閉店流」也在行業中不斷湧現,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劇本殺店正在走合並路線,「二合一」模式等於「吃掉」其中一家店。此外,不少小店無法生存,只能選擇閉店。
「小店關了很多,尤其是寫字樓裏面的。大店也有,黃島原來有家不錯的店,說關門就關門,沒有任何預兆,我們也覺得很突然。」有玩家說道。
「我們雖然還沒有閉店,但是從去年8月份開始,店裏的生意已經開始下滑,就拿美團這個app來說,之前線上咨詢的人非常多,現在就算是降價了問的人也寥寥無幾,工作日只有零星幾車,dm也都比較清閑,我現在也在想各種補救措施才維持生計。」李先生(化名)目前在黃島區經營一家劇本殺店,這是他開店的第三年,據李先生介紹,2022年至2023年10月份,店內生意較為可觀,目前劇本殺走下坡路的原因顯而易見。
李先生告訴記者:「從劇本發行角度來說,現在好本子越來越少,好本爛本同時發,發行方甚至出現了‘割韭菜’的現象,原先比較好的經典劇本開始做續集,比如【來電】【青樓】這些本,做出的續集品質不過關,割一波韭菜就撤,往往會流失不少老玩家。再一個是機制本,從原先的六七個小時延長至10多個小時,很多玩家已經玩不動了,我最近買了一個本14個小時,即便是再好的機制,玩家都沒辦法消化,我們也推不出去。」
「還有一方面,確實是現在打本的人越來越少,我從業3年,也是從玩家開始入行,確實能感受到很多人打本的熱情在銳減,現在店內老顧客越來越少,集中的都是大學生或者二十歲出頭的玩家。」李先生介紹。
除了劇本和玩家的因素,李先生稱dm作為整個行業中的一環,也承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李先生稱:「現在dm的流動量比較大,能長久做下來的dm很少,整體偏年輕化,很多人做幾天就不做了,來去比較隨意。很多玩家不認店,但是認dm,所以dm既能影響劇本的發揮,也能一定程度地影響客源。」
暑假過去,門店再次進入淡季,為謀求穩定的生存空間,李先生也想出了不少補救措施。
「我們屬於比較小的店,營收方面沒辦法同大店相比,但是每個月也有至少5萬塊錢的基礎支出,所以壓力非常大。現在為了穩定經營,我們會盡量從發行方買一些品質好的本子,拿到後會較原先的價位再次進行調整,比如原先88元的盒裝本,我們就定價78元或者68元。」李先生說道。
據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