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果買了1,2樓和頂樓,有什麽後患?

2020-02-24心靈

在售樓部,最難賣的房子,除了18樓,一般就是底層和頂層了。

18樓難賣是因為文化原因,這跟根深蒂固的18層地獄的觀念有關系,西方13樓難賣也是同理。

底層和頂層,在業內有個專業術語叫「頂天立地」,一般都是最後打折甩尾賣出去的。

具體來說,不同樓層的優劣勢不一樣,下面展開說說劣勢。

————————————————

1層:

1.私密:整個樓棟的人進進出出都可以看到你家的房間,對中國人來說是很不方便的,有的業主選擇拉窗簾,有的會貼一些單面透的貼紙,不管怎樣心裏都不會很舒服;

2.潮濕:1樓都是緊貼地面的,而且上下水管道會從1樓經過,濕氣相對其他樓層明顯更加嚴重;一些人車分流的高端小區會配有地下車庫,有了架空,1樓的潮濕問題會好一些。

3.噪音:一般來說,1樓的平面布局是不規則的,因為要兼顧入戶大堂的功能,這樣一來,所以整個單元的居民都會從你家旁邊經過,大部份時候,這裏是熊孩子高發區...另外,機動車的噪音也比其他樓層更明顯。

4.采光:除非你家是別墅區,一般的高層住戶的底層都會遇到采光問題。像還建房這些就不說了,領導只負責把房子蓋出來,舒適度是完全不管的。如果是大開發商,在設計階段會考慮樓棟分布和采光,但是低層也不要抱太大幻想,小區的樹、配電房這些都比1層高,采光面和采光時間肯定是遠遠不如高樓層。

5.心情:一層住戶最無力的就是樓上紛至沓來的垃圾了,煙頭啦、果核啦、廢紙啦,不要高估同胞素質,樓上揮手一時爽,樓下心情火葬場,親身體驗。

6.安全:這個大家都知道,1樓人員相對混雜,剪防盜網連個梯子都不用扛。不過這個跟小區的門禁設定、監控系統、物業管理有很大關系,生人進不來就相對好說。

7.蚊蟲:草木招蚊蟲,尤其在夏天,中國小區的樹一般不超過9公尺,所以3層以下都會有這個困擾。1層除了要防會飛的,還要防會爬的,有小孩的家庭會非常頭痛。

2層:2層跟一層有很多共性問題,如采光、蚊蟲、噪音這些,不同在於:

1.視野:小區綠化一般都是灌木、喬木搭配種植,灌木較為低矮,所以1層還能看到一些風景,2層一般正處於喬木樹冠的位置,樹一旦長起來,視野反而不如。

2.汙染:這是低樓層的通病,因為空氣對流較差,機動車的尾氣、空氣懸浮顆粒都在低層。

3.安全:高壓線一般就是2-3樓的高度,這點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

4.噪音:一般在小區邊緣的2樓,特別是樓棟臨近馬路的位置,噪音很明顯,不要相信什麽綠化隔音帶,如果有高架,那不光是噪音,還有采光、灰塵等一系列心酸問題。

頂樓:

1.漏水: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印象中很少有頂樓不漏水的。

2.溫差:夏天的時候,你會發現貌似空調不管用了。

3.健康:年輕人喜歡俯瞰天下的感覺,然而上了年紀的父母不會覺得,特別是高血壓患者。

4.噪音:頂樓一般都有電梯裝置,午夜夢回的時候,神經衰弱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5.爬樓:停電或者電梯故障的時候,裝修的時候,個中酸爽難與外人說。

6.消防:一旦有火災、地震等意外,安全性是大大不如低樓層的。

—————————3月5日分割線—————————————

評論區很多朋友都在糾結18這個數位,我在這裏解釋一下。

1.數位忌諱

其實也是分情況的,比如小年輕就不太在意,上了年紀的可能就比較在意。有的地方比較在意,有的地方就不太在意。完全看個人情況。

整體而言,有錢人/上了年紀的人會更在意這些忌諱。

比如8這個數位,很多人覺得吉利搶著選,然而我不止一次發現當官的不願意選,為什麽呢?因為, 七上八下啊哈哈哈哈哈哈

去年11月份,有個有錢的客戶看上了15樓想買,說是查了書跟自己的姓氏合得來,但是不巧,這套房已經被另一個人先定了,客戶認定了這套,看著沒房就要走了,怎麽辦?金牌銷冠出馬,扯了一堆「靠山」「聚氣」的鬼話,把客戶唬的一楞一楞,然後順利把樓上的18層賣給了他。

比忌諱更可怕的,是銷售的那張嘴。

2.劣勢≠無優勢

關於這個問題,我只是回答了1層、2層、頂層的劣勢,不代表這些樓層就沒有優勢,也不代表其他樓層就絕對完美。

比如,低樓層的自然親近感明顯就比高樓層好,20多層以上,不管小區景觀做的多麽漂亮,那看起來也像是盆栽。

低樓層人住著明顯會更踏實,父母晨練、沒事串個門也容易走動,我去舅舅家的29樓,站在陽台上心裏都發慌。

1樓如果配個小花園,沒事侍弄花草、曬曬太陽、搓搓麻將也是挺美的,搬把椅子就是戶外生活了。

中間的一些樓層,可能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你需要註意的是,高層建築的裝置層一般會有部份布置在中間樓層,這個相比地下室的裝置可能噪音沒那麽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噪音。

總而言之,沒有完美的樓層,只有相對的合適。

我感覺樓層這個事,首先要看通風采光、功能布局、動線設計、梯戶比這些,其次對外要看看小區的垃圾站在哪裏,附件有沒有大煙囪、加油站、汙染廠房這些,這些才是真正關乎你居住舒適度的要素,其他倒是應該放在其次。

當然最最重要,是你有多少預算。

最後提一句,評論比點贊多,收藏比喜歡多,大家的良心真的不會疼麽?

以上,歡迎點贊&討論&交流。

———4月5日更新————

沒想到這個答案又上了熱榜,評論區的朋友提了很多問題,我沒辦法一一回應,這裏挑兩個典型問題解釋一下。

1.「18」的數位問題

再重申一下,「18」樓是一個很優質的樓層,一般而言采光通風都很棒,特別是搭配湖、江、山、公園這些自然資源,居住感受不要太棒。

另外,「18」僅僅是一個數位代號,這跟各地的文化風俗有關。地產裏面其實還有很多這種情況,比如很多房子的電梯不會設定帶「4」的樓層,用「3A」來代替,也是同理。

大家根據自己的要求來,「要發要發」也很不錯啊。

2.頂樓漏水問題

頂樓漏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地產商彼此心照不宣的問題(不要追殺我)。

為什麽頂樓漏水這麽普遍呢?這跟頂樓的樓層建築工藝有關。

頂樓因為位置關鍵,所以會做很多層,跟防水關系特別大的兩層就是:底層的結構層、表面的瀝青卷材層。

(1)底層結構層,就是混凝土現澆樓板這一層,一般而言需要到25cm以上才能實作防水功能,但是大部份開發商都是12cm。

為什麽不做厚一點呢?因為國標厚度要求是≥12cm。個別有良知的開發商會稍微加厚一些,但是能做到25cm的,恕我見識淺陋是從沒聽過。

12cm是可以保證幾年內是不漏的,幾年後我房子都賣完了,何必操那份心呢?何況做了客戶也看不到,又多出來這麽多成本和工期,他們又不傻。

(2)最上面的瀝青卷材層,是開發商自己也知道結構層不頂事,自己加上去的。卷材本身防水很666,問題出在尺寸和工藝。

在頂層大面積鋪設的時候,難免會有拼接的情況出現,一旦拼接處沒有處理好產生縫隙的話(遇到不專業的施工隊尤為致命),那水就很容易從縫隙中滲下去。

另外還有一點,再好的防水材料都會老化的(好像是20年?這個數據我不記得了),這是客觀規律,人力無法抗衡。

那一般的購房者要怎麽辦呢?首先要選個靠譜的開發商,材料會用的實一些,盡量不選頂樓吧,如果沒得選,盡量選坡面屋頂的,這樣水不會積存很久,使用年限會更久一些。

已經買了頂層的怎麽整?自己可以5年左右做一次防水,也不是特別貴。

頂樓建議盡量不要種花種草,根須的穿透力很強,另外澆的水都在樓頂上持續泡著。如果非要種,建議搞個懸空的架子,做好密封,不要傷害樓板。

我知道上面這段話會有很多人反駁我,我也不想爭論,大家可以搜搜這條新聞。

在2019年8月8日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藍綠雙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舟南問:「哪個開發商敢跳出來說,我造的房子是不漏水的?一家都不敢跳出來。」


歡迎大家友善交流,謝謝。